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刘心

重庆市万州区余家中心小学   404046

摘要:新课标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而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教育界的关注。语文作为一门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情绪水平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肩负着将语文知识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为他们打下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好这门课程,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的不断推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课程改革时期。“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符合新教材、新教学理念、新育人目标的先进教学载体,为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学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一、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技巧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是精心选择的,其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有很高水准;另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各单元的设计必然会更多地体现出对课文主旨、体裁等文学元素的考虑,这些都可以作为整合课文中相应语言表达方法之类型和使用路径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课堂教学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对单元内容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材料,对目标技巧的运用方式和效果进行整理,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比如,在完成了《草原》、《丁香结》、《花之歌》等内容比较丰富的学习后,老师可以以“场景刻画”为主要内容,从这三篇文章中提取出“面+点”、“动+静”、“虚+实”等场景的组合元素,让学生从场景内容的呈现、氛围的三维营造、情绪的高维表达等方面,体会到这些技巧的效果。

二、融入课外教学资源

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复习的时候,应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方法,对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并增加课外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传统的课堂复习过程中,老师一般以教材章节为单元来指导学生复习,但因其知识面较广,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章节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影响学习速度,也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学习内容,并利用“倒推”法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观看老师归纳的一大部分教育理念时,也会有意识地回想起自己所学过的具体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添加一些课外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在这一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材料,以体现对父母的关心,并引导学生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去探索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和主题。在教学中,老师们对学生所选题目的方法没有具体的限制和标准。让其通过阅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课文,领悟到本单元的主题是“母爱”和“父爱”这一结论,让他们把握住这一单元的教学思路。此时,教师要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父爱与母爱的具体表现与特征。在学生自己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和帮助工作,才能确保他们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三、立足单元学情与成果汇报,铺设整合式教学评价

“评价教学”在新课标中单独设立,并以一种“大纲式”方式设计的教学指导性项目。这说明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评价教学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教学活动开展的顺序,我们可以把教学评估分为两类:过程评价和整体评价;根据其作用,可以将课堂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要想产生过程性评价,就需要老师们关注学生在大单元集成学习中的个人表现,并把他们在每个学习阶段的任务完成和表现融合进过程性评价的条目中,把客观评分和主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评价数据。教师可将过程性评价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在后期进行对比分析、反思总结,并结合自己的个人视角,为学生标注个性化意见,突出评价教学的客观性与实效性。当本单元的新知传授结束时,教师会产生一份全面性的评估,以此评价学生在此项全面性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评价生成后,教师可为学生发放评标表格,指导学生小组填写评价留白,并进行组间互评和个人自评,借助多元评价角色,提升评价教学的系统性和客观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探究个性化的学习阻碍,总结出课堂上小生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并与问题相结合,设计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比如,在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期,建立一个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独立课时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堂小测、作业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学习过程融入到评价项目中,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行记录,按照一定的顺序,收集学生过程性评价数据。大单元教学结束后,每一组都要将自己的大单元学习结果以导学案的形式上报,并派出一名小组代表上台总结,将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探究表格以及导学案的填写内容展示给大家。而老师们则要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在同学们的报告完毕之后,要站到台上进行讲话,并根据他们在报告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对他们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大单元学习评价表,让学生自己对大单元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并填写自评、互评部分,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和“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反省”、“总结”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大单元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小”的细节,而且要注重“大”的结构,两者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一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研究、运用和优化,围绕多主题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实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的体系性知识和方法,为其未来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和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骆青云.关于部编版五年级名著单元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19(04):71.

[2]蔡冬梅.传承传统文化,绽放语文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天津教育,2019(3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