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会力量助力基层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整合社会力量助力基层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王,震

1天长市文化艺术中心  2天长市图书馆 安徽 天长  239300

摘   要:基层公共图书馆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品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使政府腾出手来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监管和规划标准制订上来,更好履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社会力量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引   言:以基层公共图书馆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实践,探索如何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利用社会力量助力基层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的实践与启示。

天长市近年在整合社会力量助力基层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有效措施,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实现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效应的倍增效果,天长市图书馆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云考核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一、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形式丰富

1.优化服务内容,实现1+1>2的服务模式。

市少儿图书馆采用PPP融资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资本负责项目运营,通过优化设计,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效率,使项目运营实现1+1>2的目标。并通过招聘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从事运营管理,缓解了编内人员不足无法满足运营需要的现象。

2.丰富运营业态,打造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天长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对不同的城市阅读空间采用个性化的社会运营方式,大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效能。其中瘦梅书院采用“政府投入、购买服务,业主监督”的方式,通过公共招标引进集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专业运营团队。城市书房采用“租金补贴+运营补贴”模式,同本地运营商合作,采用“公益运营+商业经营”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兰芬书屋采用招募社会运营机构及投资方,承担完成设计、施工、设备的前期投资,后期人员、水电、物业等运营费用,并利用政府的空置配套用房“潜在商业价值+房租考核返还”模式回报投资。民国藏书楼是省级文保单位,采用争取文保修缮经费,完成基础修缮,结合所在社区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周边环境配套,打造民国文旅体验园,进行统一的运营策划。

二、拓展平台,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多姿多彩

文化志愿者如果缺乏统一指导、规范管理,就很难发挥作用。针对这种状况,图书馆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文化志愿者在读者服务、参考咨询、流通外借等方多面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2020年以来,就举办了十多批全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业务知识培训”。拓宽了志愿者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了他们参与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在丰富自己文化生活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文化服务不足,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又把服务带给了更多群众,成为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整合资源,民营文化团队参与热情高涨

联合民营力量,兴办文化实体,将离学校、社区建设的民营书店的建设纳入15分钟阅读圈建设范围,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来推进了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让居民就近阅读。我市已建成了大百科书店、一十咖啡茶书馆、雅克雅思书吧、师范书社、希望书店等。这些民营书店经营广、范围大,藏书多,除商业经营外还兼顾城市阅读空间功能,大大便利了居民文化生活。

四、宣传激励,表彰社会力量树立典型

天长市图书馆每年组织文化运营表彰,对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社会力量典型给予表彰,评选出年度热心文化事业特别贡献奖,邀请行业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的突出贡献给予颁奖和充分肯定。让企业、团体、个人都积极参与到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来,推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丰富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参与文化运营、资助文化项目、提供文化产品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拓宽基层图书馆的社会基础,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营造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大亮点。天长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以下四个明显成效:

5.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完善。

经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和近年来创建成果的不断巩固,天长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总馆、15分钟阅读圈的20个城市阅读空间、16个镇(街)分馆全部建成,且提档升级成效明显。而一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文化自修室、文化大舞台和民办阅读空间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填补了部分社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板,延伸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触角,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完善。

5.2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力量通过主办、承办等方式,参与阅读推广、文化培训、文化下基层、公益文化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民办文化空间免费开放。这些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有力补充,极大丰富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

5.3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建立招募机制和优惠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动员组织、鼓励专家、乡贤、名人、大学生、退休教师、文化爱好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志愿服务;开展文化志愿者业务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平台,让文化志愿者更多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大批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效缓解了公共文化单位、机构的人力不足。

5.4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得到大提升。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提供了充裕的文化活动场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文化服务产品会更加丰富优质,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尤其是大量文化志愿者的参与,让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质量更优质、服务半径更广、服务人群更多,满足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为天长市创成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市和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批创建示范区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