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内河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王聪

济宁港航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内河航道护岸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和有关部门逐渐加大对内河航道的整治力度,对于内河航道工程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内河航道工程施工与监理质量控制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而护岸工程是内河航道整治的重点,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内河航道整治的效果。

关键词:内河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河流季节性水位变化对护岸工程施工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内河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抢水位、赶工期。护岸工程能够有效调整河道中的水流量,稳定有利河流水势,大大改善了内河航道的航线环境。护岸工程施工是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护岸施工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完成工程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工作,因此必须严密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并严密地把控好所有施工部分的施工工艺质量,以确保在施工各方面均达到施工的规范要求。

1护岸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

1.1坡式护岸的施工技术

操作简单、抗冲击性能好的坡式护岸,在实际使用时的范围多见于较小的中外一级水道上。为使在航道建设工程时抗冲击功能更强,必须顺着岸坡的坡脚采用合适的方法在规定区域内有效地建造坡式护岸。在河道施工坡式护岸时,护脚设计的稳定状态直接影响着护岸施工的防御能力。如何可以抵御流水的侵蚀,以及在流水的影响下,护岸施工如何保持位置的稳定性,减少施工的损坏。

1.2坝式护岸

能够减少河水、海潮和破浪等对边坡形成的冲击影响,使水流能够在岸边保持较为合理的高度。利用顺坝和丁坝技术,在使用坝型护岸技术来对大坝进行保护时能够合理疏导流速,进而减少了河水、波浪等自然变化对工程结构的危害。而对于目前常用的顺坝、丁坝、潜坝和丁顺坝四种大坝,渗漏其中又以丁坝型护岸技术比较常用,这又是一种间断的有组织的护岸技术,因此对于利用丁坝型护岸技术对流速变化较慢,但在河流比较宽阔的航段实现对流速的合理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抛石护岸技术

该工艺一般是由施工人员根据建设的需要从护脚至岸坡沿着规定的程序来实施逐层抛填的。抛石护岸工艺的主要技术核心是测试控制方法。在具体实施时要求有关技术人员按照抛石的实际水平、运动速率、块石质量等因素选取不同的试验方法,并进行相应抛投测试作业,为抛投工艺可靠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而提高了抛投工艺的科学性、有效性。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它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其航道护岸工程可为"示范样本"。其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修筑硬质护岸,并在两岸种值芦苇、菖蒲、垂柳等水生植物组合种植形成的自然型生态护岸。可以满足减风消浪及固地护岸等功能。

2内河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过程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临水施工的护岸项目,一般都需要打设施工场地并按照正常水位建设,同时建设人员也需要处理好施工现场附近的树枝、搭建物等,并根据正常建设的要求,适当地去除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同时对于侵害周边耕地的现象,还需要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以保证护岸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在地块上施工的护岸工作,则必须根据在工程用地块上不可逾越的红线范围内划定的适当位置,进行清理现场并进行后续的护岸规范工作施工

2.2测量放样与基槽开挖

并根据结算情况,科学利用电子全站仪来完成各种放样任务,其高度的测量一般都可以利用标准尺来完成;而就地基土施工而言,通常也可区分为上层土方、下层混凝土施工的两个方面。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可以使得施工困难可以做到尽量减小,而后者在实际施工设计中,需要严格根据前沿线、基坑设计的基底宽度,以及结构段设计的实际宽度要求来进行。

2.3地基处理与养护压实

一般情况下,航道护岸施工都是通过木桩、混凝土搅拌桩等方法来进行各种地面处理工作;在具体养护中,除要重视覆盖一定要使用的土工布以外,还应注意对洒水等保养工作的进行并有效实施,且时间上一定要达到有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在土壤压实过程中,无论在对于材料的科学选择,或是土层的安置等诸多方面都应当合理掌握。

2.4修建、铺设面层

护岸施工的基面层,主要是在土方开挖完工后在边坡表面砌筑、铺设新的建筑物构件和反滤层,主要施工流程包括砌筑枯水平台、填充盲槽、铺设反滤层、铺设钢筋大直径网格、修砌明沟,以及在边坡处拦截式沟。在施工过程中航道水位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员,以保证供应了充足的施工物料和施工机具,以进行相对劳动强度较大的施工作业,并且需要在水位控制施工之前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开展施工建设,以达到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3内河航道护岸施工质量控制

3.1排水设施设计

对施工现场的粉土层地区,在进行土方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井点降水管理,以保持施工地质干燥,并避免护岸边坡出现塌陷。对于淤泥黏土层地段,在土方开挖时应该通过纵向明沟排水的方式进行处理,在集水坑中设置相应的抽水泵,从而保证干地施工。

3.2地基处理和墙身施工

进行地基处理前应该首先准备好钢筋混凝土方桩和小木桩,其中小木桩应该进行一定的防腐处理。对于混凝土搅拌桩处理的软基础阶段,浇筑过程中必须至少搅拌二遍,并同时进行检测与记录的工作。模板施工通常采用连续、整体和分层的模式,逐层施工,定期检查模板的松动变形情况。在通过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时应该防止出现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自身的和易性。在浇注墙身的整体钢模时,应该定期检查模板的支撑和加固情况,防止出现上浮和胀模现象,同时应该根据不同时间具体的温度需求进行拆模。围护物浇筑工程中的外观质量控制重点要掌握好沉降缝的制造质量,勾接的标准,以及不要出现裂纹、三角缝等。沉降缝的正确安装位置也是关键,要求约为十五至二十米处一个。

3.3土方回填和压实

在土地回填前后,还应当全面清理土壤回填区域中的油污、积水和淤泥等污物,在进行对墙身后的土地回填之后,还应当确保墙体的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建筑需要,并适当结合采用机械夯实法和人工地基,一般的基础厚度大概为三十公分。墙背面位置应该采用人工夯实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填料的质量,禁止使用淤泥、种植土等不合格的填料。回填土选择了合适的土源,在含有淤泥、杂草等腐殖的地方不得使用,要按分层进行,各个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并及时设置倒滤堆。严格控制填土中的含水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防止出现积水现象。针对地质情况较差的地段,应该适当调整回填速度,并且做好护岸边坡防护工作。

4护岸施工的展望

内河航道护岸建设施工时,要根据堤坝护坡等级,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护坡类型,以适应需要。比如,对堤坝背水面,对防洪能力要求不高的,就可以采取下种草籽护坡、上种植植物的营养体路堤等方式。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水体环境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应当更加重视堤坝护坡建设的环境稳定性、景观性和水土保持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对堤坝护坡植被的调整和选择,积极寻找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优良护坡植被,主要以低矮匍匐型植被为主,同时加强对野生品种改良,发展适应性较好的植物种类。另一方面要加大生态护坡科学研究,探讨怎样改进护坡材质,增加材料硬度和保护能力,积极开发先进环保的建筑材料,改进原有施工工艺和方法,改善河流堤坝护坡品质和美观度。

5结束语

护岸工程施工是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该从严把控建筑用料的质量,合理安排建筑设备,从严把控好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质量,以保证工地各部位都符合设计规定和标准要求,以提升参建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进而实现由建筑单位全面管理的护岸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海.内河航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2,(29).

[2]杜继甫,张俊锋.长江中游淤泥质边坡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水运工程,2012,(10).

[3]景卫华,李涛章,胡宁等.混凝土四面六边体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人民长江,2010,41(8):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