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潘跃全

四川锦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身份证号码:51052119780929493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为了满足交通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和建设中,与此同时,道路桥梁的施工效率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效率提升,道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越来越难把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做到行业统一,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施工水平没有达到行业标准,没有合理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却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扩大施工规模,并且为了将利益最大化而不惜偷工减料,从而无法保证道桥工程的施工质量。长此以往,道路桥梁的正常运行不仅会受到影响,而且完工后的道桥工程在某些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道桥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空前的扩张,包括公路系统的交通道路建设、市政工程的建设以及铁路系统的建设与桥梁道路系统的建设成为了重点方向。同时,伴随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问题也逐步出现,所造成的结果不光是降低效率、浪费资源等,严重时更有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

1道桥工程施工技术

1.1路基排水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排水不畅会导致路基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从而降低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我国南方在梅雨季节多暴雨,高强度的降水使得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排水系统难以及时、迅速地将雨水排出到公路两侧。雨水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面产生积水,路基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会降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与承载性,致使路基出现沉降甚至坍塌。为减少积水问题导致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沉降现象,施工之前应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实地调研与考察,设计合理科学的排水系统,如截水沟、边沟、地表排水管、急流槽等地面排水设施,以及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混凝土预制板或者现浇拦水带作为路面排水设施,以加快雨水的排出,避免大量雨水积压在路面。同时,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填料碾压压实阶段应对基底的含水量进行测量,并通过良好的排水系统、填埋工作以及分层碾压工艺降低基底土层含水量,提高填料的碾压压实度。

1.2预应力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T梁自重,使得结构更轻;还能调节结构的强度,使结构跨度更大,承载能力也有所强化,大幅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参数检查每一束钢绞线的伸长量。在施工过程中,波纹管道及加固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禁止野蛮作业,必须保证预应力钢筋线形圆滑顺直,避免管道弯折、扭曲,更要避免其烧蚀出漏洞。另外,张拉应力的控制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按张拉工艺对称张拉,严格保证张拉应力和伸长值的双控,减少应力损失。

1.3软土地基施工

对于软土的处理,不同的施工企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路基变得更加密实,常见的方法有换土法、振动法等。在具体的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中,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软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保证路基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桥梁断裂和错台问题出现。

1.4搭板设置施工技术

为防止路桥连接部位沉降,减少车辆在桥头部位出现颠簸或跳车现象,保持过渡段的平整度,需要在过渡段设置搭板。首先让公路与桥梁之间的过渡段路基自然沉降,结合过渡段的长度合理设置搭板长度,通常其长度范围为5~12m,搭板长度可适度调整,以提高搭板的力学性能。搭板的高度应与桥台连接点齐平,搭板周边要做好防水工作,以免雨水在过渡段汇集,影响过渡段的路基与路堤稳定性,以提高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2道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全面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道桥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施工进度,加快工程项目的完成。管理制度应当符合现行的建筑管理规范,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制度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并及时更新,确保现行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全面。为了能够让施工人员重视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可以制定奖惩制度、监督制度、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辅助型制度。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和落实能够确保施工工程的有序开展,加快工程进度。

2.2加大管理软件的应用

1)3COM技术。3COM技术指的是将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数据信息进行分块处理,将其分割成多个不同的模块。2)WEB技术。WEB技术指的是将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图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其转换为三维空间立体图,这样就使各个参建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加有利的意见。3)GIS技术。GIS技术通过可视化手段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发现各种影响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干扰因素,为施工人员提升重要数据信息,降低和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概率。4)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通过对道路桥梁结构和使用状态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

2.3加强过渡段技术控制

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不均匀沉降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也是车辆行驶时出现跳车,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单位首先应该对沉降的成因进行剖析,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相关措施,通过加强关键技术控制解决问题,具体方案如下。(1)合理选择填料。填料作为对道桥内部结构最具直接影响的因素,需要施工单位合理选择。对填料的选择,主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合并符合要求的材料,对材料的防水性能、稳定性、抗压度等进行研究选择。(2)利用土工格栅。由于土工格栅自身具备一定程度的弹性,可以对土体侧向变形进行约束,即使车辆反复碾压,格栅也不会出现大变形。(3)设置缓和过渡段。处理路桥过渡段的地基,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地基的调整工作,进而保证过渡段地基的承载能力。对此,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前期勘察工作,了解地基土质情况,制订施工方案,降低沉降概率。

2.4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道桥施工采购原材料前,应当全面考察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选择优质合格的供货商进行材料采购不但能够缩减原材料采购的成本,同时能够保障材料质量达标。施工现场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进行材料的审核验收工作,材料运达现场后需经过严格审核,确保质量符合标准后方可验收进入施工现场。为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严格禁止不合格原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及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并要求对方更换原材料。施工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材料保管,为确保材料质量,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前需要进行复检。

结语

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道路桥梁工程是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工程。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农村被吸引到了城市里生活就业,这也就造成了城市道路桥梁交通压力不断增高的情况,保证城市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想要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严格落实,完善施工工艺,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切实保证城市道桥工程的使用安全。其次在日后道桥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安全性原则,将加强过渡段控制与优化路面防水与排水施工措施等技术结合,发挥关键技术的独特优势,保障道桥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香兰.浅析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质量管理措施[J].科技展望,2017,4(13):38.

[2]刘正磊,王婷婷.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质量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6):84.

[3]周静.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工程管理,2018,9(04):35-36.

[4]林捷.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初探[J].居舍,2022(6):52-54.

[5]徐伟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