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制造过程残余应力跟踪测试的意义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高速列车制造过程残余应力跟踪测试的意义及价值

张向钧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跟踪测试的意义和价值。残余应力是由于加工、焊接、切割等操作引起的,可能导致零部件失效或寿命缩短,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可以检测这些应力并帮助制造商采取措施减轻其影响,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残余应力跟踪测试还可以揭示生产问题,并指导优化制造工艺,帮助企业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和维护,预测设备故障并指导维修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和损失。

关键词:高速列车,制造全过程,残余应力,跟踪测试

1前言

随着高铁的普及和快速发展,高速列车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中,材料加工和装配过程会引入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可能导致零部件失效或寿命缩短。因此,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对于高速列车制造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可以检测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应力问题。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焊接、切割等操作,物体内部会产生应力,导致零件形变、变形、变形等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而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可以通过非破坏性手段检测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帮助制造商确定这些应力的来源,并采取措施减轻其影响,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可以揭示制造过程中的生产问题。不良的工艺控制或材料选择不当都可能导致残余应力问题。通过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可以发现这些生产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制造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此外,残余应力跟踪测试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制造工艺,减少浪费和成本。

最后,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对于高速列车寿命周期管理也非常重要。在整个列车寿命周期内,对残余应力进行跟踪可以帮助预测设备故障,并指导维修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和损失。因此,残余应力跟踪测试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和维护。

除了以上介绍的意义和价值,残余应力跟踪测试还具有其他优点。首先,该测试方法是非破坏性的,不会损害零件的完整性和功能。其次,测试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帮助制定更好的制造和维护计划,以及更好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残余应力跟踪测试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使用这项技术。

总之,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问题、优化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和维护,预测设备故障并指导维修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和损失。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残余应力跟踪测试将成为高速列车制造企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2理论方法介绍

残余应力是材料内部存在的一种固有应力,通常是由于材料加工、热处理、冷却等过程中发生的非均匀形变所引起的。这些应力可能会导致材料的损伤和失效,因此对其进行测量和跟踪至关重要。目前,常用来测量和跟踪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超声波法、中子衍射、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散射法等。其中,X射线衍射和超声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用来非破坏性地测量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通过测量X射线在材料晶体结构中的散射角度和强度来确定材料的残余应力。这种方法需要使用X射线衍射仪器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由于X射线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高灵敏度,因此可用于测量深层和轻质材料中的残余应力。

超声波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残余应力测量技术,它通过测量材料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来确定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

图1 高速列车制造过程残余应力跟踪测试要求

3 超声波法在残余应力跟踪测试上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测试方法,超声波法具有以下优势:

1.非破坏性:超声波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切割或破坏,因此可以用于实时、无损地监测材料的残余应力状态。

2.灵敏度高:超声波法可以测量微小的应力变化,其灵敏度通常为0.01MPa左右。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对局部应力进行定位分析。

3.测量速度快:超声波法可以在数秒钟内完成一次测量,因此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线上的现场应用。

4.适用范围广:超声波法可以用于测量各种材料的残余应力,包括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

5.数据处理简单:超声波法所测量的数据通常以图像或曲线的形式呈现,便于直观理解和数据处理。

6.可植入自动化流程:由于超声波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测量残余应力,因此它可以与自动化流程相结合,实现快速的在线监测和反馈。

参考文献

[1]彭光健,张泰华.表面残余应力的仪器化压入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力学学报,2022,54(08):2287-2303.

[2]丁稳稳,高晓龙,刘晶.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01):103-108.DOI:10.13467/j.cnki.jbuns.2022.01.016.

[3]张雄,徐高鹏,熊健,李鑫,杨岩.残余应力无损检测点定位及实现方法[J].机械设计,2022,39(01):91-97.DOI:10.13841/j.cnki.jxsj.2022.01.021.

[4]杜非,刘怿欢,张晋军,李菊峰.化工设备残余应力无损检测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7):146-148.DOI: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21.04.67.

[5]王伟. 复合材料结构的超声应力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DOI:10.27061/d.cnki.ghgdu.2019.005194.

[6]刘军磊. 铝合金残余应力检测方法联用技术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