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赵利新 ,郭晓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13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静疗所致静脉炎的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147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发生静脉炎分成观察组(发生静脉炎)和对照组(未发生静脉炎)。对影响静疗所致静脉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静疗所致静脉炎的因素包括年龄、每日输液量、输液速度、穿刺部位、药液pH值、静疗时间以及穿刺次数等;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输液速度超过40滴/分钟,尿液pH值小于6、静脉治疗时间超过40天、穿刺次数超过三次是导致静疗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静疗患者发生静脉炎,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静脉炎。

关键词:静疗;静脉炎;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常用手段指引,然而患者在静脉输注化学药物之后由于其刺激性会升高血管渗透性,导致药物外渗,再加上反复多次的穿刺操作,极易损伤血管,最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提到,大多数静疗患者都会出现静脉炎,使患者的痛苦进一步增加,同时,也会增加静脉炎的治疗难度,对患者后续治疗顺利开展产生不良影响[1]。现对静疗所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表1)。

1.2方法

护理方法:(1)健康宣教。将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解,并将健康宣传资料发放到患者手中,叮嘱患者应进行阅读,采用提问的方式对患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患者认知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在出现静脉炎症状之后应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有利于痛苦的减轻。(2)针对采用picc置管或CTC置管的患者,由于其对输液工具认知程度不足,对置管操作比较恐惧,应加强该类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对输液工具的认知程度得以提升。(3)外用药物干预。在患者穿刺血管肢体涂抹硫酸镁或水胶体敷料,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单因素分析

2单因素分析

因素

观察组(n=62)

对照组(n=85)

t/X2

P

年龄

>60岁

66.13%(41/62)

45.88%(39/85)

5.123

0.014

≤60岁

33.87%(21/62)

54.12%(46/85)

性别

59.68%(37/62)

54.12%(46/85)

1.221

0.740

40.32%(25/62)

45.88%(39/85)

每天输液量

>1000ml

66.13%(41/62)

10.59%(9/85)

5.415

0.012

≤1000ml

33.87%(21/62)

89.41%(76/85)

输液速度

>60滴/min

61.29%(38/62)

37.65%(32/85)

5.215

0.005

≤60滴/min

38.71%(24/62)

62.35%(53/85)

穿刺部位

手背

64.52%(40/62)

87.06%(74/85)

5.325

0.013

其他部位

35.48%(22/62)

12.94%(11/85)

药液pH值

≥6

61.29%(38/62)

37.65%(32/85)

5.258

0.011

<6

38.71%(24/62)

62.35%(53/85)

静脉治疗时间

>40天

77.42%(48/62)

41.18%(35/85)

5.157

0.018

≤40天

22.58%(14/62)

58.82%(50/85)

穿刺次数

1-2次

72.58%(45/62)

48.24%(41/85)

5.653

0.020

≥3次

27.42%(17/62)

51.76%(44/85)

2.2多因素分析

3多因素分析

因素

OR值

95%CI

Β值

P值

年龄超过60岁

5.123

1.253-6.225

1.230

0.000

输液速度超过60滴/min

5.422

1.432-6.542

1.235

0.000

药液pH值<6

5.135

1.623-5.569

1.025

0.000

静脉治疗时间超过40天

5.345

1.125-6.245

1.125

0.000

穿刺次数超过3次

5.258

1.235-6.185

1.271

0.000

3讨论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然而由于该类药物刺激性较强,具有较高的静脉炎发生风险。静脉炎的临床症状包括穿刺部位红肿、疼痛以及发热,同时会沿着静脉的走向出现条索状的红线[2]。化疗患者一旦发生静脉炎会大幅度降低其生存质量。据此,应对静疗导致的静脉炎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静疗所致静脉炎的因素包括年龄、每日输液量、输液速度、穿刺部位、药液pH值、静疗时间以及穿刺次数等;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输液速度超过40滴/分钟,尿液pH值小于6、静脉治疗时间超过40天、穿刺次数超过三次是导致静疗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多种因素都会导致静疗发生静脉炎,尤其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会增加血管的脆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风险更高。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再加上过快的输液速度会增加血管的刺激性,所最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另外,如果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会增加发生静脉炎的概率。除此之外,反复多次的血管穿刺操作也会损伤血管壁,最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3-4]

根据静疗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出该类患者的护理方案,即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促进患者认知程度的提高,使其对穿刺部位给予关注,在出现不适感之后能够及时反馈。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置管方式。由于大多数患者仍采用静脉留置针,其存在较高的静脉炎发生风险,叮嘱患者应在留置期间高度重视穿刺部位的情况,为有效预防患者发生静脉炎,应适当涂抹水胶体敷料等。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自身应提高穿刺技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对患者血管产生的损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妥善固定静脉留置针,将静脉炎发生率降至最低[5-6]

4结论

总而言之,多种因素都会导致静疗患者发生静脉炎,因此,临床应对密切观察患者的高危因素,并保证护理操作规范,使静脉炎得到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陈玉红,简黎,张农惠,梁传丽.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多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3,30(01):102-106.

[2]张帆,王瑞琦,崔彬.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活动受限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11):177-180.

[3]石玥,王红,吴中叶.妇科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8):124-126.

[4]贾赛南.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肺癌患者PICC置管浅行静脉炎中的作用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04):166-169.

[5]黎雪连.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5):7-8.

[6]陈娅,李双,邹艳玲.静疗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智慧健康,2020,6(23):140-1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