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育人实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新时代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育人实效性研究

鲁成祥

天津商业大学学工部 天津 300134

【摘要】高等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各基层学生党支部更是我们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抓住各学生党支部特色,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是疏通基层党组织“经络”,强化基层党组织“体魄”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党组织目前面临的问题,借鉴头部党建文献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党建工作实际,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升育人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党建;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我们在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挑战往往也伴随着机遇和契机,这使得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进程成为加强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深入,指导党建实践不足

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能够客观地以大局思维正确认识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高校开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够明确;不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科学指导工作实践,存在工作实效性不强、创新性不足、关键时刻顶不上去等问题。

(二)组织建设不完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够很好的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致使党组织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集中学习、主题实践等活动在形式上缺乏创新性,缺乏吸引力,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大家的积极主动性,致使部分内容只学到“面子”知道大概,没有学到“里子”深刻领会;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仍需加强,在党员干部和学生中威信不高,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力,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政治功能还不够突出;一些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缺钙”;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担当不够,政治属性不能充分体现,政治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三)宗旨意识不牢固,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他还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和原则。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师生,服务师生。然而,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足,缺乏吸引力,不能凝聚人心,无法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共同奋斗。部分党员对于支部生活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善于研究新事物的变化特征和规律,总想套用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解决眼下的新问题,工作方式单一,驾驭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偏低等。

(四)时代感不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佳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时代背景下,因互联网和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再加上世界各种文化思想交互碰撞,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逐渐暴露出以下问题:基层党组织队伍不精,战斗力不强,网络阵地意识淡薄,开展工作缺少新思路和新方法;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且不能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对新媒体的特征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深刻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升育人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基层党支部,如何树立支部标杆,提升支部“领航”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不变话题。各基层党支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精心谋划、潜心研究“党建品牌”建设,通过扎实的工作实践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紧密围绕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目标,遵循“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定位,夯实党建基础,建强战斗堡垒;推进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创新;主动对接社会,提升服务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事业发展。

(一)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全面提升支部建设规范化程度

各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是支部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各支部应该是党的主张的“代言人”,党的决定的拥护者,党的基层治理的落实者,党的统一战线维护者,党支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力、引领力、支撑力、先锋力、战斗力,同时,也要积极做好教育管理支部党员,对支部党员进行监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既注重组织建设,也要注重内核建设。尤其是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走访相结合,提升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力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贯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全过程,增强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将组织力提升的优势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动力,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发展。

创新“立德树人+X”模式,“立德树人+社会实践”,“立德树人+创新创业”,“立德树人+志愿服务”等,构建立德树人育人系统,建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相结合,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立德树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立德树人实效。

(三)贯彻协同育人方法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新局面

党支部党建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同部署、同谋划、同推进,党支部五育并举抓建设,通过党、团、班级、宿舍建设等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引领优良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育人工作并不仅仅是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我们应该梳理清楚育人“法理”,摆清楚各部门育人定位,分清楚各类人员育人层次,将各个育人点位要素进行整合,高校基层党支部便正好可以担当这一角色,可以建立多元一体的功能型党支部,进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实效。

(四)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优势,打造党建育人工作品牌

面对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党建工作活起来,推动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宣讲“四史”精魂,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将固定的讲台变为网上的“云课堂”,利用短视频“短频快”的特点,提升育人输出功率,达到既能够以理服人,又能够以情动人的效果,育人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流量密码”,将网络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掌握网络空间的的主动权,进而提升育人实效。

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桥头堡。今年年初,天津市推出“十项行动”,其中,对于“科技、教育、人才”进行专篇论述,足以看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石,因此,我们既要重视,还要创新工作方法,在基层党组织确保规范化运行的基础上,探究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实效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学习日报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20

[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J].王帅.时代报告,2022(01)

[4]新时代着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李红敏.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