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的策略

李贝妮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象东幼儿园  325600

摘要: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而言,学习和游戏并没有实际性的差异,在他们的认知中,学习的过程也是进行游戏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幼儿园学生的这一特征,有效利用这一特点。为了保证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对幼儿的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幼儿的户外运动。本文通过对传统幼儿教学中户外运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运动游戏。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户外运动;

一、传统幼儿户外运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户外运动环境构建

在传统的针对幼儿的户外运动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意识到幼儿的户外活动需要一个野性的环境,不考虑幼儿的客观需要和客观要求,不能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环境进行布置。因此,在传统幼儿园的户外运动环境中,教师往往不在户外活动区域进行任何布置,运动环境总体上以普通的水泥地为主,运动环境中规中矩,虽然有一些主题性运动场景,但是总体而言比较粗糙,缺乏趣味性。幼儿在这样的户外运动环境中,不能对户外运动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的运动环境就大大地抑制了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的积极性,也就更谈不上通过户外运动,引导幼儿对身体素质进行提升,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户外游戏活动“高架桥”的开展中,在传统教学时,教师要求幼儿利用易拉罐或者塑料瓶进行桥梁的搭建。而在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就让幼儿在面积狭小的走廊过道生进行建造,在这样十分有限的活动区域下,幼儿的活动热情很难得到激发,幼儿在搭建时,也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这样的户外运动显然不能满足幼儿的客观需要,抑制了幼儿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二)忽视户外运动器械变更

对于正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浓烈,对重复性活动比较容易厌倦。而在传统的幼儿园中,供幼儿使用的户外运动器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相同的。幼儿在这样的长时间相同、毫无新鲜感的活动器材中不能够产生好奇心,也就不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户外的运动,幼儿也就较难在户外运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横向拓展,培养自身的探索能力。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户外活动游戏的策略

(一)趣味化户外活动,活化户外环境

伴随着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游戏化进程的深入,幼儿教师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要求幼儿对知识进行掌握或者对能力进行提升,还要兼顾幼儿的兴趣,在保存幼儿活跃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对幼儿在五大领域内的能力提升。而对于正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而言,幼儿的思维比较活泼,对事物的耐心也比较差。教师在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特点,将兴趣作为幼儿行动的导向,充分考虑户外游戏环境和游戏工具的趣味性,保证幼儿能够被这样活化的户外环境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吸引,积极地参加到这一户外活动游戏中。这样也就为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户外活动的本体价值提供充足保障。

例如,在对幼儿“快乐的游戏城”的大型主题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户外游戏的大体结构和材料进行准备,同时,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避免在设计出来之后幼儿对此没有兴趣,出现无意义的活动设计。因此教师可以以“游戏城中的娱乐设备”为话题,向幼儿们征求意见,通过收集幼儿们的意见,充实了活动区域的内容,同时也满足了幼儿们的兴趣。在实际开展活动时,幼儿也会因为活动环境中有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更加投入到这一主题户外游戏之中。

(二)多样化户外器械,丰富游戏素材

为了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投入到户外运动之中,教师要对户外活动器材的层次性和器材投放的周期性进行综合考虑。教师要在活动器材对幼儿安全无危险的情况下,将活动器材的层次进行提升,使同一器材能够提供多元化的功能,幼儿就能在使用这些活动器材的同时,对这一活动器材的多元化用途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探究,幼儿能够保持对这一活动器材的新鲜感和对这一游戏活动的新鲜感。同时,在活动器材进行投放时,要考虑到长时间使用同一活动器材会使幼儿产生对这一活动兴趣丧失。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同一器材投放的周期,让幼儿能够周期性地进行活动,这样也就能够保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例如,在“跳竹竿”的户外运动游戏中,教师除了使用竹竿进行跳竹竿活动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出竹竿多元性的特征,充分利用竹竿这一运动器材,将“跳竹竿”这一游戏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将幼儿进行分组,使用竹竿进行“同手同脚向前走”“竹竿花轿”等户外运动游戏。通过这样的充分发挥运动器材多元性的户外运动游戏形式,保障了幼儿对竹竿这一户外运动器材具有不断的兴趣,为幼儿能够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竹竿其他的用途进行思考,开发出其他的使用竹竿的户外运动游戏,这样的思考过程为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前提。

(三)多元化教师引导,引导幼儿多元化成长

在以往的对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游戏时,教师在总是活动中扮演者领导者的地位,过分地干预活动的行进。这样的活动环节将教师的地位过分地放大,而幼儿不能发挥其主动性,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活动中遇到问题第一想到的是找教师而不是协同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游戏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地位与幼儿持平,让教师成为幼儿合作的伙伴,教师对幼儿的行动只是做出简单合理的引导,将“带孩子”转变为“陪孩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户外活动游戏回归到幼儿本身,将户外活动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幼儿才能在这样的游戏中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为多元化的发展提供基础。

三、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园幼儿进行户外运动游戏十分有必要。教师在针对幼儿园幼儿开展户外运动游戏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幼儿身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的同时开展户外运动游戏,保障幼儿能够积极参加户外游戏活动,并能够在户外运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煜.浅析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J].新一代,2021,25(2):251.

[2] 肖璐.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幼儿园户外运动[J].教育界,2019(3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