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浅谈

陈帆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 邮编:331500

摘要:新课程体系的不断推进,促使当前教育界逐渐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力度,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合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价值入手,深入分析其教育现状,针对性提出合理的教育创新策略,旨在为当前教学创新提供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小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当前数学实际功能反映的重点,对于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属于一门基础性、实践学科。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媒介,将问题置于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索知识,通过数学知识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水平目的。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中,探解决生活问题,熟悉理解知识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数学技能水平,以提高自身的整体数学素养水平。通过合理的综合实践课程教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自信心,并在参与过程中手动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与逻辑思维,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意识,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束缚,将理论与数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与原因来强化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1]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现状

(一)整体重视力度不足

现阶段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影响,我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形式化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对整体的课程重视力度不足,甚至在部分教学中存在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失情况,难以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出其教学价值。与此同时,部分教师虽然开展该课程,但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未能明确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逐渐对该课程失去信心,降低其教学价值。

(二)教学定位不清晰

教学定位不清晰也是现阶段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常见问题,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仍旧以传统的惯性思想为基础,导致整体的教学定位未能充分利用其课程优势引导学生,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容,未能发挥出其课程优势与价值,对综合实践课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对其相应的实验项目形成抵触感,降低课程有效性。例如,在部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难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整体活动趣味性较低,造成学生难以主动进行探索,未能以合理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忽略学生动手实践必要性,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活动实践较少

在部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旧以自身为主体,未能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自身的主体优势发挥不足,降低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单纯以自身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为基础,向学生进行知识展示,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该过程难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索性较低,同相互之间沟通交流较少,课堂氛围呈现出沉闷性,难以发挥出实践活动应有的价值,以被动的形式开展学习,降低学习效率[2]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

积极进行合理的教学理念创新,以全新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实践,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会自我表达,以自身的兴趣为引导,进入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产生良好的探索精神与质疑精神,相互合作,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探索知识内涵,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思考能力,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产生正确的认知,强化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以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强化学生自身体验感例如,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通过问题探索来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内容与内涵,促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趣味性,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内涵,发挥出综合实验活动课的价值[3]

(二)合理进行教学定位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进行课程定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规范学生自身的操作行为,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内容,强化其教学价值,明确活动的目标与主题,通过明确的主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引领学生深入到活动中,了解相应的活动规则,加深自身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自觉遵守规则,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任务分配,保证学生落实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探索知识内容,例如在进行比一比、量一量知识过程中,可以选择合理的探索对象,引导学生对长短概念产生正确的认知,加强自身的对数字的敏感性,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测量,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居品自身测量,并进行数据记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扩展自身的视野,提高数学知识内涵

[4]

(三)全面开展教学实践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管理教学,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探索,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以促使其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进行资源选择,如在讲解“圆”知识过程中,可以开设相应的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圆内容搜集,并设计相关的圆形图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凸显出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5]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教师应以全新的教育高度进行探索,合理进行教学创新与反思,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其教学资源,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延伸,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文静.浅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导学,2022(23):92-94.

[2]朱红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J].小学生(中旬刊),2021(06):48.

[3]李羊保.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家长,2020(29):131+133.

[4]周瑞恩.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初探——以《面团里学问》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210-211.

[5]朱丽.优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策略分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