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1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学案例

  ,李永贵

山西省河曲县巡镇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堂上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一地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旨在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问题就有探索,有探索就有合作,有合作就有收获。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平时,在课堂教学的上上下下,学生们总会问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在新课改大浪的推动下,我大胆尝试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没想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片断】

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中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讲到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课上,我用左右手法则演示,让学生学,便于学生记忆。

师:同学们,咱们以水流为例,演示一下河流的偏向。在演示北半球水流时用右手,演示南半球水流时用左手。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水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水流的偏转方向。很明显,北半球的水流向右偏。同样的道理,伸出左手演示南半球的水流偏向,一定是向左偏。北半球的河流由于水向右偏,右岸被冲刷严重,右岸水深。左岸泥沙淤积。同学们想一想,实际生活中水流是不是这样呢?

生:(经过考虑后),大部分学生都说,是这样。而王旭同学沉思了一会儿说,不一定是这样。此时,同学们把惊奇的目光都移到王旭身上,王旭显得不自在。课堂鸦雀无声。

师:那么,咱请王旭同学谈一谈他的高见。

生:(王旭说)我家住在黄河岸边,且是北半球的左岸,可是黄河在我家附近拐了个弯,又流走了,我总觉得我家附近的河岸被冲刷的厉害,而对岸泥沙淤积,这不是河流向左偏了吗?

同学们一时蒙了,这不和老师讲的正好相反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沸腾了。

师:同学们静一静,王旭同学的认识挺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咱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探究。明天是星期天,我带你们沿着黄河观察观察,然后进行探究。同学们很高兴。

【野外观察探究】

第二天,我带着同学们,一直从河曲龙口水库到西口古渡,行程15公里。同学们兴致很高,边走边看,我边走边讲解。我站在龙口水库,指着河流的下游,给同学们讲,同学们请看,从这儿到娘娘滩,黄河几乎是沿直线流动,由于水流向右偏,黄河右岸(属内蒙准格尔旗)直逼山脚,而我们这边河岸泥沙淤积,形成良田万顷,这就是地球自转给我们带来的恩惠。讲完之后,我们继续驱车前行,过了娘娘滩,黄河拐了一个又一个的弯,同学们在每一个弯前静静观察水流,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观察后发现,水流不是向右偏了,而是向湾内偏。此时正值他们的兴趣,我说,这正是咱们昨天课堂上王旭同学所说的现象。我问:你们谁能解释这个现象呢?顿时无语。我接下来解释道,黄河在龙口至娘娘滩段,河流是沿水平方向流动,那就与北半球向右偏的规律吻合;咱们眼前看到的这段河流是弯曲的,不是水平的。这与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这一原理相吻合。眼前这是一个凹岸,河流在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所以表层水流向湾内偏,湾内侵蚀严重。这一原理我们将在第四章第三节学到。对于这一现象,你们明白了吗?同学们齐声说:明白了。我补充讲到,大家一定要记住,河流是沿水平方向流动还是沿弯曲方向流动,它们的偏向是不一样的。问题解决了,同学们在笑声中回到县城。

【学生误区剖析】

究其原因,我在上课时,只提供给学生一些原理性、规律性的东西,缺乏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要想走出误区,需带领学生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探究。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情感交流和个性发展,在探究的氛围中,学生积极、主动,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都有所发展,经常有成功的激励,其自主学习的动力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案例总结】

通过这两次(室内和野外)课,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对知识是非常渴望的。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并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地理的思想和方法。要鼓励学生勤动脑,多观察,多实践,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讲、敢讲,有目的地去抓住他们迸发出的思维火花。那么,你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