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技术应用

蒋建东

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浙江省湖州市    313100

摘要:路面抗滑表层是指在路面铺筑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使公路路面在行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抗磨性。抗滑表层主要包括磨耗层、薄层、多层式。磨耗层是面层顶部用坚硬的细粒料和结合料铺筑的薄结构层,其作用是改善行车条件,防止行车对路面的磨损,延长路面的使用周期;薄层是指在公路路面铺筑中采用特殊工艺和技术措施铺筑在路面上形成一种抗滑功能层;多层式是指在公路路面铺筑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工艺和技术措施。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技术应用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和与运输、摊铺与碾压、检测与评定等环节,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该项技术的重要性,合理选择原材料、加强配合比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从而提高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技术应用

引言: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路面的质量。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在沥青混凝土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可以使得路面的抗滑性能得到提高,并且能够使整个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得以加强。

1原材料选择

(1)集料。集料是沥青混凝土的骨架,骨料应具有较大的表观相对密度,较小的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磨光值PSV应不少于42,以满足沥青路面耐磨的要求。骨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大于或等于4级。

(2)沥青。沥青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有重要影响,必须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其粘度及软化点、针入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保证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使沥青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黏附在集料表面,提高混合料路用性能。

(3)矿粉。矿粉具有一定的粘结力和较好的抗老化性,能提高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耐久性。在选择矿粉时,应该选择粘性较大、细度较小、具有一定细度的矿粉。

(4)水。水能增强薄层沥青混凝土的粘结力,对其抗滑性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情况下,薄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合过程中所用水应该是洁净的淡水或自来水。

(5)粉煤灰不仅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和抗冻性,而且能够减少混合料中矿物颗粒间的空隙率。

2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施工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其设计原则包括:(1)按照路面抗滑表层设计的要求,合理选用集料和沥青,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材料供应情况等选择适当的集料种类和沥青种类。(2)按照路面抗滑表层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等施工工艺的控制。(3)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避免出现集料分离、离析等问题。(4)注意混合料的储存和运输,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如马歇尔试件成型法、目标配合比法、体积法等。采用目标配合比法时,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设计集料和沥青种类,并根据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计算出最佳油石比。此外,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的确定方法、选择适宜的试件成型方法以及试件养生时间等问题。(5)施工人员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路面抗滑表层施工要求合理确定沥青用量范围以及最大理论沥青用量范围等内容。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表层施工中采用的集料种类较多,所以在进行混合料级配设计时应根据路面抗滑表层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集料种类和沥青种类。

3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3.1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应该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同时在拌和时应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同时要严格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含水量。3.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运输时,施工人员应该使用密闭性能较好、带有防雨功能的运输车,并在运输车内加盖篷布,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漏洒现象。如果是用汽车运输时,应在装载混合料前进行检查,并及时清理车厢内的杂物和灰尘等。同时,为了减少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应该将其装载在具有保温效果的车厢中。此外,在装载混合料时应该注意对车厢底板进行加热保温处理。 3.3施工人员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时,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好各种材料的用量,保证材料用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同时还应该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好拌和时间,如果拌和时间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搅拌,重新进行拌和。

4摊铺与碾压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摊铺速度应保持均匀,保证摊铺的厚度均匀。摊铺速度为1~2 km/h,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碾压,确保碾压速度适中,不可过快。施工人员应该充分掌握好碾压遍数与时间,保证路面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部位,要及时进行人工补压。碾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控制好碾压的速度、温度、遍数以及时间等,确保路面达到设计厚度、压实度和相关标准要求。对于沥青混合料来说,摊铺之后是碾压过程,压实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压实、再压实和成型。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为110—140摄氏度,不低于110摄氏度;

在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掌握好碾压的遍数与时间,压路机应根据设计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碾压。对于多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员应采取两台摊铺机进行混合料摊铺作业,在进行多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注意控制好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在进行多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作业时,施工人员应该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作业。在第一遍碾压结束后,施工人员应该及时进行第二遍碾压作业。

5检测与评定

进行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时,为了确保抗滑表层施工质量,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与评定,施工人员应该对不同的抗滑表层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与评定,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抗磨性。首先,在进行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检测时,要对路面抗滑表层的厚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指标进行检测与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相应的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检测和评定。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操作。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生产操作。在摊铺前对路面进行清扫和整理;在混合料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合料的温度处于最佳温度;在摊铺中,要控制好摊铺速度和摊铺温度;在碾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碾压。最后,施工人员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对路面抗滑表层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在施工结束后对路面抗滑表层性能进行检测与评定时,可以通过路面抗滑性试验和摩擦系数试验来确定路面抗滑表层的性能和抗滑效果。

结束语:针对不同路段的路面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材料,并制定出相应的施工工艺,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合料的温度,保证摊铺的质量。同时,还需考虑到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出现凹陷沉陷等现象。对于基层的处理,要做好表面的清理工作,防止松散的地方产生变形,影响整体的美观。

参考文献

[1]吴洪博.抗滑表层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1(2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