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共赢的探讨——以郴州市仰天湖大草原风景旅游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共赢的探讨——以郴州市仰天湖大草原风景旅游区为例

张 ,麦

郴州市北湖区自然资源局邮编:42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全域生态旅游的发展,但是也在此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保护中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同样,只有发展才能有更好的经济实力去助力于环境保护,因此,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共赢的局面,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   仰天湖景区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度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不断地增大,人们一方面追求在城市中打拼的快感,另一方面又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大自然寻找放空的自我,于是带动了各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全国多个风景秀丽、生态保护较好的生态旅游区成为网红打卡地,给当地村民和政府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大批游客从城市涌向乡村,侵占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打破了乡村生活往日的宁静。每到节假日时,络绎不绝的游人,走马观灯似的打卡各个网红景点。当假期结束,曲终人散时,大片生态草地被肆意践踏,随地可见各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等难以分解的白色垃圾,给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生态影响。如不加以遏制,长此以往,再好的生态环境将不复往日风光游人不再光顾,生态旅游将不会长效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共赢,才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下将以仰天湖大草原景区为例,就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进行探讨

2. 仰天湖大草原景区的概况与开发现状

2.1仰天湖大草原景区的概况

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号称为中国最南端的高山草原,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300米。主要景区分别位于郴州市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和鲁塘南溪瑶族村。因其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被誉为南方大草原南方呼伦贝尔, 2021年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仰天湖景区四季分明,温度宜人,山上风光秀丽。游人们在春日里可踏青赏花;盛暑时节,仰天湖似天然的空调房,成为人们的避暑佳地,带上帐篷到仰天湖上露营扎寨,入夜观繁星,早起看日出,是多数游人所热衷的一种旅游方式。

2.2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发展的历史背景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仰天湖旅游发展曾一度处于粗放阶段,景区的无序开发和自由放牧,曾导致仰天湖草原生态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损毁,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当地政府没有理顺机制,旅游经营管理不善,配套的旅游设施未及时跟上,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景区环境卫生差,游客们到达仰天湖草原后看到的不是满眼绿浪,而是大片黄土裸露,闻到的不是泥土的芬芳,而是遍地牛羊马粪实际体验感不佳,令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一科学理念,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要打好这场生态保护攻坚战,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求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共赢的局面。2019年,当地政府采取了山育林、蓄水养草、禁牛牧马及止游客上山等生态恢复措施。在生态修复期间,当地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发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工作队伍,多处设卡设点,对进入仰天湖大草原保育区的游客一律采取劝返措施。为规范放牛牧马,鼓励村里党员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置集中圈养点将散养牛马统一安置管理。经过两年时间,仰天湖大草原草原生态逐渐得到恢复,草原覆盖率由最初的60%到恢复到如今的90%以上。

2.3仰天湖大草原景区的发展的现状

为使仰天湖景区得到有序开发,当地政府引进国内知名旅游企业金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景区进行重新开发建设该企业与政府理念保持一致,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有序开发的原则,秉承建设一个景区、保护一方生态、助力一方发展、带动一方致富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致富三者关系2020年以来,公司对仰天湖项目累计投入逾2亿元,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包括生态修复、垃圾清理、湖底清淤、修建旅游厕所、建设云集和云奢接待中心等。当地政府亦投入1.4亿新修一条从月峰至仰天湖景区的沥青混凝土路

随着景区的吃、游、行等配套功能完善,仰天湖景区逐淅晋升为热门的生态旅游胜地,成为华南地区颇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声名鹊起。据相关部门统计,仰天湖景区于2022年暑期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门票、酒店住宿、餐饮、游乐设施等旅游综合收入430万元。2022年国庆期间,即使受新冠疫情影响,也接待游人数达5.4万人次综合收入达662万。景区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仰天湖瑶族乡才口水村、同心瑶族村、宽洞村、金仙寨村等周边村子的经济发展,目前,周边村子经营农家乐民宿的有五十多家,实现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当地

两百多位村民不再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直接选择在家门口的景区就业,经培训合格后,纷纷走上厨师、收银员和服务员等岗位,走出了一条旅游致富的路子。

2021年7月,在仰天湖大草原景区成功举办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2022年12月仰天湖大草原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将迎来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成为大会主要观摩点。

3. 仰天湖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3.1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矛盾

仰天湖景区大部分用地位于南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和西河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在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一直受涉及生态红线范围和自然保护地的困绕。2021年金展公司编制了仰天湖大草原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由于该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多个项目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和西河湿地公园范围内因此无法进入行政审批环节目前,仰天湖大草原景区一期建设已基本完工,接下来景区将面临二期开发建设,但由于大部分用地尚未调出生态红线范围和自然保护地范围,导致景区几个主要项目建设停滞不前

由于受生态红线和用地建设指标的限制,仰天湖景区的住宿问题一直都困绕着景区的发展。现代的旅游发展关键是如何能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仰天湖景区距离郴州市区70公里,通往景区的道路坡长路陡,南溪段长年大雾,游客到达景区游玩后住宿无法保障,而夜间下山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故景区内能提供住宿是起码的硬要求。金展公司为满足景区的住宿要求,同时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分别采取集装厢式、架空式吊脚楼式的方式建设成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但因旺季游客众多,仰天湖景区经常是一宿难求。

3.2缺少长远而系统的规划

由金展公司编制的仰天湖大草原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虽尚未经政府审批,但从其编制内容看,仅限于仰天湖大草原风景区内部的主要景点项目,并未从长远的规划角度,把周边相邻的二尖峰、打鸟坳、七姊石等自然人文景观相融合。当游客进入仰天湖核心景区后,实际能观赏及游玩的景点和游乐设施并不多,一般游客游完全部线路及游乐设施基本不会超过2个小时,缺少让游客能停下来、住下来关键点。

3.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仰天湖景区离郴州市区约30公里,由于山高路远,交通出入不便。道路的畅通和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的服务水平,进而影响游客的体验感。省道S211、S566北湖区保和至仰天湖公路是北湖区重要的旅游干线,起点位于保和瑶族乡沙元里,途经保和瑶族乡、桂阳县卢村、鲁塘镇、仰天湖瑶族乡,终点为仰天湖瑶族乡政府,全长39.5公里。多段道路现状为四级公路及等外公路,路基宽度4.5-6米,水泥砼路面。路线平纵面指标低,局部路段存在路面破损、沉陷等病害,严重制约景区的长远发展。同时景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完善。

4.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策略

4.1科学系统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

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牵头,从全域旅游层面上,系统地编制当地旅游专项规划,将仰天湖景区周边相邻的二尖峰、打鸟坳、七姊石等自然人文景观充分融合,借鉴其他优秀景区景点的做法,从景点挖掘、景区开发建设、娱乐设施打造和基础设施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科学合理地做好长远规划,使当地的生态旅游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4.2 优化生态红线及自然保护地范围

通过与自然资源及林业部门沟通衔接,争取相关政策,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及自然保护地范围,将适宜建设区调出生态红线范围,允许部分用地以“开天窗”的方式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调整为建设用地,作为景区生态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项目。既可因生态旅游产生收益,又可将部分收益投入蓄水养草,改善生态环境中。做到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同步发展,达到共赢局面。

4.3 争取国省资金,改善基础设施

为了助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巩固区域精准扶贫工作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决定将S211、S566进行提质改造,通过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将该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积极争取国省补助资金。提质改造后的S211、S566北湖区保和至仰天湖公路全长约40公里,路基宽度在原有的基础上(4.5-6米)分别拓宽至7.5米—10米,道路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铺面,全面提升通往仰天湖道路体验感和舒适感。

结束语:通过政府支持、企业驻入、村民参与生态保护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和理水平,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双雇员赢发展的较好模式。目前,全国各地生态旅游发展还存在生态遭受破坏,管理理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多方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改变生态旅游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彭卫民.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47-48.

[2]韩笑,赵志远,苏倩.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区域治理,2019(42):72-74.

(作者简介:张麦,女,湖南郴州人,汉,党员,本科学历,规划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的工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