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王利

山东环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    枣庄市   277599

摘要: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强环境治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因多方面原因的共同影响,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以此保障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相关应用,为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具体应用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然在发展初期,我国并未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首先就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只有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合理运用环境监测工具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一)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实时、定点的检测、分析和评价,以了解环境状况的变化,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技术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各类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加之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全民健康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环境监测意义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环境数据,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和趋势,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具体而言,落实环境监测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了解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预警环境问题。通过监测环境参数,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等有害物质,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可以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确定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监测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环境数据,可以比较分析不同地点、不同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定科学的方案提供依据。

监控环境治理的效果。通过对治理前后环境参数的监测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理方案。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向公众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并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1]

二、环境监测的手段

(一)气象监测

气象监测主要是指对大气中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监测。气象监测可以提供环境质量分析的基础数据,如空气传输途径的分析、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研究等,同时也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必要数据。

(二)空气监测

空气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有机物等)的监测。空气监测可以通过分析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分布情况等信息,判断空气质量状况,为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常见的空气监测手段包括站点监测、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等。

(三)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指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的监测。水质监测可以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促进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常见的水质监测手段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形式。

(四)土壤监测

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放射性物质等的监测,以判断土壤污染程度并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常见的土壤监测手段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地球化学勘查、遥感技术等。

(五)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噪声进行监测,以评估噪声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通过噪声监测,可以得到环境噪声的频率、强度和时间等参数,从而实现对噪声的控制和管理。

(六)辐射监测

辐射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辐射量和辐射来源的监测和分析,以评估辐射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辐射监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γ辐射监测、环境α、β放射性物质监测、环境电磁辐射监测。

(七)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生物体进行监测,以研究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监测可通过分析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指标,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污染源监测

环境监测可以通过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超标排放行为,防止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例如,对于化工企业等污染源,可以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对于超标排放的污染源可及时预警并进行处罚。

(二)环境质量评估

环境监测可以通过监测环境质量参数(如空气、水、土壤等)来评估环境质量情况,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状况,为制定环境质量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可以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以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三)污染治理效果评估

环境监测可以通过监测治理前和治理后的环境质量参数,对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优化污染治理方案,提高治理效率。例如,对于重点污染地区的水体治理,可以在治理前和治理后对水质进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制定后续治理方案。

(四)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监测可以通过对环境质量参数的监测和分析,评估环境风险,为预防和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提供依据。例如,对于城市地下水源地的环境监测,可以评估其受污染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此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2]

四、环境监测为污染治理带来的优势

(一)帮助制定科学的污染管控标准,规范污染排放行为

现代化的环境监测设备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国家污染排放标准进行比较,以此作为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染控制标准的基础。这种方法更为科学、精确,可以确保制定出更有效的污染管控策略。

(二)对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监视,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环境监测能够帮助我们收集污染源的相关信息,如污染源的位置、排放量、排放时长等,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环境变化趋势,增强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及时诊断污染物的危害,减少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

当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时,人们会将有害物质吸入到肺部、摄入到口腔和皮肤表面,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污染源和相关物质,随后采取正确的措施消除它们,进一步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

(四)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为环境的改进提供方向

当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环境监测还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其它可能的污染隐患,并且检测治理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同时,环境监测也可以为治理措施的优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3]

(五)促进环保法规和政策制定和执行

环境监测可以为环保法规和政策制定提供实证研究结果,从而使其更加科学和合理。同时,还可以提供数据支持,指导政策执行,确保环保目标的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环境监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此,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学者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潘晓旭. 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探讨[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5):185-187.

[2]李砾. 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3):14-16.

[3]万后銮. 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分析[J]. 清洗世界,2021,37(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