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误差及计量改进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电能计量误差及计量改进措施分析

潘兴军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电能计量误差是指电能仪表在测量和计量电能时所存在的误差。如果误差存在且不得到修复,将会导致不正确的电能计量,给电力供应商和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电力市场的公正竞争,因此,改进电能计量误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电能计量;误差;改进措施

1 电能表常见误差情况分析

1.1 单相电能表

单相电能表就是利用一个电能表测量多个电气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表乘二,即用一个电能表测量两个设备的用电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将电能表的最终数值乘以二作为最终的计量总数。2)一表乘三,即用一个电能表测量三个设备用电量。以电能表的最终数值乘以三作为三相设备的用电量总和。由于实际安装情况不一样,具体的三相设备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出现误差的情况也不统一,但无论何种情况,最终都会出现误差数值。

经试验测量发现,无论是采用一表乘二还是一表乘三的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合并误差数值偏差较大的情况,故不建议使用单相电能表计量多相回路的电能量。

1.2 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表

造成误差较大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互感器接线方式不同引入的系统误差。一是,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即用两个电流互感器V形接线,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二是,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即三个电流互感器Y形与三相四线电能表连接,其电流以互感器二次一端公用连接。这类误差主要来源于互感器本身的误差。

2)未接N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表的N线未接或N线接触不良。

3)反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反相序接线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这类误差对于一般用电户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对于供电企业,反相序接线电能计量差异巨大。

2 电能表计量系统应用

了解电能计量表的内部系统构造与应用情况后,我们可以对电能表的使用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从城市用电统计数据中可以清晰发现,电能消耗量始终呈现上涨趋势,电力系统必须承担更多的运作负荷。电能消耗得过快,城市电网与供配电系统均需被有效改造。在对公用电压进行切换时,计量损耗量将会大幅上涨,同时在计量工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因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差问题而带来的经济损耗将由电力企业独自承担。电力系统并不会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为了控制经济损失,很多电厂会对原来使用的电力装置进行改造,在拆除出口部位的补偿装置后,未能及时更换新的补偿装置,导致电能计量工作受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

3计量改进措施

3.1加强电能计量检定和管理

为了减小电能计量误差,应加强电能计量设备的检定和管理。通过定期对电能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精度,并及时发现、处理设备异常情况,以降低误差产生频率。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采取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检、专项检查等方式,对电能计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还需实行健全的站点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督促设备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3.2提高电能质量

提高电网供电质量是减少电能计量误差的重要措施。针对电网供电质量不平衡引起的误差转变,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3.2.1加强电能管理

加强电能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质量问题的产生,并找出问题根源,纠正和预防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具体实施:

(1)建立完善的电能监测平台,实时了解各个环节的供电质量情况。

(2)加强站点管理,落实管理任务,加强现场巡查和监督抽查等工作。

(3)实时掌握供电企业的质量指标体系和每项细则的相关数据并定期统计分析监管运营情况。

3.2.2提高电网供电质量

电网供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客户满意度,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对于降低电能计量误差也是非常有益的。对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引入新型电力设备提高供电设备的先进性,以减轻因为老旧设备易发生故障而给供电造成影响;

(2)通过开发高品质清洁能源,降低传输损耗和电压降低引起的误差发生率。

(3)采用全新的数据监测方法,以便实时掌握电网供电质量数据,并在第一时间识别和解决因电压波动、电磁干扰等问题而产生的误差。

3.3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平台

为了方便统计、监测和管理电能计量信息,应建立全面的数据管理平台。其中应包括电能计量设备的基础信息、检定数据及检定报告、监测数据、使用情况等。系统应具备数据录入、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通过选用与各种仪器设备兼容的设备接口,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此外,为保证数据溯源、数据安全,需采用恰当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平台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及时处理保障数据的有效和合法保管。

3.4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技术创新

加强标准化建设对于降低电能计量误差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制定业内标准,可以统一设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保证设备检定结果的可比性。

同时,也需加强技术创新工作。探索先进的电能计量技术,研发新型电能计量仪器,提高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拓展采集方法与方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电能计量,从而使误差降到最小值。

3.5准确选择电能计量仪器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不同型号和准确度的电能计量仪器。根据场景需求和精度要求准确定位计量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能计量仪器是关键。在具体的工作选择电能计量仪器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1)电能计量仪表的使用环境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安装、排列和维护,尽量避免温度影响、外部雷电干扰、测量元件的老化等问题的发生;

(2)电能计量仪表必须具有稳定的运行性能和长期精度,且经过国家计量认证,推荐选择高准确度的仪器;

(3)选择电能计量仪表时需根据所需测量电量类型、精度等进行比较,最好采取多种不同档次、不同规格型号的电能计量仪表组合使用,达到更加准确的计量效果。

3.6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3.6.1事前监管

(1)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使得电能计量领域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电设备及用电设备的审核,确保设备的准确、稳定和高精度化。

(3)根据省市、乡镇和社区等具体实际情况建立详尽的电力监管体系,提高电力监管水平和技术水平;

3.6.2事中监管

为避免事故减小风险,需需要建立完善的事中调度工作模式,在采取措施保障安全及满足执行标准的前提下,提供优化方案、全局协调和流动力进行电能计量误差的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的电压、电流监测系统,保证电压稳定,梯级满足上下限要求。

(2)要求相关部门在产生不合格电能时严格审查,按照正式程序进一步诊断处理并对原因进行解决,同时向管理部门作出详细报告。

(3)积极推动建立企业级标准化的电能计量工作流程,强化电能计量有关信息的整理、归真和发布等工作;

3.6.3事后监管

事后监管为最常见的监管方式,包括设定良好的追责机制、加强调查工作以及彻查各种不合格数据,为有效降低电能计量误差提供保障。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不合格数据投诉渠道和范围,在不断优化管理的同时充分做好数据报告的收集和回溯。

(2)强化对不合格电力数据的核查把关,提高核查效果,并及时向管理部门通报危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关键隐患;

(3)加强跟踪评估、分析和建议,并对采取的措施周密完善记录,为制定更严格、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4结语

电能计量误差是影响电网供电市场和客户权益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如何解决电能计量误差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了多层面、全方位的措施。通过合理的措施,以促进电力供应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潇.浅谈电能表计量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J].电子世界,2016(23):165.

[2]詹愈胜.电能表计量误差原因分析及建议[J].轻工科技,2016,32(09):55-56.

[3]周建明.分析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的存在[J].科技风,2016(1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