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玻璃鼻烟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闲谈玻璃鼻烟壶

张明亮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鼻烟壶诞生于清朝末期的中国。在鼻烟壶诞生之时作用非常简单,就是鼻烟的容纳器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今的鼻烟壶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精致小巧的艺术品。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玻璃鼻烟壶。

关键词:鼻烟 鼻烟壶 玻璃器

说起鼻烟壶,大家应该是在背景时代为清朝的影视剧里见过。它们精致小巧,造型多样,材质繁多,甚至在清朝的上层社会,鼻烟壶都成为了送礼的上佳之选,清朝官员对于鼻烟壶的喜爱之情可想而知。

笔者就职于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在玻璃博物馆的第一展厅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玻璃”展区中,就展示着六件造型精美的玻璃鼻烟壶。笔者在玻璃博物馆的讲解岗位上工作了六年,十年的讲解经验,每年为游客介绍玻璃多次,这几件鼻烟壶非常得游客的喜爱。今天就连同鼻烟壶的历史和玻璃鼻烟壶的工艺等来介绍一下。

一、鼻烟的来历

说起鼻烟,就必须先聊聊烟草。哥伦布在世界探险史和航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在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在萨尔瓦多的当地人几乎人手持一根冒着火星的木棒,另一手拿着玉米叶卷成长条状小棒冒着烟,口腔和鼻腔喷着青烟,吞云吐雾,好不自在。经过询问哥伦布了解到,这就是烟草塞进玉米叶中卷成的东西。到了十六世纪初,跟随哥伦布再一次去探险的西班牙修道士帕尼发现了印第安人非常特殊的习惯——闻吸烟粉。这是用空心管将烟叶切成碎末的烟粉吸进鼻孔里,印第安人还有清洁空心管的卫生习惯。

这些烟草制品和吸闻烟的习俗被带至欧洲后,开启了烟草制品和吸闻烟习惯在世界的普及。早期的烟草制品在欧洲只能供皇室与贵族使用,可以说是欧洲上层时髦的一种嗜好。由于人们喜爱观赏烟草盛开的艳丽花朵,初期的欧洲人并不了解烟草的医药价值,直到后来尼古特对烟草产生了兴趣,他将烟草叶采集、晒干、切碎,进行试吸,发现吸烟叶末能有提神和镇定的作用。后来尼古特将烟草粉末制品进献给法国太后嘉塞琳,烟粉制品吸闻后治好了太后的头痛病,自此烟草成了欧洲皇室的宠儿。烟草又被称为“嘉塞琳太后草”。

到了中国的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时将烟草制品鼻烟传入了中国,但是当时的鼻烟并非开始就叫鼻烟。到了清朝康熙南巡时,官员进献一西洋玩意名叫“西腊”,这是根据鼻烟音译所取的名字。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根据“西腊”是需要用鼻来吸,又是烟草制品的特点,将其取名“鼻烟”。从此,鼻烟有了中国本土化的名字,鼻烟也在中国开始广为流传。

中国的鼻烟制作与外国还有是有一定的差别。共同点都是将烟叶进行精细研磨,差别在于混入的配料。西方人在制作鼻烟时可能会加纯碱、海盐或岩盐、糖浆甚至奶油;中国在制作时混入的配料必有的是名贵中药、香料麝香以及其他的中草药半成品,均匀混合后进行密封隔绝空气,进行陈化处理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制成,有一些还需要添加玫瑰花或茉莉花等辅助性材料增加其香气。吸鼻烟的嗜好也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一种身份象征。

二、鼻烟壶是怎么来的

刚刚传入中国的鼻烟远非我们现今所熟知的放在鼻烟壶内,而是置于盒子内或者大型的玻璃瓶内。取吸极不方便:携带不易,鼻烟有随时取吸的要求,随身携带无法腾出手来干活儿;易挥发烟味,过去的鼻烟盒或者玻璃瓶密封性能极差,过段时间烟草味道就会散发,像过了保质期一般,闻吸这样的鼻烟“味同嚼蜡”;风大易被吹跑,尤其是鼻烟盒,开口较大,在室外刮大风一吹就散,极为浪费。

中国人心灵手巧,古代能制作出各种小巧玲珑的盛药容器,膏、丸、丹、粉、液,这些药剂的容器无一不精致小巧,造型优美,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情趣。在发现原装鼻烟容器的缺点后,聪明的国人就意识到,将吃剩下的药瓶清洗干净用来盛装鼻烟粉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长时间的试用和更换后,人们发现口小腹大的药瓶用来盛装鼻烟效果最好,上述三种原包装的缺点均不存在。同时,药瓶的形体也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感。慢慢的就形成了鼻烟的装用容器——鼻烟壶。可以说,鼻烟壶就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随着吸鼻烟在清朝贵族化的普及,鼻烟壶就是这种贵族化最为直接的外在体现。精湛工艺制作的鼻烟壶使清朝贵族为之疯狂,它们融绘画、内画、雕刻、套雕、书法、搅胎、及玻璃吹制工艺等,展现了中国古人的独特匠心。

三、玻璃鼻烟壶的工艺及欣赏

1、玻璃鼻烟壶简介

鼻烟壶的材质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瓷器鼻烟壶、玉石鼻烟壶、玻璃鼻烟壶和其他材质鼻烟壶四类。细分之下:瓷器鼻烟壶基本与我国古代出现的瓷器一致,如筒形、罐形、梅瓶形、葫芦形,彩绘基本是花鸟鱼虫和山水图;玉石鼻烟壶基本是天然矿石为原料,主要有玉质、玛瑙、翡翠、珊瑚、松石、水晶、琥珀等;其他材质类包括象牙、动物角、葫芦、椰壳、竹木、贵金属以及漆器等。而我们重点介绍的就是玻璃鼻烟壶。

玻璃鼻烟壶又称琉璃鼻烟壶,在北京地区的制作业内又将其简称为料烟壶。顾名思义,以玻璃为材质进行鼻烟壶的制作。玻璃鼻烟壶造型独特、器型优美,工艺精湛,在鼻烟壶艺术品种占有一席之地,且数量众多。

玻璃材质的鼻烟壶的制作又细分为单色玻璃类、套色玻璃类、搅胎玻璃类、以及以玻璃材质为主的内画类。单色玻璃就是将一种颜色的玻璃烧制成鼻烟壶的器型后进行二次打磨等制作而成,单色玻璃鼻烟壶虽然颜色质朴,但不失大气端庄;套色玻璃类又称为套料类,制作工艺相对于单色玻璃要复杂,以纯白色、乳白色、或桃花冻色作为底色,先将鼻烟壶的壶胎的大致形状制作出来,再用其他颜色的玻璃烧软黏在壶胎表面,待冷却后进行打磨雕刻,套色种类从三色至九色不等,样式也以花鸟鱼虫、吉祥兽类及山水为主。少数以其他颜色作为壶胚的颜色,更显别致;搅胎玻璃鼻烟壶则是将两色以上的玻璃料棒加热烧软互相缠绕,搅成各式花纹状,有的还会在冷却变硬前撒上金粉,名为洒金工艺,搅胎玻璃鼻烟壶样式美如天然宝石,如整体颜色为深蓝紫色,再配合洒金工艺,这个鼻烟壶就如同微缩的星空般迷人。

说起内画鼻烟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绝,有一种说法是清朝的北京有位文人能书善画,但是生活拮据却又有吸鼻烟的嗜好,他实在想吸于是用竹签刮取曾经用过的鼻烟壶内侧来闻吸缓解烟瘾,久而久之,他看到鼻烟壶的内部有很多刮痕竟似墨竹图,受此启发将弯曲的竹签蘸上墨汁涂在鼻烟壶的内壁,从而出现了内画鼻烟壶。内画鼻烟壶诞生的必要条件即透明吹制玻璃的配置工艺。内画鼻烟壶大多数以透明玻璃作为壶胎,少数使用天然水晶或琥珀一类高度透明的矿石作为壶胎,透明玻璃的优势在于可以高温煅烧进行吹制来塑形,无需耗费精力掏空内侧,天然矿石所制还需要掏空工艺加工,所以更为贵重。成型后的壶胎早期并未进行磨砂工艺打磨,内壁光滑,墨汁不易着色,所绘内容凌乱不堪。后期鼻烟壶内侧进行磨砂工艺加工后,内画工艺如同在宣纸作画一样着墨稳定,内画匠可挥洒自如,随意发挥创作。

2、玻璃博物馆鼻烟壶欣赏

在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的古代中国玻璃展厅展示着六件珍贵的玻璃鼻烟壶,其中四件为套料鼻烟壶,两件为内画鼻烟壶。套料鼻烟壶均为白底套三色至五色鼻烟壶。四件上面所套图案纹饰分别为螭龙纹、钟馗蝙蝠纹、童戏纹、佛手寿桃蝙蝠纹。分别象征着权势富贵、驱邪祈福、多子多寿、福寿双全之意。另两件内画鼻烟壶分别所绘为农家房屋图,其中还有孩童在嬉戏,作者为陈少甫;另一件所绘为竹石图,山水意境深远,唯美自然,左上题字周乐元作。这六件玻璃鼻烟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艺术品。

鼻烟壶制作工艺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尤其内画工艺更是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绝。守护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昀华,孙晶昌.衡水内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