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4

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丽

永兴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并探讨其术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90例于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时间范围在2021年6月-2022年7月,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在术后实施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在术后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效能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提高其自我效能还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向;护理干预模式;结肠癌;根治术患者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结肠癌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疼痛或不适,通常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1];改变排便习惯,如便秘、腹泻或排便时的变形,可能伴有血液或黏液;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由肿瘤消耗能量和营养所致;铁贫血,导致疲劳、乏力等症状;腹部可触摸到肿块或医生通过体检发现;以及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可能是肿瘤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目前,结肠癌根治术是目前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引流等多种因素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手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恢复受阻,增加疼痛和不适感,从而影响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常常经历术后疼痛。如果疼痛管理不充分或不及时,患者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疼痛,影响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此外,长期的疼痛也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恢复时间延长。同时,如果康复计划不合理或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患者可能无法正确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导致术后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此外,长时间卧床还会进一步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2]。第一,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会给身体部位施加持续的压力,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压疮。压疮常见于褥疮部位,如躯干、骨峡部、骨块突起的部位等。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运动减少,血液循环减慢,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第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如果脱落形成栓子,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第三,长期卧床导致肌肉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和活动,肌肉会出现萎缩和功能减退,关节也容易变得僵硬。这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能力下降,行动能力受限。此外,长期卧床还可能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

本文的主要解决问题是探究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具体而言,论文旨在评估该护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并探讨如何改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论文的临床意义在于验证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有效性,以提高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通过该研究,可以为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术后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此,为进一步探讨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6月-2022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资料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90例于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时间范围在2021年6月-2022年7月,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分布区间45-78,平均(53.69±3.8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区间43-75,平均(53.72±3.82)岁。两组患者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启动且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纳入标准:① 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② 患者入院经各项医学检查确诊为结肠癌;③ 患者均已接受结肠癌的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 伴随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导致无法配合研究进行;② 伴随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或燥动症;③ 合并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肺疾病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④ 肿瘤局部侵犯、淋巴结远处转移;⑤ 因各种原因或转院治疗导致中途退组者。

1.2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在术后实施普通护理

其中包括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讲解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手术流程及完成手术后的各种主要事项等,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都需密切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2.2给予观察组在术后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

具体如下:(1)问题提出和评估: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疾病认知状态、心理状态等。基于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应提出与术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相关的问题,并进行问题的优先级排序。问题的提出和评估可以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使用标准化评估工具以及观察患者的行为和反应等方式进行。

(2)沟通并制定计划:在患者完全清醒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和需求。根据评估结果和问题的提出,护理人员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术后恢复指导: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制定术后恢复指导方案。这包括术后饮食、活动、伤口护理、药物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并向患者提供相关的书面资料或图示以便其进行自我管理;② 康复措施: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疾病特点,制定相应的康复措施。这可能包括术后早期活动训练、肌肉力量锻炼、呼吸锻炼、步态恢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功能;③心理支持: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计划。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情绪宣泄、积极心态培养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提升术后的心理适应能力。④社会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以及相关社区资源建立联系,以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护理人员可以提供相关的社区资源信息,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支持小组或相关社交活动,促进其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通过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术后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3)护理实施:护理实施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在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护理实施内容:①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倾听;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积极应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参与心理疏导活动,如放松训练、呼吸法、音乐疗法等,以促进情绪放松和心理舒适。②疼痛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给予镇痛药物,并注意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使用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如冰敷、按摩、温热敷等,以减轻术后疼痛感;教育患者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及时报告疼痛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③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如早期起床、坐立、行走等,有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锻炼、呼吸锻炼、灵活性训练等,以增强患者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④营养支持:首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BMI指数等指标,以及营养摄入情况和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术后饮食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饮食纤维摄入、限制摄入等,其次,密切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消化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征象,如体重下降、贫血等,并及时调整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的充足性,同时,提供营养教育,教授患者有关饮食的知识和技巧,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⑤教育和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术后护理、康复、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用书面材料、视频、图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资源;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如记录体征、进行自我监测等,以提高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⑥造口护理:首先评估和观察造口情况,包括造口的位置、大小、颜色、周围皮肤的状况等。每日进行造口的清洁和更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液进行清洁,注意保持手部卫生。其次,观察和记录造口的引流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气味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提供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包括清洁、干燥和保护,以预防皮肤破溃和感染。最后,应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和维护造口设备,如如何更换袋、固定器的使用和清洁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造口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护理的安全和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前后自我效能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后自我效能,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满分40分,患者得分越低则表示自我效能越低。

1.3.2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和社会功能六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每项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系统分析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对研究中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间或同组间数据的差异;采用[n(%)]对研究中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χ

2检验两组间或同组间数据的差异,当检验结果P值<0.05时,则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前后自我效能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效能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策略性效能

应变力效能

动机效能

执行力效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5

6.28±1.05

10.39±0.28

3.55±1.46

5.58±1.02

5.69±1.26

9.47±0.43

4.18±1.08

6.58±0.24

对照组

45

6.24±1.11

8.45±1.08

3.49±1.51

4.22±0.87

5.72±1.22

6.52±0.35

4.21±1.05

5.11±0.58

t值

-

0.176

11.664

0.192

6.805

0.115

35.692

0.134

15.710

P值

-

0.861

<0.001

0.849

<0.001

0.909

<0.001

0.894

<0.001

2.2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5

51.44±6.66

78.68±5.44

47.48±5.66

82.73±2.55

54.67±4.55

85.55±1.34

对照组

45

50.69±6.59

60.52±5.78

47.51±5.47

71.81±3.54

54.65±4.66

70.22±2.33

t值

-

0.537

15.348

0.026

16.790

0.021

38.260

P值

-

0.593

<0.001

0.980

<0.001

0.984

<0.001

组别

例数

躯体疼痛

活力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5

56.52±3.45

88.78±3.78

45.11±5.72

82.88±3.11

55.78±3.52

87.11±1.45

对照组

45

56.56±3.31

72.31±4.73

45.12±5.74

71.73±3.78

55.47±3.87

74.44±1.34

t值

-

0.056

18.247

0.008

15.280

0.398

43.048

P值

-

0.955

<0.001

0.993

<0.001

0.692

<0.001

3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疾病处于早期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且疾病进展较慢,因此易被忽视,一旦被发现时,患者一般处于晚期[3]。目前采用的腹腔镜手术技术较为成熟,在应用于结肠癌患者中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因此受到广泛病友的青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其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虽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但是由于患者受自身疾病、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康复困难、恶心和呕吐、饮食改变、失眠等等多重影响,以及疼痛可能导致的情绪焦虑和抑郁,饮食改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和消化问题,失眠可能导致精神疲劳和抵抗力下降等,致使其术后自我恢复效能低下,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之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各种并发症,如: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肠梗阻,以及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同时长期卧床导致肌肉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和活动,肌肉会出现萎缩和功能减退,关节也容易变得僵硬。导致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低下,影响预后,因此需采取高效、科学的护理方式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5]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效能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究其原因可能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均对自身疾病的护理存在一定的担忧,且自我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临床症状导致患者难以检查对自身状态进行护理。其次,既往临床上普遍实施的护理措施都较为单一,缺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护理,因此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加之,患者自身也缺乏与自我效能相关的健康教育,因此即使患者想护理也常常因缺乏相关知识而不知如何实施,因此加强对结肠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和如何居家自我管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是近年来临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且有计划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在实施前需对患者进行一个全方面的了解,针对影响患者康复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6]

在这项研究中,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了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并与普通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提高其自我效能还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这表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量有限、研究时间有限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进一步评估该护理方式的远期干预效果,并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1]黄建璇,李楚华,马幼君.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个案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9):116-120.

[2] 王春雪. 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我保健、沟通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2):3411-3415.

[3] 陆照中,沈薇. 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6):1099-1102.

[4] 孔伟迅,李霞,吕丽敏,等. "五心"护理联合Watson关怀理论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6):21-24.

[5]张敏,杨艳秋,胡伶俐. 管道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84-86.

[6] 邹俭妹,方艳霞,李娜,等. 心理弹性训练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122-124.

张丽,电话,15973546496,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曹家坪碧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