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安全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关于电气安全管理探究

韩鹏宇

身份证号:130633198711074715

摘要:生产中用到的电气设备极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寿命和性能都将大幅度降低,但设备故障率以及安全隐患却相对提升。若施工团队没有及时注意到这些安全隐患,忽视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很容易引起开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重视电气安全管理技术、优化管理策略,是当前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电气;安全管理;意义;策略

1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电气设备安全检查

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电气设备的常规检查,日常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点:1)绝缘。查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线路、绝缘电阻是否正常,裸露的电气设备、管线的绝缘防护是否安全。2)防护配件。定期检查电气灭火器、避雷器、变压器等防护类配件的性能是否符合电气工程安全标准。3)安装。校验各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存在问题,确保线路连接正确。4)照明。检查井下照明灯、电气局部照明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灯具安全措施是否到位。5)电缆保护。包括井下电缆的安全性以及接地、接零导线的正确连接,另外,还需要定期测量接地电阻数值,确保接地导线的安全性。以上检查内容应做到定时、定频,若当地处于雨季前、中期,还应该提高检查频率,确保设备可以安全运行。

1.2 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高层及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全体职工参与,学习安全生产规范。培训工作要落实到个人,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讲授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内容。一般的员工要掌握基本的用电安全规范和电气设备的操作常识,技术类人员则要在基础用电规范上,掌握更多的电气设备操作技巧,可以熟练完成电气设备安全安装、管路连接、日常维护与简单的检修工作,保障全程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同时,在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中,要安排火灾、爆炸演习和常见消防教育,要求所有人员都能掌握正确的电气灭火方式,并学会意外发生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2 电气安全管理技术

2.1 配电管理

(1)电力负荷分级。通常作业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对电气设备及供电系统的要求将会更加严格。若在开矿过程中,通风、排水等主要设备出现断电情况,则会严重污染井下作业环境,内部有毒害气体超标,造成作业人员的身体负担;无法及时排水,将会导致矿井被淹没,影响生产进度。若生产、运输等设备突然断电,会由于设备突发性停运等情况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将为企业带来经济负担。因此,电力负荷的分级操作是保障配电安全的基础操作,工作人员应基于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供电负荷分级。一级负荷主要针对突发性断电造成的电气类工伤或大型设备损毁、报废。二级负荷指减产,大幅度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除上述两种情况外的其他类型,则分属于三级负荷。

(2)井下电网电压供应。根据开矿现场情况分配电网电压,确保配电性能。1)内部高压电网配电电压不应超过10kV,地面低压要按照现场情况决定,露天低压应控制在380V,地下低压应为220V或380V,井下低压应为380V或660V。2)开矿作业中的配电电压要根据现场环境及设备类型决定,潮湿环境或作业现场有大型金属设备/容器时,现场电压应低于12V;照明、运输、井下车场等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20V;工作人员携带的便携式照明工具、工作面生产或回采作业中的安全用电电压均需低于36V。3)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压要在120V以下。电动车/机车等供电电压要视具体情况安排,如果是直流电,则供电电压应在500V以下;如果是交流电,不能超过380V。

2.2 电气安全保护

(1)中性点接地主要分为两种方式:1)理论上中性点可以直接接地,也就是中性点经过金属接地导体与大地连接。2)中性点与大地不接触,成绝缘态。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在现场要根据场地情况与设备条件酌情选择。同时,中性点接地时,要安装好电气保护装置,以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2)接地、接零导线的校验。电气设备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绝缘损毁的情况,设备金属外壳或与设备直接接触的金属装置都会成为电导体,形成有危险的对地电压,附近的工作人员有触电风险。为避免上述情况,要求工作人员检查好所有设备的接地、接零导线,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接触点位等,有效规避对地电压造成的安全隐患。

(3)继电保护。在开矿作业中,若电力系统或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应用配备继电器的电气自动装置可以控制故障点,及时切断存在故障的部分电路,以保障其他系统的稳定运行,尽可能减少设备故障、电力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4)防雷电装置主要作用于露天或是处于露天条件下的电气设备。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具有随机性以及不可预测性,一旦直接作用于裸露的电气设备上,将会产生极强的破坏性,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损毁、供电系统停止运行、火灾、爆炸等状况,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现场安全。因此,在电气设备运转时,需要在工作区域安置避雷针、避雷器等防雷电装置,使其作用于施工现场的建筑物与电气设备上。

(5)防爆。电气设备因故障导致的短路可能会引发火灾,再加上开矿现场的特殊环境,也极易引发爆炸等情况。常见的爆炸原因有:1)电气设备超强负荷,载流导体温度过高。2)电火花引起的粉尘爆炸。3)电气设备导体连接错误,电阻过大。为提高防爆效果,要求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设备防爆标准值,设定设备运转的系统参数,做好现场通风、线路排查等工作,避免爆炸事件发生。

2.3 电气安全管理PLC技术

PLC技术的应用方式较为简单,可以实现大部分生产、挖掘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同时,PLC技术具备高效的抗干扰性,有效提高了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如今,PLC在电气安全管理中的常见应用有以下3种。

1)在井下风门处应用。利用电磁阀控制风门,节省了人工开启风门的时间。

2)在提升机系统中应用。利用PLC技术代替传统继电器,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稳定提升机的工作效率。PLC技术下,可以对提升机的操作与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关注参数变化。当提升机运行出现故障时,PLC系统便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工作人员可以立即确定故障点,并进行故障排查及检修工作。

3)在选矿、磨矿中的应用。选矿中,常会使用球磨机磨矿,而球磨机的应用需要定时、定量补充球体,还要确定球体直径、球磨机的填充率等多项参数。借助PLC技术中的自动加球装置,便能够有效提高该环节的工作效率,可以快速计算出所需的球体数量及球径比,满足选矿、磨矿的工作需求。

3 结语

在开发中,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工作人员需提高电气设备质量,优化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自动化电气管理技术,确保生产安全。技术部门要根据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及生产工艺,做好配电管理,避免供电系统故障或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问题。面对复杂、险要的环境时,及时制定好风险应对预案,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为企业塑造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博. 探析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控[J]. 电脑乐园, 2021(5):0391-0391.

[2]张明, 郑蓉. 化工行业电气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探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6):4.

[3]鞠彦洋. 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与常见故障处理[J]. 商情, 2022(30):3.

[4]肖开兴.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及其维护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