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分析

吴鑫华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2261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不仅要重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也应当得到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保证安全第一,施工步骤和具体的施工操作应当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并且采取高效的防护对策,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防护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防护对策

前言: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安全技术以及防护措施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加以保障。也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围绕安全施工的标准进行工作,并且在整个作业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在施工时需要施工单位及时的发现施工时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针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同时也要提高对施工的管理水平,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命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的一种有效的保障,应当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存在有比较多的施工安全隐患。我国安监局的统计数据中表明,在2020年我国建筑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有85起。通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的工作,能够将施工安全作为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随后针对常见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将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降到最低,借此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的重要性,根据各个阶段的施工特点进行针对性施工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的制定,对各施工安全尽心规范化管理。保障各建筑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与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此外通过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方式,也能够引导该部分施工技术人员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作业,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性所造成的影响。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防护对策

2.1构建完善的安全施工制度

首先,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安全技术管理与防护工作的重视力度,在结合了建筑项目现场施工情况基础上,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划来进行安全规定的制定,随后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各项安全规定的明确。在完成了安全规定的制定之后,要做好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对安全规定的内容以及相关要求进行明确,对施工人员后续施工行为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规范与约束效果;

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将安全规定上的内容做好施工人员的交底工作,并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与监管工作。对于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行为要进行严格惩处,来避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施工安全问题发生;

最后,对于所有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均需要遵循安全防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安全帽以及防护服的正确佩戴,对施工人员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施工入口的人员管理工作,严格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施工场地,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有序开展。

2.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地连续施工并从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2.3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一般是对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施工器具、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按照一定的规范与标准进行测试,做好机械强度以及绝缘性能的试验工作,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安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预防性试验,保障各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比如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还要做好钢筋拉断力试验、混凝土强度测试等多项预防试验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或者磨损状态时,还需要定期做好检修工作,避免设备因素所造成的施工安全隐患发生。其次在进行建筑施工设备的购买过程中,尽可能的选取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合格证的产品,随后委派专人开展管理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中。通过预防性试验工作的开展,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确保施工环节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有备无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2.4做好施工环境管理工作

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需要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进行临时性建筑物的搭建工作。在进行临时建筑物的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标志与提示的提供,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现场的生活区以及办公区需要与施工作业分开设置,并且要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上,保障现场人员生活与办公区域的安全性;

其次,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在结合了现场施工条件基础上,进行相应安全防护设施与工具的配置,定期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与测试工作,确保所有防护设备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中,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搭建过程中,具体包含有防雷设备、防火设备以及安全通道等等,保障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再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在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对于自然灾害要做好风险预警与处理工作,将外界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最后,在施工现场还需要做好防火防爆以及安全用电的标识语,并且要进行相关安全施工规范的制定,要求所有施工技术人员能够严格遵循安全规范进行作业。对于施工现场要进行定期检查与排查工作,严禁施工技术人员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到施工现场中。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进行符合规定的电力设备以及工具进行选择,做好定期检修与保养工作。

2.5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施工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势必会导致一系列安全性问题的发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因此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求建筑企业能够在结合现有安全管理现状,做好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以及防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有序开展,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华杰,王江平.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2,18(2):95-96.

[2]王文灿.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9):148-150.

[3]胡雅静.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8):46-47.

[4]武琳盛.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3):90-91.

[5]井绪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研究[J].名城绘,2018,000 (009):P.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