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心理护理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的影响研究

孙倩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骨科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目的:评价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慢性创面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科慢性创面心理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骨科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科室之一,进入骨科的患者中,约有50%以上的患者存在骨折。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根据患者病灶位置及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类型。骨科疾病的发生风险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长,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也将增大。骨科慢性创面的定义有多种,国内通用的定义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临床治疗4~6周以上未能完全愈合或无愈合倾向的骨科创面。对于骨科慢性创面患者来说,由于其病程较长,患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旨在探究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骨科慢性创面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44.42±2.37)岁,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43.52±2.47)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生命体征正常;②不存在其他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②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为:应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频次,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找出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抵触,治疗等心理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多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使其配合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明确负性心理对术后康复效果的负面影响,并指导患者家属了解心理疏导的方式,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不必为病情状况过度担忧。部分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忧虑恢复效果,恢复时间,治疗费用等问题,护理人员针对该类患者应向其讲解治疗的基本流程,环节,护理方式,使用物品,康复训练等,告知患者在恢复期间进行锻炼,产生疼痛感属于正常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感。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住院,导致其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抵触治疗的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为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为患者讲解下一阶段的治疗流程以及大致治疗时间,使其为下阶段的治疗做好准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因维持良好的形象,提高患者认可度,促进医患关系协同发展,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1.3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患者心理状态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0

59.36±5.47

45.37±2.76

55.74±2.84

49.39±2.47

观察组

50

58.43±5.69

32.18±2.96

56.41±2.38

39.48±2.73

t

-

0.745

20.612

0.146

17.024

P

-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组间患者生活质量

对组间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由结果可知,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对照组

50

53.69±2.36

54.96±2.14

58.64±5.98

79.25±1.84

74.36±2.36

观察组

50

62.55±2.47

63.97±2.25

68.84±5.06

85.94±1.48

82.67±2.51

t

-

28.240

30.651

10.834

17.693

20.88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小结

骨科疾病的发病情形较为突然,大部分患者缺乏对骨科疾病的专业知识,由于身体疼痛剧烈,导致患者出现过度恐慌,焦虑,抵触治疗等情绪,给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造成很大负担,也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导致医疗纠纷出现。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通过临床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本文通过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通过对骨科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有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茹敏晖,骆谏英,汤志萍,欧阳玉霞,屈媛,黄汇明.延续护理对慢性创面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8,30 (01):24-26.

[2]蔡桂程,施理,杜姍菱,马小玲,符小敏.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探析[J].重庆医学,2016,45(16):2295-2296.

[3]徐晓晰,梁慧君,张敏,方颖.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6,2(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