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和改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和改善措施

徐天琪

河南新绘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环境空气质量是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重要衡量标准,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解,是一切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目前来看,废气污染、烟尘污染、降水量与气温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发生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针对此类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水平。

关键词:环境空气;影响因素;空气污染;改善措施

引言

言空气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会导致非正常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硫和烟雾的浓度达到每立方米数千微克。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健康问题。尽管传统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浓度相较50年前低得多,但其他成分更加突出。研究发现,在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中臭氧浓度更高。最近,机动车辆数量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在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改变了大小分布和组成,污染物的毒性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治理大气污染的思路和策略也要有所改变。

1.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

1.1降水量与气温

区域降水量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在不发生渗漏蒸发以及流失的情况下,规定时间内的降水累计深度,对城市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降雪属于降水的一种形式,同样能够对大气当中的污染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可吸入颗粒物就会在降雪条件下大幅度下降。在某地区出现降水和降雪天气时,空气当中含有的一些气态污染物也能够得到清理,当地的空气能见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自然会有所提高。当然,降水和降雪本身并不一定是完全清洁的,比如说酸雨、夹杂尘埃的雨滴等就可能对城市地区环境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气温变化也会影响到环境空气质量,从近地面的角度来说,地面温度和高空温度往往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在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的情况下,温度差往往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梯度变化,空气受热以后会垂直向上运动,此时大气污染物就很容易随空气的运动进行扩散。在地表温度比高空温度更低的情况下,温差的特征就会完全相反,此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难度非常大,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就会趋于稳定。

1.2能源结构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近年来,中国冬季雾霾发生的可能性比夏季高得多,主要原因是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仍然以煤炭作为主要的燃料来源。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在获取能源的过程中仍以煤炭资源为主,这就使得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环境污染。随着现代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更多的教育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也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随着群众素质的提升和制度的建立,让环境保护和相关的监测技术有了更多的市场和舆论导向,这样的时代特质和市场趋向更有利于环境污染处理和监测技术的发展。

2.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的措施

2.1加大环境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

在解决空气污染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适当的技术支持,保证空气污染的数据和动态化管理,同时也要加强执法和管理能力,加大监督力度。在正常环境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某种方式监测空气污染中的危险元素,同时,其控制和使用权限仍然取决于监督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政策要求就应当以监督和管理为主,相关部门要加强各个地区的环境监督执法和管理力度,同时保证有效数据的高效沟通。其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检查工作的监督,这能使环境的监测全覆盖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改进执法管理,避免使用过时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从而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2.2提高环保科技水平

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治理措施还不够成熟,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综合体系,都有进一步健全发展的空间,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对环境空气污染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利用除尘器集中治理大气中漂浮的颗粒污染物,优化除尘设备的性能,提升其对科技污染物的处理能力,还需要对除尘设备的运行成本、占地面积等进行考察,以最低的经济成本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结合本地区气态污染物的种类等,选择吸收法、催化法等有效手段,避免气态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比如针对浓度不高的二氧化硫气体,就可以通过干湿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常见的干性处理办法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喷雾干燥方法等,而常见的湿性处理办法则包括钠碱法、氨法等;另外针对机动车尾气问题,则可以从内部处理和外部处理两方面入手,内部处理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技术增强燃烧效率,进而避免废气问题的措施,而外部处理指的是将净化装置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处理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空气污染问题。另外,目前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问题,我国必须要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联动与合作,通过国际环境组织等协调,对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效协调目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处理办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深入创新,探索更加具有应用价值的处理办法。另外,还需要进行先进环保技术交流,把节能减排的方法和生产模式传达给世界范围内所有有环境保护意向的国家,协助进行整体性的环境空气质量治理,发挥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用。最后,为了保证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治理与工业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必须要从工业生产技术角度出发,不断优化清洁处理技术,同时加强绿色植树、绿色河流建设等工作,让环境空气质量治理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3 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

大气环境变化监测要实现动态化管理和制度推进,保证各个部门的信息畅通。在处理空气污染问题时,可以通过对大气中环境质量的监测来对相关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预先掌握大气数据对相关地区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而进一步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程度。首先,在大气中使用监测技术可以实现交叉分析,同时将各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监控大气污染程度,进而评估污染水平,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污染控制计划,对空气污染进行监控可以改善大气中的环境质量。其次,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部门鉴别污染的严重性,公司和部门可以选择性的使用环境处理技术,针对性处理,可以显着减少居民生活中的空气污染,但也可以更好更快地识别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重工业公司,对长期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2.4加大对城市污染源的控制力度

人民群众是否能够生活得健康、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空气质量,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化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批量的空气污染物接连不断地排放,想要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充分了解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因素,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选用强制措施规范污染物排放行为,对不按照规定执行、造成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的主体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结束语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空气质量是衡量大气环境水平的重要根据,必须要采取措施改善各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问题。除了文中提到的增大空气监测力度、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等措施之外,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赵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府间协作影响因素及其效果分析[D].天津大学,2020.

[2]杨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模式及不确定性因素与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10):225-226.

[3]张志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及治理策略[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6):116-117.

[4]廖秋虹,梁杰珍.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9):42-43.

[5]黄洪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发展及优势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1,11(12):4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