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后中风病病机梳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宋代以后中风病病机梳理

胡云峰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中医学院,达州 635000)

【摘要】目前中风病病机复杂多样,需要更高层次的辨证思想指导。通过梳理宋代以后中医古代文献的中风病相关论述,对分析中风病病机、分析其历史演变过程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风病;病机;辨证

After the Song Dynasty, the mechanism of stroke disease was combed

HU Yunfeng

( Da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zhou 635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 is complex and perse, which requires a higher level of dialectical guidance. By combing the discussion of stroke disease in ancient tex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ter the Song Dynas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stroke disease and analyze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Keywords: apoplexy;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通过对隋唐以前的中医古代文献的中风病相关内容分析提炼,发现隋唐以前大多医者只以外风立论,遵循古法。中风病的病机论述如何再上一步台阶、更加完备,内风立论何时开始,受何种影响,我们现代是否真的理解了外风理论,这都需要再度回归文献,在文献中进行挖掘。

1.宋[1]

医学至宋一大变,但宋时医家的医理、方论大都承前代而下,故尔对中风病的论述也与前贤相同。如宋代的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中说:“夫风为天地浩荡之气,正顺则能生长万物,偏邪则伤害品类。人或中邪风,鲜有不致毙者,故入脏则难愈。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涎潮昏塞,口眼㖞斜,肌肤不仁,痹瘁挛僻,随其脏气,所为不同。”陈无择在书中论述中风病发病后各种症状,并且强调了治病原因为人中邪风。并且在宋朝官方版本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这三本方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治疗中风的方剂,可见在当时中风病由风邪致病的这一认识已经达到鼎盛的时期。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凡中风用续命、排风、风引、竹沥诸汤,及神精丹、茵芋酒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然此疾积习日久,非一日所能致,皆大剂久而取效。唐书载王太后中风,喑默不语,医者蒸黄芪数斛以熏之得瘥,盖此类也。今人服三五盏便求效,责医也亦速矣。孟子曰:七年治病,三年之艾,久而后知尔。”许叔微认为中风病是因风之中人,且积习日久,非一日之功,故用续命等祛风发汗诸方大剂久服而取效。

但是,因宋时医家们对方剂剂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汤剂基本都变为煮散剂,一度取代了传统汤剂的运用,临床方药用量大幅度下降,致使治病疗效大打折扣,医家们开始否定前贤师辈所传,加之理学、五运六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儒医加入医家队伍,对中风病进行了所谓的“新意发明”。中风病非因风中于人的论述开始出现,有谓中风因肾水虚冷,有谓中风因肝木实甚,即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

2.元明清[2]

宋朝以后,以金元四大家为首的医家们在医学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对中风病的认识也影响者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刘完素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之首,其最突出的思想就是“火热论”。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2]中论述:“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死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也,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提出了中风病的病因是热,并且否定了外中于风和肝木之风。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卷四∙风一》[3]中论述:“夫风者,厥阴风木之主也。诸风掉弦,风痰风厥,涎潮不利,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留饮飧泄,痰实呕逆旋运,口喂抽溺,僵仆目弦,…偏正头痛,首风沐风,手足挛急,肝木为病,人气在头。”他认为中风是由于肝风内动,上犯于头,风与痰、气等相乱,导致半身不遂、不能言语、甚者昏仆等症状。

李杲发挥其师张元素之脏腑理论,创立了脾胃内伤学说,后人又称之为“补土派”。他在《医学发明∙中风有三》[4]中:“故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年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李杲认为中风病不是外来风邪致病,而是因为自身气虚,加之年岁过大,体质虚弱,多有此疾。

《医宗金鉴∙中风总括》[5]:“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当分中络经腑脏,更审虚实寒热痰……风,谓虚邪,贼风从外而中,伤人四肢躯体,故名曰中风。痰火,谓痰火从内而发,病人心主之官,故名曰痰火。体中风邪,轻则顽麻不仁,重则瘫痪不用。”可见编者们对中风病的病机认识是一脉相承而来,治疗则强调辨证而治之。

《类中秘旨》:“盖此症皆由水火内动肝风,上扬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昏不知人。”张伯龙以西医理论解释中风病机,自此张山雷与张锡纯广为论述,详细论述中风与类中,即为现在主流认识奠定了基础。

至上世纪末,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中风病确立了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的证候诊断标准,后又细分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

3.讨论

自古至今,有关中风的病机不外内风、外风。值得一提的是,气候的影响、地域的差异、每位患者的体质不等,对中风的病机认识是需要回归“辨证论治”的。诚如张山雷先生在《中风斠诠》[6]中所述,有以清泄为先者,有以回阳为主者。所以在中风病的病机上,应先辨病理性质,厘清病性,以病性为核心根本;再辨病理状态;三辨病理产物,最终确定证候,明晰病机。这对中风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正如《千金要方》:“论曰,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今人临急造次,寻之即用,故多不验,所以欲用方者,先定其冷热,乃可检方,用无不效也。”孙思邈提出用方效果有无的关键是病根冷热与方性冷热是否吻合。证候与对治方的性质需要符合,如证候为寒,则对治以热;若证候为热,则对治以寒。就像《神农本草经》不仅仅以上中下三品对药物进行归类,也按照寒、热、温、凉的四气对药物进行归类,且明确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第一用药原则。推而广之,任何疾病在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时皆应如此,方可不失为真中医矣。

参考文献

[1]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张子和.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李杲.医学发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5]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张山雷.中风斠诠[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1]这不是小标题啊

[2]可以改成“宋代以后中风病机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