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石明涛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经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切口感染的与预防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以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84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施行常规医疗护理,而在实验组中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相关手术室护理干预手段,并分析两组在护理干预后的切口感染率、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对相关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见得实验组中的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对经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的术后预后的过程中,科学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并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术后恢复的护理环境,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术后

在治疗骨关节类炎症疾病的过程中,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是经临床实践证明的一种效果较为显著的治疗方式,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将膝关节假体通过手术与患者的患病膝关节相互置换,达到缓解疼痛,恢复下半身运动功能的目的,此种治疗方式因病痛改善效果明显,致使患者对其较为依赖[1]。但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也存在弊端,例如:操作过程复杂、手术切口较大,后续恢复过程中的感染率较高,导致多数经历过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的康复阶段极易出现心理压抑、切口感染等不利后果[2],因此,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患者,相关医疗人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全方面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情绪。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等情况并不少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感染严重的情况下,会再经历二次手术将假体取出,致使患者遭受二次痛苦,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选取我院2021年至2022年间所收治的8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试验,以分析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手段对其术后切口感染方面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之间到我院进行就诊并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4例,所选试验对象均意识正常,可顺利进行对话沟通,且我院对于此次试验的相关流程均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已签署自愿参与此次试验的相关告知书。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选患者的年龄均在55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0±2.65)岁。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为对照组中患者落实术前的准备程序,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进行常规监护。

1.2.2 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针对性护理

护理人员对试验组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询问: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身体指标以及药物过敏的那个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术前准备:细致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的注意事项,并在术前进行消毒清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术中观察:为患者创设舒适的手术环境,并对术中的各项身体指标密切观察,对其异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的手术切口部位进行无菌化处理,最大程度上控制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术后切口感染率;生活质量的各项功能评分(满分100分)以及对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和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s)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的感染发生率

经护理后,试验组中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人数

切口未感染人数

总切口感染率

试验组

42

3(7.69)

39(92.31)

7.69

对照组

42

12(28.57)

30(71.43)

28.57

6.5739

P

0.0103

2.2 生活质量评分

经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自理能力

社会功能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

试验组

42

85.35±3.12

81.56±3.95

86.54±5.12

81.65±3.69

对照组

42

72.31±2.35

64.98±3.56

75.62±5.46

74.28±2.67

t

21.6356

20.2068

9.4548

10.486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护理质量的评分

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各项评分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三

表三  两组患者对于术后护理的质量评分比较与满意程度[±s)/分]

组别

例数

预见性病情分析

遵医嘱实施护理

护理过程中的急救措施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试验组

42

91.26±2.35

92.13±3.28

95.45±4.96

41(97.61)

对照组

42

74.16±4.96

76.35±3.49

81.64±5.98

32(76.19)

T/x²

20.1912

21.3525

11.5195

8.473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36

3 讨论

根据关节炎症类疾病,临床上那个有多种治疗措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针对膝关节相关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3],通过对患者的及关节进行假体置换来支撑下肢的的运动所需,通过复建达到相对正常的运动能力,因其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致使诸多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较为信任,但此手术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系数[4],因其手术性质导致创口较大,对术后恢复阶段的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极易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针对这种现象,相关医疗人员有必要加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过程种的护理干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进行细致护理,在手术之前主要对患者进行细致询问,将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感染、身体清洁以及一些基本指标进行全方位记录,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术中对患者的各项机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降低术中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概率,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护理知识教育,保持手术创口无菌化[5],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的锻炼其行动能力。根据本次实验的各项结果来看,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经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切口感染的与预防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腾.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39(04):102-104.、

[2]杲玉秀.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J].现代养生,2022,22(03):192-194.

[3] 杨絮,邵兵,刘淑凤,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22(23):40-44.

[4] 王丽平.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J]. 国际护理与健康,2022,3(2).

[5][1]魏胜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