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亚圣陈延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3

经方亚圣陈延之

胡云峰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达州 635000)

【摘要】《小品方》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临床,在中医学历史上都是极其重要的医书之一,陈延之更是在仲景、阮河南、范东阳、姚僧垣之后的又一位经方大家。在中医历史长河中《小品方》学术指导了无数的名医名家,陈延之提出的诸多理论在当代中医学界仍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他对经方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先贤和圣人。

【关键词】 小品方;陈延之;经方

Jing Fang Ya Saint Chen Yanzhi

HU Yunfeng

( Da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zhou 635000, China)

Abstract:"Xiaopin Fang" is one of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medical book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whether from theory or clinical, and Chen Yanzhi is another Jingfang after Zhongjing, Ruan Henan, Fan Dongyang, and Yao Sengyuan.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opin Fang" has guided countless famous doctors, and many theories put forward by Chen Yanzhi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cine community, and he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Jingfang, and is a sage and saint.

Keywords:Xiaopin Fang;Chen Yanzhi;Jing Fang

经方是中医学的最正统医学代表,在古代称为官典医。自仲景《伤寒杂病论》出,叔和在此基础上于《脉经》中以“可与不可”的方式记述,经方开始广泛传播于医界。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南北朝医家陈延之历来被大家所忽略,其学术思想现存于《经方小品》[1],与《伤寒杂病论》齐名。

1《小品方》书评

陈延之,南朝宋齐人,其医书《经方小品》内容丰富,影响巨大,被定为官方医学教科书,不乏历代名医称赞。但因为某些原因,陈延之及其《经方小品》被历史的灰尘掩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延之先生的医学成就无可比拟,可谓仲景之后,一人而已。但因为其书《经方小品》的失传,致使千百年来医家们大都忽略陈延之先生的医学思想,这对中医学的发展堪称是巨大的损失。今整理《经方小品》的重要学术思想,期望对中医学的发展正本清源。

1.1宋·孙兆对《经方小品》的评价

宋时校正医书大臣孙兆在《校正外台秘要方序》[2]中说到:“且古之如张仲景、《集验》、《小品方》最为名家,今多亡逸。”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宋时官方认为,宋朝前代医书中最重要的有三本,分别是仲景的医书、僧垣的医书以及延之的《小品方》,三人的医书在宋代时都被认为是学医者的经典必修医书。由此可见,以孙兆为代表的宋医们对陈延之先生的《小品方》极为重视,对其学习态度与仲景《伤寒杂病论》无异。

1.2宋·高保衡等对《经方小品》的评价

宋朝校正医书大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在《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3]中从医政的角度言道:“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现代距唐朝时间久远,未能完全得见唐时详细的医政制度。但从宋臣口中可知,唐朝对所有行医者们有明确的政令规定,学医者必须要学习仲景的医书和陈延之的《小品方》。这两本书是唐朝医学生的必学教材,并且高保衡等称这是唐朝的诏令,医者必须遵守,可见唐朝时医界对《伤寒论》和《小品方》的重视程度。接下来高保衡等又从具体内容言道:“张仲景书今尚存于世,得以迹其为法,莫不有起死之功焉。以类推之,则《小品》亦仲景之比也,常痛其遗逸无余。及观陶隐居《百一方》、王焘《外台秘要》,多显方之由来,乃得反覆二书,究寻于《千金方》中,则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小品》十居其五六,粹乎哉,孙真人之为书也。”高保衡等认为《小品方》的医学实用价值与仲景的《伤寒论》比肩,痛惜《小品方》未能存世,是医学上一大遗憾。并且考究当时文献,对比陶弘景、王焘、孙真人三人之书,发现延之先生的《小品方》学术内容占比一半以上。虽然高保衡等未能亲眼得见《小品方》,但可从孙真人书中一览,言语中欣喜满溢。

从宋时这些校正医书大臣们口中可知,唐宋时期医家皆《伤寒论》与《小品方》并轨同修,奉二书为医学经典,临证圭臬。

1.3清·陈修园对《经方小品》的评价

清朝医家陈修园在经方上的造诣甚深,广猎方书,以充方术。陈修园曾直接把《小品方》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并列为四大经典,并且以儒家经典比拟道:“方诸举业家,与四子书无异。”陈修园把《小品方》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肯的、实际的、毫不夸张的。

2《小品方》的医学价值

不论是从唐宋一直到清朝,还是从当代来说,《小品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医经典中的经典,陈延之先生也是值得被尊称为医圣的大医家。除了历代官方和名医们对陈延之先生的《小品方》重视,我们选取《小品方》中对中医学有巨大贡献的论点,以供学者参考。

2.1解千古未解之谜-经方的由来

陈延之先生在《经方小品》中开篇说道:“古之旧方者,非是术人逆作方,以待未病者也。皆是当疾之时,序其源由诊候之,然后依药性处方耳。病者得愈,便记所主治,序为方说,奏上官府,仍为旧典也。”这段话可谓解千古未解之谜,简洁明了地交代了经方形成的过程。正如延之先生所言,经方是临床得验的、是经得起实践的、是循证的。经方既不是某医者先把方子创制出来,然后等着患者疾病的出现,医生再拿着方子去对应疾病治疗;也不是某一个医者或某几个医者创造出来的。经方是历代医家们根据辨证和药性进行处方;患者痊愈,经治大夫记录下来方剂主治(当时称之为“方说”);经过多次实践,“方说成熟”;最后上奏官府,官府登记在册,这个经方便可以流传下去了,这便是经方由来的真实经过。延之先生开篇言明经方由来,不仅解此千古未解之谜,更是显示出经方的循证性和科学性。

2.2临证不效的根本原因-不知变通

接下来延之先生提到为何方说相应,临证却没有效果的问题。这也是决定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经方小品》曰:“今之学者相与同难,用旧方治病,病如方说,药物依方,而不悉验者,共论是病有古今,不言异乡殊气,质耐不同。同病患痛痒,所苦相似,而得之根源实别异。且人有苦乐强弱,用药不等,而得差是同。既差之后,实各记其方所治神验,方说略同,其药寒温补利乖背。或先于岭南服之得益,传往淮北为治反害。夫用故方之家,唯信方说,不究药性,亦不知男女长少殊耐、所居土地温凉有早晚不同,不解气血浮沉深浅应顺四时、食饮五味以变性情。唯见方说相应,不知药物随宜,而一概投之,此为遇会得力耳,实非审的为效也。”由此可见,陈延之先生那个年代,就已经有医家用经方治病,不知变通、不加减、不调方等,用了没有效果。陈延之先生大致总结出原因有地域差别、不审病根、人体体质、药性不明等,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药性不明。我国地幅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距大,造就了东西南北中大致五种体质人群。在经方治病中,虽然方说相应重要,但是也要做到因地、因人而异。某些医生在运用经方的过程中虽然方说相应、病者得愈,其实病根不同,凑巧而已。加上患者们体质各异,这种方说如果记录下来,后世之人用了不审病根,若再不明药性,害命矣。

2.3提出中医选择治疗手段的原则

《小品方》:“今若欲以方术为学者,当精看大品根本经法,随宜制方处针灸,病者自非寿命应终,毒害已伤生气,五劳七伤已竭气血者,病无不愈也。”这一段直指中医治病的手段原则,即针药结合。正如孙真人所言,若药不针灸,针灸不药,皆非良医也。针灸和中药都有其适宜的对应疾病,针灸与中药是不可分割的,针药结合治疗疾病是中医大夫的必备技能,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应当二者同习。

2.4提出医者最亟需掌握的能力-救急

《小品方》:“若不欲以方术为学,但以备身防急者,当依方诀,看此《经方小品》一部为要也。”陈延之的小品方不仅仅只为医者而作,也可以作为医学科普读物,故而陈延之先生说道如果不是专业医者,只为备急防身,修身养性,看此书足矣。但是此句透露医学至要-救急。如《小品方》言:“寻百病之生违和,共缓急理殊,救治不同。缓者年月乃剧,急者不延时即剧。缓者久而自瘥,急者不救即殒。或有见药欲服未详之,顷而致逝者。此比甚众寻方,学之要以验速为贵。夫欲执术者,皆宜善识暴卒病侯,看方宜先解救急要说,次精和缓,末详辅卫,此则要矣。”陈延之先生提出,医家们最亟需掌握的技能是救急。因为急性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慢性病有的可自愈,并且相比于急性病,不会较快死亡,尚有救治机会。故而《小品方》提出医家们最先要学习救急技能,看书学方也要以效果快且好的为先。并且提出医学层次:先救急,此精和缓,末详辅卫。三者都不偏废,但是要分清主次,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死亡率。当年的医疗物质上虽然匮乏,但是医疗思路很是先进。陈延之先生的医学思想超前程度令人惊叹。

2.5展示其医学思想的来源

《小品方》:“今先记述上古已来旧方,卷录多少采取可承案者,为《小品》成法焉。《华佗方》有十卷;《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而世上有不啻九卷,未测定几卷,今且以目录为正;《张仲景杂方》有八卷……一切诸贵家皆各自撰集服药方也,终归是大集中事及术士所增损耳,不可悉录也。”

陈延之先生此段文字列举出自己参考和学习的书目,不但是对自己的医学思想来源澄清,显示陈延之先生术有其根,更对我国的中医学文献贡献巨大。在《伤寒论》的版本流传研究、经方的传承研究以及魏晋时期中医学发展研究等都有一定贡献。

2.6首次提出方剂剂量的原则

当代运用古时方剂都是单一的从古今计量换算考虑,思考较简单。陈延之先生则从患病时间长短、胃气情况、患者年龄大小、患者职业及体质等具体问题决定方剂药物用量,比较科学。

如“凡病剧者人必弱,人弱则不胜药,处方宜用分两单省者也。病轻者人则强,胜于药,处方宜用分量重复者也。”重病的患者比较虚弱,不耐药力,用药要轻。反之,轻病、体情况较好,用重剂治疗效果较好。

如“凡久病者,日月已积,必损于食力,食力既弱,亦不胜药,处方宜用分量单省者也。新病者日月既浅,虽损于食,其谷气未虚,犹胜于药,处方亦宜用分两重复者也。”久病的患者相比于正常人,饮食能力较差,胃气已伤,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太好,药量要注意轻灵。刚得病的患者虽然饮食也受到影响,但是发病时间较短,胃气尚好,能抵抗药物的作用,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也不错,可以用大剂快速取效。

如“少壮者,病虽重,其人壮,气血盛,胜于药,处方宜用分两重复者也。虽是优乐人,其人骤病,数服药则难为药势,处方亦宜如此也。”体壮的身体条件较好,可以用重药快速取效。而平时养尊处优的患者,突然得病,但是用轻药常服,药力小,难以祛病,会控制不住病情,因此也要用重药。如:“衰老者,病虽轻,其气血衰,不胜于药,处方亦宜用分两单省者也。虽是辛苦人,其人希病,不经服药者,则易为药势,处方亦宜如此也。”若老年患者,不但年龄大,且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此时用药要轻,不然身体会无法承受药力。如果劳苦之人,平时没病,也很少吃药的,处方可以轻,因为很容易见效。

对于方剂药物剂量的处理,陈延之提出因人而异,是最适合临床实践的。这也可以看出陈延之先生在临床辨证过程中细致入微,经验极其丰富。

2.7首次提出正气-病势-药势三者的关系

对于“正气-药势-病势”的问题,历代少有医家详细论述,但是这决定疗效的关键,陈延之先生对此的论述颇精而详备。如“夫人壮病轻,而用少分两方者,人盛则胜于药势,方分两单省者则不能制病,虽积服之,其势随消,终不制病,是以宜服分两重复者也。”体壮而病轻,用药如果太轻了,反而不能祛病,应用重剂才行。这里他提到了“药势”。这个问题,是经方治病的一个最关键问题之一。是药三分毒,但用少了,身体正气会把“药效”清理掉,病邪得不到控制。药效即“药势”,药势,受身体正气制约;病的轻重即“病势”。身体壮的,用药轻,正气消耗掉,无法与病势相抗衡。药势要强于病势,病才会被去掉。正气—药势—病势,这三者的关系,在临床中至关重要。

再如“夫衰老虚人,久病病重,而用多分两方者,人虚衰,气力弱则不堪药,药未能遣病而人气力先疲,人疲则病胜,便不敢复服,则不得力也,是以宜服分两单省者也。”老年慢性久病、重病病人,身体虚衰,用药要轻。用重了,正气反而不堪重负,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伤了正气。正气虚了,病势就要增强,病就会加重。故而慢病久病,在审清三势的情况下,要求慢治,缓治,用轻药,拿出铁杵磨针的劲头来。

陈延之先生提出的“正气—药势—病势”三者关系对经方治疗疾病影响重大,是决定临床疗效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他提出这个医学观点,一些经方问题迎刃而解。

3讨论

《小品方》是中医人的宝库之一,里面有太多的宝贵医学思想等待我们去挖掘。正如《慎疾刍言》:“乃世之医者,全废古书,随心自造,以致人多枉死。”我们学医者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容不得胡来,中医学是奠基在前代人辛苦付出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有价值的、意义重大的医书和大医家,我们要有最基本的尊重,最诚恳的学习态度,方能对得起“医生”二字。陈延之先生及其《经方小品》被埋没太久,他在经方上的成就殊勋茂绩。希望此文能引起对陈延之先生和《小品方》的重视,所谓“书虽是旧,用之惟新,可以济函灵,可以传不朽。”

参考文献:

[1]高文柱.小品方辑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王焘.外台秘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