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应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应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袁芳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  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前50例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后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中,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可以推广。

关键词】循证支持,针对性护理,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外科常见疾病,该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进展快、发病急、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特点,患者患病后表现为呕吐、头痛、意识障碍、昏迷等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预后产生严重威胁。重症颅脑损伤往往伴随较大的创伤,会导致机体呈现高分解和高代谢水平状态,患者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治疗时应当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循证支持是旨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求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做到有据可循,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1-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了以循证支持理论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前50例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后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每组50例。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可见,患者个资料P>0.05,能够比较。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

男/女

GCS评分

外物撞击伤/打击伤

观察组

50

36.68±3.31

28/22

5.59±2.40

41/9

对照组

50

37.72±3.63

29/2

5.62±2.36

40/10

t/X2

0.437

0.513

0.389

0.217

P值

0.362

0.438

0.128

0.673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和详细记录,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帮助患者及时更换体位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以循证支持理论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内容如下:1)循证阶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明确问题,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持续高热、压疮、康复护理、心理状态等问题进行资料收集,从期刊、数据库、杂志等多方面搜集资料,根据我科室的实际情况及患者自身状况,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的护理方案。2)针对性护理措施。①持续高热护理,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动态检测,若患者体温超过37.5℃并未超过38℃,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例如酒精擦拭、放冰袋等措施;若患者处于超过38℃的高温状态,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可以为患者采用药物降温方式;若患者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患者体温持续升高,应当根据医嘱,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再次注射药物【3】。同时,在为患者实施降温时,要每隔15分钟对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避免患者胃肠功能及心功能出现紊乱。② 压疮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会长时间昏迷卧床,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到压迫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压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长时间受压迫部位,每隔2小时为患者翻一次身,对患者受压迫部位进行按摩,可以采用侧卧位方式适当的调整患者受压部位,缓解压力;若患者由于疾病特征需要绝对卧床,则需要采用体形垫或者水床协助体位变化,嘱咐家属为患者准备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帮助患者提升免疫功能。③康复护理。通过指导患者发音、鲜艳图片、刺激性气味以及刺激性食物刺激患者的语言、视觉、嗅觉和味觉;患者应按照流质、半流质、软质、硬质食物的路线逐渐训练患者的口腔吞咽功能,绝对避免跨越式训练;患者在初期活动受限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肩外旋和外展,手掌前臂外旋,髋部屈伸等被动活动,机体功能有所恢复后,让患者主动重复上述活动,条件允许还可下床行走[4]

1.3 观察指标

采用通过NIHSS和Fugl-Meyer 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功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2.0,以(x±s)和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运功和神将系统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运动功能评分

神经功能评分

观察组

50

85.67±5.72

7.57±1.78

对照组

50

70.03±5.95

9.84±2.52

t

11.3696

4.4145

P值

0.0000

0.0000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3.

表3 患者并发症比较

组别

例数

压疮

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

总并发症

观察组

50

1(2.00)

1(2.00)

1(2.00)

3(6.00)

对照组

50

3(6.00

5(10.00)

4(8.00)

12(24.00)

X2

6.350

P值

0.011

3 讨论

     患者患重症颅脑损伤后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患者颅内压逐渐升高,此时若不能及时进行干预,将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性病变,导致患者出现脑部出血以及呼吸抑制等严重症状,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脑疝。循证支持理论在临床中主要是以结合临床实践结果和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开展的针对性护理理念,能够对护理人员护理理念做好有效规范,帮助护理人员转变固有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5]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对患者进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常规护理和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中,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雅. 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应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J]. 饮食保健, 2021, 000(004):162.

[2] 张昭. 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开展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价值[J]. 中外医疗, 2020, 39(19):3.

[3] 张萍, 卢翠, 祝玉. 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1):3.

[4] 张桂珍王钧凤. 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000(034):171.

[5] 张家慧, 马红燕.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