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途径研究

梁桃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10072

摘要:目的 探讨医改背景下医院中药房管理的应对策略,为保障病患用药安全、有效,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等发挥积极意义。方法 通过整理相关实践经验,客观性地探讨现今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具有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方法。结果 积极落实相应的管理体系,利用积累采购经验、增强相关人员专业素质、创建科学补偿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增强中药房管理效果,为树立医院中药房的正面形象带来支持。结论 基于医改新形势下注重医院中药房管理,方可确保其更好地开展临床服务活动,为实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支持。

关键词:医改;中药房;管理途径

引言:由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序推进,与新医改相关的政策也相继落实下来。基于此,医院中药房管理必然会迎来全新的变化,这会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设备物资、信息及服务等提出一些新要求、新规定。那么该如何逐步增强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确保其高质量地开展服务活动呢?这是目前广大中药房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思考及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具有的问题

(一)采购经验缺乏

个别医院在中药采购工作中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具体表现是:自主性强、把关不严、药品类型及数量过于随意、未严格遵循采购方案等。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药的价格波动性非常大,所以一些采购员为了能够压低成本通常会大量采购某一类药品,若超出实际需求,极易引起药品积压,乃至造成医院财政损耗;个别价格偏高的中药采购量有限,可能会引起临床用药紧缺等问题,必然会医院的正常运行受到干扰[1]

(二)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中医药在个别医院的地位不高,所以中药房采购、存储、养护、调剂等大部分是以基础药品为主,那么中药房的工作人员配置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低下、文化素质不高等。尤其是一些中药房专业人员在中药鉴定、炮制等方面的能力欠缺,无法对患者使用某一药物的剂量、禁忌等给予正确地指导与说明;尤其是一些医生开具处方是否出现不规范用药等情况,一般无法第一时间给予评断,更不用说一些更加专业化的药理学知识、临床用药指导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习惯性地按照医生开具的药房进行机械化的调配、领药、发药等,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提升,久而久之,则无法最大化地增强药房管理水平。

(三)补偿制度不合理

现今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基本上属于公立性质,资金基本上依靠上级财政拨付、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等,特别是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药物全面实施零差价,医院无法通过卖药的方式来获得利润,所以药房可以获得的硬件配套设施、人员配置等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中,很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从某种角度来看,必然会导致药房管理难度大大提升。尤其是在财政拨款、政府补贴等数额持续缩减的情况下,医院需要自负盈亏,承担更多的经营责任,所以临床上大部分是以西药为主,中药通常仅仅发挥辅助用药功能,或者仅提供一些基础或常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中药房的地位下滑,促使其管理难上加难[2]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

现今医院中药房基本上都配置了计算机网络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不过考虑到其成本投入偏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系统的运行并非十全十美。例如:一些医院配置的系统功能相对单一,仅仅属于计价工具,无法精准地记录药品库存量,偶尔还会出现库存显示有,但是实际缺药等问题,从而对患者取药造成一些麻烦,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另外,在药品调配、诊疗等期间如果并未配置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无法对药品临床应用、周转等带来支持,必然会导致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引起的药物调配错误率的提升等。

二、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途径研究

(一)加强中药采购标准化管理

中药采购不但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而且还需要确保其采购量与实际需求量保持一致,同时还需要注重药品质量;一般需要选择具有一定资质且能够提供正规手续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与其签署相关药品购销合同期间,则需要签署购销协议,从而创设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在采购前必须要进行统筹预算与科学规划,兼顾药物的季节性、有效期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采购方案。针对一些容易虫蛀、发霉、泛油、风化等中药需要尽可能地减少采购量,提高采购频率;针对一些紧缺中药来说,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酌情增加采购量,避免其大量堆积,并保证医院资金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由此能够大大降低管理压力。另外,还需要筛选出一些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中药采购工作,并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管控,严格遵循相关计划进行购药,若有一些波动则需要第一时间与科室领导沟通。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规章要求,避免“吃回扣”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预防假药、劣药等入库,逐步增强中药材质量[3]

(二)增强相关人员专业水平

中药房工作人员在中药房管理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专业能力和管理效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需要对其实施定期管理培训,同时还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自主培训与学习,并定期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药房管理人员对新员工进行业务指导、技能培训等。从现实角度来看,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并非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则需要持续性地总结出一些理论知识等,唯有如此,方可全方位地整合中药房管理活动,确保每一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药房工作并非是简单的药物调配、领药、发药等,而且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互动,并对其进行正确地临床指导,由此保障患者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当前新药品的持续增加,临床用药更加精细、专业、复杂,所以药学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药品的搭配、适用群体等全面了解,方可更好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性,对此中药房工作人员必须要继续接受再教育,多学习、多提升,由此能够逐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方可为促进中药房管理水平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4]

(三)创建成熟、科学的网络药品信息管理平台

利用药品管理软件的逐步升级、重建等,则需要精准地记录药品的销售量、库存量,确保库存量和实际量同步,为药物进行临床流通、周转等提供支持;同时也有利于药房人员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具体地了解药品名称及具体的用量、用法等,同时还能够动态性地掌握新进药物的相关临床信息,便于临床医生进行查询;同时还需要加强临床医生和中药房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确保患者临床用药更加规范与有序。临床医生一般需要利用计算机管理平台将电子处方上传给药房的网络系统中,接下来药师需要对电子处方进行审方检查,并配药、发药等,患者仅需要凭着收款发票到药房取药,方可最大化地提升药房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增强药物调配的精准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错发等问题,最大化地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一些相对复杂、无序的工作变得更加有秩序、有条理,而且还能够间接性地增强药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改新形势背景下,加强医院中药房管理是非常关键的,此时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与推进,方可最大化地保证病患的临床用药安全与稳定,确保其能够高质量地为临床工作服务,由此能够树立医院药房的良好口碑,为实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支持,并且也能够真正地彰显出新医改政策的利好与特征,真正地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崔春婷,王聪,王彩莲. 医院中药房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 药品评价,2022,19(20):1226-1229.

[2]徐世鄂,陈懿,徐蔚飞,倪增河. 探析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4):97-99.

[3]何文勋. 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和影响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04):623-624.

[4]叶丽琴,吴梁.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途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2):2.

[5]孙敏.新医改背景下心内科中药管理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02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