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对毒蛇咬伤患者急救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实施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对毒蛇咬伤患者急救的效果观察

张铃 ,刘艳 ,李光珍(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300 

【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对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观察效果。材料:筛选于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毒蛇咬伤病人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选取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加快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实行。

【关键字】毒蛇咬伤;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急救护理。

毒蛇咬伤好发于每年的七至九月份,在咬伤后需要进行紧急处理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毒蛇咬伤未经及时诊治有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以及休克等并发症,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1]。传统的急救方式抢救效果较差,需要研究更加完善和有效的急救方式。对此,本次实验针对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毒蛇咬伤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给予不同的急救护理,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现将实验方法和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患者的一般资料

80名病患均于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来我院就诊。在筛选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之后,平均将8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有27例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年龄在25-59岁之间,平均年龄(41.49±3.16)岁。观察组14名女性患者,26位男性,年龄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19±4.01)岁。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毒蛇咬伤疾病,以蝮蛇(烙铁头)为主,患者被咬后急性期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少量出血,部分五步蛇或者其他毒蛇咬后出现出血不止,血小板减少症状;(2)病患入院前签署协议书,配合治疗,具有明确的意识;(3)未进行其他治疗手段。排除标准:(1)不同意治疗者,治疗依从性差。(2)病人临床资料缺失。(3)患者自身存在休克、呼吸衰竭、肝、肾功能异常疾病。(4)患者存在精神异常疾病,不能进行自主交流,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入院时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毒蛇咬伤情况,观察毒蛇咬伤的伤口大小、部位,神志是否清楚以及机体肿胀的程度,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是否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将患肢结扎处理,告知患者肢体制动。清洗患者的伤口,辨别毒蛇咬伤的种类,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制定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

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小组,组员由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专科护士组成,组员均具备丰富的毒蛇咬伤救治和护理经验。基于本院以往对毒蛇咬伤的处理经验,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包括早期处理毒蛇咬伤伤口、心理护理以及全身处理,将各项护理流程细化处理,组织护理人员相关急救护理方案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医护人员的专业性。

1.2.2紧急处理毒蛇咬伤伤口

   紧急处理伤口是院前急救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早期将毒液排出,阻止机体吸收毒液,调度员应指导患者正确进行紧急伤口处理,指导患者使用绳子就在伤口上方结扎,避免蛇毒扩散。(1)早期包扎伤口。指导患者放低患肢,使用止血带或者绳子包扎肢体相应部位,阻断血液的回流。嘱咐患者进行正确的包扎,避免包扎过紧影响正常的动脉血供应。定时松解止血带促进动脉血液循环。在注射糜蛋白酶以后可松解止血带,若患者的咬伤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可不进行包扎。(2)冲洗伤口。在包扎后检查伤口处有无毒牙残留,及时清除残留的毒牙,沿着做“1”字将伤口切开,以小切口、浅切口为主,主要是穴位切开(八风八邪及阿是穴等),排出毒液。将患肢放低,使用1:5000的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清洗伤口以及局部皮肤,清洗的同时不断的由近心端向伤口处按压,尽可能排出毒液,在冲洗和挤压排毒半小时后,敷上消毒敷料,期间持续将患肢放低。

1.2.3心理护理

在毒蛇咬伤后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患者普遍担心自身的生命健康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不良的情绪会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护理人员告知毒蛇咬伤是可以进行救治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4全身处理

    由于蝮蛇毒液会扩散至全身,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出现全身麻木、呼吸困难、昏睡以及四肢无力等不良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心律失常以及心肾衰竭等现象,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在院前处理和转运途中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跟各项症状,当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和气管插管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

1.3观察指标

    实验选取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0.0.0进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上的不同。

  1.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入院后二十四小时,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常规组7人出现抢救无效后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2.5%,常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均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

项目

例数

住院时间(d)

入院急救时间(min)

吸氧时间(h)

观察组

40

4.16±1.19

35.64±3.11

9.12±1.02

常规组

40

6.32±1.98

48.49±3.93

6.39±1.33

t

-

8.462

9.173

8.462

p

-

<0.05

<0.05

<0.05

2.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项目

肾功能衰竭

呼吸衰竭

感染

发生率

常规组(n=40)

3

1

3

17.5

观察组(n=40)

1

0

1

5

t

-

-

-

9.946

p

-

-

-

<0.05

  1. 讨论

毒蛇咬伤的临床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较高,院前急救能够就减少毒液扩散,及时有效的清洗伤口,重视院前急救护理,使患者得到正确规范的院前救治,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2]。院前早期程序化救治护理的急救模式,通过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全身症状的处理以及心理状况的干预,将毒蛇咬伤的院前急救程序化和规范化,为入院后的抢救争取了时间[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将院前早期程序化救治护理运用于毒蛇咬伤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快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林节娥,陈珍妮,曹水娣.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5):94-97

[2]杨伟燕,龙春萍,岑惠琳,黄善华,郭晖晖.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在毒蛇咬伤患者急救中的运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4):15-17

[3]曾昭.院前程序化急救方案在毒蛇咬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智慧健康,2019,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