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影响结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影响结果的研究

 周旭岩

身份证号:6301051979050820**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把好材料关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准确的鉴定建筑材料合格与否,能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影响结果

前言:当前,人们对于工程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建设工程质量试验检测中,保证建筑材料的合格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源头,也是实体结构检测的前提。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都会影响实体结构,在建筑材料检测合格的基础上,为了确定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要求,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在新建建筑主体验收前进行实体结构检测,确保建筑结构符合要求。

1、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概述

 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是采用百分制的记录形式,对不同分部以及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的评分,超过75分视为合格,如若未达到及格标准,则需要对工程进行二次施工。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展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试验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现代建筑建设标准,如若发现某个施工环节存在不合格的现象,要对剩余的施工原材料加以利用,保证二次施工的顺利进行,将其对建筑工程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有利于新技术的实施。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在某一小范围内采取新型施工技术或材料,然后经试验检测工作对该技术或材料的可行性进行判定,如若效果良好,则可以将其进行大规模的使用。最后,试验检测工作可以直接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在进行试验检测工作时,试验人员将对建筑的载荷、地基承载能力、压实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反应出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

2、建筑材料检测影响结果的因素

2.1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在养护及进行检测时必须保证材料在规定的温度及湿度下,如水泥胶砂强度在成型时就必须保证周围环境温度在18℃—22℃之间,相对温度不少于50%。对SBS等弹性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保持其温度在21℃—25℃之间,若温度过高则会使该材料强度变低,反之,温度过低时会使材料的强度变高,为得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性能,应严格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2.2建筑材料检测设备的欠缺

检测工作较为复杂,检测内容也比较多,检测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数量也较多,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检测部门的检测设备欠缺问题还是非常普遍。随着我国材料检测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的大多数的材料检测单位都没有及时的更新技术和相应的检测设备。这就使得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存在效率低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

2.3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技术的不规范

当检测机构抽取了合适的建筑材料样本时,就要用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样本进行检测,而检测技术是由检测人员所把控的,若该岗位的检测人员技术不规范则能很大程度的影响检测数据,从而产生有偏差甚至错误的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因此检测人员技术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不同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应选择正确和规范的检测技术,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知识,从而避免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3、建筑材料检测结果控制措施

3.1落实取样制度

 由于建筑材料量大,不可能对所有材料都进行检测,所以同一批材料只能抽检,能反映这批材料的质量,抽检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抽样前材料的总量,所选择的样品是代表性的,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来确定抽样的数量和地点,以保证反映材料整体的真正质量。此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在指定范围内控制错误,按标准进行采样。试验结果的精确度直接影响了整个建设材料的质量水平,也影响了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因此,采样是材料试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工作人员在采样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采样系统进入具体工作。

3.2检测仪器的合理设置

 应当格外重视仪器的检定、校准和保养,将系统误差最大程度消除,避免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分析材料性能参数时,应注意全程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检测位置的准确性。检测之前应充分清洁仪器,防止仪器表面污垢影响材料性能。检测之后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避免其出现性能问题,一旦存在性能问题,应当及时报检,并选择替代品完成检测工作。

3.3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检测前,对检测材料、实验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然后进行检测。检测期间,若是发生问题应立即上报,并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如:检测钢筋时,按照取样,结合钢筋规格、出产日期,以及牌号予以划分,建议钢筋的重量<60t。将端头500mm去掉,截取其中1000mm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抗拉长度、反复弯曲等情况,并保证钢筋的质量[2]。若是钢筋力学性能为II级,可判定为II级钢,借助公称的作用,计算横截面积、强度,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此外,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应合理的调整数据,予以材料取样处理,保证检测人员获得材料的性能、功能,进而达到抽取样品的检测标准。

3.4科学分析检测数据

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也是目前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况。因此,在日常的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以分析。例如:采用相同的取样方式对同批次钢材进行两次抽样以进行常规性能检测,并分别由建筑施工单位和相关材料质量监督部门各取其中一份抽取的试验样品委托相同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若是两份试验样品的检测结果相对比后偏差值较大,就需要对偏差缘由进行详细研究,并由此来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因此,在对建筑材料各项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质地、仪器设备精度、检测环境条件以及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必要时,针对检测结果差异性极大的情况,应该对建筑材料进行二次抽样重新进行检测。

3.5注重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很大部分是取决于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这就很大程度上要求检测人员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比如说在建筑材料检测抽样环节,若是该岗位工作人员对建筑材料的了解认识不够,很可能就因为忽略某些建筑材料的储存条件要求而导致建筑材料样本发生损坏从而抽取不到合适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这就直接造成该建筑材料在进行检测的一开始就使得检测数据产生了错误与偏差。所以企业要想稳定而快速的发展,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检测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员工技术能力合理安排岗位人员,从大范围保障建筑材料检测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和更新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通过招聘和培训两个方式来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再者良好的竞争氛围也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技术的有效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周期性的考核以及适当的奖惩机制,从而督促员工自主学习,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结束语:检测的核心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在检测过程中做到严肃性、严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检测技术日益成熟,相关的规范也日渐完善,各种仪器的试验检测精度也越来越高,人为影响因素也将越来越小,以工程实体检验为基础的工程质量验收评价体系已经基本确定,加强源头控制(建筑材料)和过程控制,才能真正的保证工程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蒋晖.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江西建材,2016(04):265+270.

[2]王明芳.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31-33.

[3]李梅.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门窗,2017(1):25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