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治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治理探讨

王秀丹 ,唐甸峥

(海南电网公司三亚供电局   海南 三亚  5722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也拓宽线路施工范围。因为低压配电线路在运行期间会受到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故障问题,也增加了能源损失问题发生几率,这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电力企业在对低压配电线路管理时,需要根据线路运行特点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降低线损问题发生几率,确保线路能够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电力企业还需要做好台区线损异常查找,并从根源上对线损问题预防控制。本文就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治理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治理探讨

电力企业要想对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问题综合治理,就需要从整体层面上制定合理治理方案,还要从细节区域对各项风险问题全面预防,要保证低压配电线路能够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还要对线路运行期间存在的能源损失问题实时监测和控制,才能避免因为能源过度损失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电力企业还要提高对台区线损治理工作重视程度,要在现有治理技术基础上对其完善和优化,才能保证治理工作在开展时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1]

一、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问题发生原因

(一)窃电问题影响

用户窃电是台区能源损失问题发生原因之一,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期间,窃电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主要存在破坏元件和表前接线等形式。虽然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提高了对这项问题关注程度,但因为窃电手段层出不穷,而且在对窃电问题排查时,存在一定难度。如果现有防窃电技术应用水平比较低,就无法对窃电问题全面预防,还会对区域内正常用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这项问题重点预防[2]

(二)计量因素影响

在引进计量装置之后,如果用户电能表设备出现接线错误问题,就会对最终计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在进行设备装设时,工作人员因为自身失误引发接线错误问题,就会出现少计等现象。如果用户区域电能表设备出现了严重故障问题,也会引发用电量少计等问题。这会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在使用电能表设备时,故障问题主要存在误差严重和电能表设备烧毁以及死机等故障问题。用户电流互感器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也会增加台区损失。因为用户侧电流互感器设备会受到自身或外力影响,经常会发生故障问题,如果计量装置在使用期间无法对用户实际用电量准确计量,就会导致台区出现用电量少计等现象,还会引发更加严重经济损失。在设置公安探头和红绿灯等设备时,内部未装设计量装置,就无法对实际用电情况实时了解。如果用户使用的电力能源比较少,工作人员忽视了这一类用户电力能源计量,也会带来一定损失[3]

(三)档案因素影响

实际上高损台区是指线损率已经超过10%的区域,在制定营销系统之后,如果电能表设备倍率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营销系统档案内部台区总表或电能表设备倍率与实际使用需求不符,就会引发严重损失。总表档案倍率小于现场电能表设备倍率,用户电能表档案倍率小于现场电能表倍率,都会引发更加严重损失问题。例如某一区域在出现高损状态之后,对基础档案查找时,发现档案内部所涉及到的信息与现场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营销系统时,采取的数据信息真实性比较差,电力企业也没有对营销系统信息同步更新,就会引发高损问题。如果营销系统内部档案用户与现场实际用户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会对线损治理工作开展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对现场实际用户统计时,发现用户数量与档案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借助营销系统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时,无法对内部数据信息有效提取,难以为治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4]

(四)采集因素影响

在对台区内部用户电能表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提取时,发现数据信息存在较大误差或数据信息不全面,也会对线损治理工作开展产生较大影响。如果采集覆盖率没有达到100%,就会对台区线损计算工作产生影响,出现少计问题。有些工作人员在对数据信息采集时,不仅没有对数据真实性严格检测,而且没有对涉及到的数据信息有效处理,一旦数据信息在使用期间存在问题,就会制约线损统计和治理工作开展[5]

二、低压配电线路台区线损问题治理措施

(一)加强窃电预防

在对窃电问题引发的能源损失监测和控制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养殖鱼产品用户的用电情况重点关注。如果发现区域内用户存在异常用电现象,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对相关用户集中整治时,需要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电力企业可以引进智能化装置,再融合计量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等技术之后,可以对窃电行为有效预防。在构建在线监控系统之后,如果发现区域内用户存在异常用电行为,系统可以采集相应数据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对相关问题及时查看,并在第一时间对问题有效解决。

(二)提高计量水平

在对相关问题解决时,电力企业需要与政府部门协调,通过安装探头,并对红绿灯和电信设备统一装表,对相关问题有效预防。如果配电房设备未装设计量表,新建社区用户入住率比较低,用户使用电力能源过少。需要装设专门计量装置,才能对用户实现用电情况详细了解。

(三)强化档案管理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电力企业可以与选派更加专业人员,对档案有效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类型档案特点,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还需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要对所有数据信息电子化处理,避免出现档案丢失和遗漏等情况。如果存在一些应用价值比较高的档案,需要对其专门管理,要对各项数据信息及时备份,避免对档案应用产生不良影响。

(四)拓宽采集范围

在对电力能源使用期间产生的数据信息采集时,电力企业需要在各个区域安装智能装置,还需要尽可能拓宽数据信息采集范围。电力企业可以构建完善网络,为电能表数据信息采集提供有效支持。电力企业也可以对市场上一些新型电能表设备重点关注。将其作用于电力系统建设中,通过对区域内用户用电信息实时采集并拓宽采集覆盖率,为电力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撑。电力企业还需要对电能表装置使用情况实时了解,并对电能表设备定期更新,通过使用性能更加优越的电能表设备,为计量工作开展提供充足支撑,电力企业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库,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智能管理。

结语: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对配电线路运行期间各项风险预防时,需要对线损治理工作重点关注,还需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综合管理系统。电力企业要积极积累经验,根据区域内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理方案,为工作人员异常情况排查提供有效支持。因为配电线路线损问题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传统技术在应用期间存在一定局限性,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结合配电线路运行特征,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还要将其全面落到实处,才能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运行水平,避免线路运行期间出现严重线损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新民.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及应对措施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3,No.177(02):198-200.

[2]陈美仕.低压配电系统三相不平衡问题的判断与解决分析[J].科技风,2021,No.460(20):187-188.

[3]黄善领,葛红玲.浅析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线路降损管理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85-186.

[4]林殷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在低电压治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No.143(21):211.

[5]赵志刚.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No.197(1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