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性护理服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2

续性护理服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李荣辉,姜虹

辽宁省肿瘤医院 肝胆胰外科,辽宁 沈阳 110801

要:目的探究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抽取时间2021.6年~2022.6)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5.13%<对照组20.51%(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服务;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因恶性肿瘤对肝内(或肝外胆管)压迫导致胆道狭窄,致使胆汁排泄障碍,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患者术后恢复慢,自我护理能力差,导致其预后效果欠理想。延续性护理服务是临床新型的一种干预模式,本次研究以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对象,探究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1.6年~2022.6;对象: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患者对研究目的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沟通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1]。参选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①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范围:37~82(53.25±4.17)岁;②研究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范围:39~80(53.28±4.22)岁。统计学对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协助患者完成术前评估,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手术结束后,叮嘱患者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性,严格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复查等。

   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共5名),结合患者情况及以往护理经验制定护理计划。②护理措施:患者出院后,每个月对患者开展2~3次随访(电话随访、微信视频随访),掌握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纠正患者错误行为;告知患者要加强引流管的干预,妥善固定,保证引流管的畅通性,密切观察引流管性质变化,在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通过播放音乐、陪同患者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若疼痛难忍,可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并发症方面,保持患者切口的清洁、干燥,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出,一旦有异常,需要考虑是否因引流不畅导致,要及时复查。

1.3指标与标准

   指标:疼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标准[2]:(1)疼痛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2)自我护理能力: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百分制,分数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并发症:统计伤口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发生情况。(4)护理满意度:应用满意度调查问卷(我院自拟)评估,十分制,a非常满意:>7分、b尚可:3~7分;c不满意:<3分,非常满意率+尚可率之和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工具为SPSS27.0,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评分指标结果

  对照组护理前疼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7.16±1.42)分、(70.37±12.15)分、研究组对应评分为(7.18±1.38)分、(70.41±12.18)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t疼痛评分=0.063,P疼痛评分=0.950>0.05;t自我护理能力评分=0.0.015,P自我护理能力评分=0.988>0.05),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4.61±1.19)分<对照组(5.47±1.26)分(t=3.099,P=0.003<0.05);自我护理能力评分(85.98±10.35)分>对照组(83.36±10.72)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t=2.368,P=0.020<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伤口感染4例(10.26%)、导管堵塞3例(7.69),导管脱出1例(2.56%),发生率为20.51%;研究组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56%,研究组发生率<对照组(

2=6.155,P=0.013<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满意度统计,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35.9%)、尚可17例(43.59%)、不满意8例(20.51%),满意度79.49%(31/39);研究组非常满意17例(43.59%)、尚可20例(51.28%)、不满意2例(5.13%),研究组发生率>对照组(2=4.129,P=0.042<0.05)。

3讨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因病情隐匿,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至晚期,且该疾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现阶段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该手术虽然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因该治疗属于侵入性手术,容易对机体造成损伤,且术后患者需要携带引流管,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不便,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基于此,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期间,选取科学、优质的护理模式极为关键。

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行动确保在不同照顾场所患者可以得到持续性护理的一种干预模式。相比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的开展,可以让患者在院内、出院后均得到专业、系统的护理干预,利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实时的互动关系,可以提高患者护理主动性,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潘书燕[3]研究中指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PTCD治疗期间开展延续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证实了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与上述报道具有一致性,再次证实了延续性护理的高效性。疼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服务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患者护理中,成效确切,可作为重要护理方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91):77-78.

[2]高婷婷, 武利萍, 李慧.延续性护理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恢复,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6):4.

[3]潘书燕.延续性护理在对接受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