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随访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电话随访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影响

朱嘉怡

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0

摘要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中应用电话随访强化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月至6月于我院治疗的100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电话随访强化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3.15±13.4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46±16.48)。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强化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强化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意识,加强患者的认知,积极扩大了教育途径的范围,使得广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我国临床医学的大力推崇

关键词:电话随访;强化教育;2型糖尿病;自我监测

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了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发展成为肾、眼部等并发症疾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健康教育模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通过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习惯,在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同时,大大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然而实际上,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开展呈现出了地域性的差异,一些城市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一些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的效果却是差强人意。为了有效的提升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首次尝试应用电话随访的强化教育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1月至6月于我院治疗的100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其年龄均在65—78岁,平均年龄为(71.36±2.64)岁,病程均为5—10年,平均病程为(6.2±1.3)年。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正常、无任何严重的并发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自理能力不正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不愿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上述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运动、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设定培训的周期为一个月,在患者出院之前,若患者未能完成上述所有项目的培训工作,则应定期回到该医院继续接受健康教育,直至完成。

观察组实施电话随访强化教育,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在患者出院后,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仍然像住院期间一样接受常规治疗,并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9mmol/L后,由护士长组织所有的患者进行分批次的定时强化培训,按照患者的需求可以适当的延长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同对照组,若在患者出院之前未能完成培训工作,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第二,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每周分批次向患者开展电话随访,在电话中向询问患者最近的情况,并针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耐心的解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院内最近举办的活动。第三,由医院定期组织2型糖尿病的趣味活动,比如糖尿病知识竞赛、郊游以及趣味运动会等,协调所有的患者商定活动举办的时间,并在活动的尾声组织所有患者参与话题的讨论中来,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1.3评价指标

患者出院三个月后,观察上述所有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其中,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分为如下几项,即是否按照要求监测血糖、回医院就诊于监测血糖的间隔时间以及患者身体的不适症状等三方面。而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囊括了如下十个项目,即患者躯体的不适感、躯体活动、精力与活力、人际交往、情感活动、生理功能、满意度、饮食控制、疾病控制、相关活动等,每项内容的满分是10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控制状态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业的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用均数差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对其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并用x2对其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情况比较结果

对照组有36例按要求监测血糖,14例未能按照要求来监测血糖、16例患者1—2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24例患者3—4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10例患者5—6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25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有45例按要求监测血糖,5例未能按照要求来监测血糖、32例患者1—2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监测血糖,15例患者3—4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3

例患者5—6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监测血糖、4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4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上述两组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情况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两组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情况比较结果

项目

按要求监测血糖

未能按照要求来监测血糖

1—2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

3—4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

5—6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

有并发症发生

无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

3672%

1428%

1632%

2448%

1020%

2550%

2550%

观察组

4590%

510%

3264%

1530%

36%

48%

4692%

x2

4.835

4.952

4.235

4.524

4.135

5.164

5.468

P

0.043

0.045

0.039

0.041

0.038

0.046

0.048

2.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3.15±13.4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46±16.48)。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组别

患者总数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

50

63.15±13.41

观察组

50

89.46±16.48

t

-

9.453

p

-

0.042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疾病的一种,其发病人群多为35—40岁的中年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胰岛素不均,有些过多、有些则过少,虽然患者体内胰岛素的产生较多,但是其胰岛素的作用较差,为了有效的缓解这种症状,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疾病的治疗多采取口服药物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为主,但是一些患者仍然要通过使用胰岛素来治疗[3]2型糖尿病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若家族内有患病人群,则家族成员患病的概率相较于正常人要高出很多。据相关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较少的人群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同时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要时刻警惕2型糖尿病疾病的发生[4]

3.2血糖监测对于控制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血糖监测是一项重要的指标[5]。医护人员通过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自身是否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之后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内,同时也促进了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研究表明,若患者能够更好的监测自身的血糖水平,那么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也会得到显著的疗效,这也从根本上降低了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了患者的预后恢复[6]

3.3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工作所发挥的作用

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患者自身所掌握的疾病知识密切相关,若患者的饮食控制不佳、未能定时监测血糖,未能如约回到医疗机构复诊检测血糖,会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大打折扣[7]。所以,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有36例按要求监测血糖,14例未能按照要求来监测血糖、16例患者1—2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24例患者3—4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10例患者5—6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25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有45例按要求监测血糖,5例未能按照要求来监测血糖、32例患者1—2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监测血糖,15例患者3—4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检测血糖,3例患者5—6个月定期回医院就诊并监测血糖、4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4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这也足以说明了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话随访强化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强化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意识,加强患者的认知,积极扩大了教育途径的范围,使得广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我国临床医学的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代莉莉[1],张凤芝[2],段艳芹[2],etal.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12):26-28.

[2]熊翠,万青,黄乔.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73-74.

[3]王爱民,徐向进,熊晓琴,etal.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家庭血糖监测的随访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1):40-42.

[4]王彦,姚珊珊,牛嘉坪,etal.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7(9).

[5]马凤荣,MAFengrong.强化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8):19-20.

[6]刘艳红,龙彩霞,余桂芳,etal.电话跟踪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控制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4):74-76.

[7]李云鹰[1],王琼莲[1],何兰萍[1],etal.随访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中的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15(9):1320-1321. 

致谢

从开始写作至论文最终定稿,总共花费了我几个月以来所有的业余时间,虽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完成这样一篇论文的确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我内心深处却满含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班所有的专业课、论文指导老师,是你们让我能够静静地坐下来,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更多的营养,从而能够为自己进一步的加油充电。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我能够等系统、全面的学习本专业内先进的前沿理论知识,并得以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我为之服务的企业,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由于本理论水平比较有限,论文中的有些观点以及对企业实力的归纳和阐述难免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欢迎老师和专家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