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分析

杨恩菊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西畴6635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6~2022.6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妇产科是医院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收治患者相对特殊,病情复杂,伴随诸多风险因素,护理工作也伴随一定的风险性,且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快,侵入性操作较多,急诊夜诊较为常见,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引发医疗事故[1]。护理质量对患者治疗和满意度等有直接影响,常规护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因此,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十分必要,以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2]。基于此,本研究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6~2022.6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区间22~37岁,平均(28.02±4.08)岁;观察组年龄区间23~37岁,平均(28.57±4.5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按照规定护理流程,护理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等,提高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确保其保持稳定情绪状态,可良好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另外注重对患者饮食、生活方面的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确保每日睡眠充足,针对药物治疗患者,加强用药指导,使其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主要内容:(1)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科室护理人员为组员,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小组成员负责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2)全面总结护理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护理人员工作中常见差错为主,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3)对护理工作的潜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评估,针对高龄、体质较差,易发生感染、跌倒等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结合评估结果采用警示标识,将其挂在患者床头等显眼部位。日常护理阶段,注重对高危患者的巡查,增加查房频次,针对手术、神志模糊、体弱年老等患者,需要确保24h有家属陪护,嘱咐家属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症处理。(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需要发放的药物进行核实,确保输液等护理操作准确、规范。护理人员之间要加强监督,对护理工作及相关任务进行查对,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5)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尤其是注意病室环境干预,避免因环境引发的各类问题。护理人员加强环境干预,确保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合理调控室内温湿度,洗手间设置扶手,避免患者摔倒。(6)妇产科收治患者较多,病情复杂,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应关注其心理状态,进行适当的干预和疏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以周和月为单位开展总结工作,分析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及时处理现存问题,持续质量改进。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水平及护理效果,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2)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比。(3)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态度

护理水平

护理技巧

护理效果

观察组

40

93.17±2.52

94.08±2.31

92.93±1.97

93.35±2.87

对照组

40

87.02±1.93

88.05±2.42

87.15±1.84

85.02±3.11

t

12.254

11.399

13.561

10.955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跌倒

出血

药物使用错误

感染

发生率

观察组

40

0

1(2.50)

0

1(2.50)

2(5.00)

对照组

40

2(5.00)

3(7.50)

2(5.00)

2(5.00)

9(22.50)

x2

5.165

P

<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3(57.50)

16(40.00)

1(2.50)

39(97.50)

对照组

40

17(42.50)

15(37.50)

8(20.00)

32(80.00)

x2

6.135

P

<0.05

  1. 讨论

妇产科作为医院部分,相对于其他科室较为特殊,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全面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3]。在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通常缺乏对护理过程中各类风险问题的重视,难以识别潜在风险隐患,因此无法有效处理和积极预防,导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护理人员的参与,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手段,更新护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及时解决护理工作现存问题,进而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4]。持续质量改进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结合既往经验及专业知识,分析护理管理现存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积极预防相关风险问题,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不断优化与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模式,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能够规范、准确操作,避免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推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确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干妹.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20):72-73.

[2] 邱世文.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4):4-6.

[3] 金鹏. 分层级管理对妇产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71-572.

[4] 李娟,卢金玲,周惠梅. 在线评估管理系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