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2月至20232月之间接收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服务,并分组实施差异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组间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结果:从心理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展开对比,研究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且能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具有推广普及的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肠内营养;个体化护理

近年来,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已经变得较为普遍,而肠内营养护理则是神经内科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作用不可低估,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除了遵循传统的护理方式外,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还需要在工作期间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分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尽可能规避各种护理失误,为患者提供符合其实际需求的个体化护理服务,以便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次调查期间,我们重点围绕部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展开对照探析,在为其提供肠内营养护理的过程中,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的作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在探究期间,首先需要从我院20222月至20232月之间接收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着对其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在此期间,对5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称之为对照组,对另外50例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称之为研究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在实验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鼻饲液出入量加以测量记录,同时还需要实施掌握患者的电解质平衡状况,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进行动态化监测;在鼻饲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病床床头高度提高约30度,每天定时为患者清洁口腔卫生。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工作:

1.2.1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者需要向患者和其亲属详细介绍肠内营养治疗的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以增强他们对这一治疗的重视并确保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2.2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者需主动与患者及家人进行交流,向他们解释肠道营养治疗的原则,缓解他们的焦虑等消极情绪,帮助患者平稳心绪,提升他们的康复信心。

1.2.3推注护理

护士要结合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精准地调节鼻饲的流量和剂量,从最小的量开始进行慢慢地增加,并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将药物研磨成细小的颗粒,并将其混合进鼻饲液中;将鲜果汁和牛奶分两次灌入,并且要特别注意鼻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

1.2.4鼻饲管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将鼻饲管牢牢地固定在对应的位置,然后用温水进行冲洗清洁,每个月要更换1次胃管,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胃管时,拔管最好选在晚上,然后在第二天再将新管从另一边的鼻孔插入。

1.2.5营养液护理

为了确保营养液的质量无忧,应当在配置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且要求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调配,并且在冰箱中保存的时间不可超过24小时;同时,要控制输液的速度,定期检查胃内的剩余量,如果超出200mL,则应立即停止或减缓输液,并且输液管也需要定时更换,一般需要每24小时更换一次,做好接头处的无菌管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组间比较心理状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分析

利用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

1两组心理状态评分[(spacer.gif±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研究组

50

30.45±2.74

29.44±2.60

对照组

50

41.58±2.82

41.76±2.49

P

-

0.05

0.05

2.2并发症情况

经统计,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44.00%,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期间应采取全面的个体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科学的、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而言,其经常会由于受到自身疾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会对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干扰,因此,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环节他们的恐惧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还能够充分兼顾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将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科学的护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得护理更加科学、高效、安全。通过实施个体化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为他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更为可靠的保障。在开始护理之前,首先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适合他们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以此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此次调查期间,我们主要从心理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了组间对比,首先分析心理情绪评分的对比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这方面的表现均要比对照组更为出色(

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好地消除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促使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护理配合度。因为患者对肠内营养的了解度不够,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需要提供心理和健康知识等方面的指导。肠道疾病如腹泻和便秘是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它们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同时也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控制输液的流速、温度和剂量,并基于无菌条件下进行营养液配比。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个体化的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将会有所提升,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因此有必要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刘艳洁.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4):64-65.

[2]陈丽辉.探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智慧健康,2021,7(12):31-33.

[3]张平.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