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给予集束化护理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给予集束化护理后的应用

欧婷婷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550081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的实施对于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积极作用。方法:分析护理对象是ICU68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划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治疗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治疗时间短,两项指标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ICU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安全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建议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其护理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ICU危重症患者一般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来维持呼吸,虽然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但插管切开后的置管治疗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需护理重视。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表现症状有发热、咳痰,严重可诱发全身炎症、心包炎和脓毒血症等危险性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并发症可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撤机难度,需要重视护理,降低肺炎发生几率[1]。集束化护理是将多种循证支持的护理内容集中执行在某一特定护理工作中,其具有目标性、序惯性和实践性特点,实施后有助于患者病症好转[2]。本文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开展于2020年4月-2021年5月,随机选择68例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设置成护理对象。患者因原发性疾病加重无法自主呼吸,需接受气管插管式治疗;资料完整,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排除:原发性感染、呼吸衰竭、肺脓肿、重度昏迷等。以双色球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34例,组内男女比例是20:14,年龄范围是45-84(69.42±0.16)岁。对照组:同样是34例,组内男女比例是19:15,年龄范围是44-83(70.63±0.75)岁。经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数据无差异,P>0.05。

1.2护理研究内容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护理,密切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每日基础性护理内容。

1.2.2观察组

    应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实施要点如下:①环境护理。重视对ICU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减少室内空气中病菌的数量。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护理原则,控制好房间内的温湿度。②体位护理。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将床头调高30°,通过调整侧卧位、平卧位等姿势来提升舒适度。间隔一段时间协助一次翻身,降低压疮和误吸的风险[3]。③口鼻腔护理。每次定时清洁患者的口腔,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鼻饲营养液支持的患者需要控制温度,鼻饲后半卧位30min,并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④吸痰护理。当患者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痰鸣音等症状时,需要进行吸痰呼吸。首先吸纯氧2min,吸痰时间控制在15s之内,减少呼吸道内痰液淤积。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所选用以下两项指标: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详细记录在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因上机感染所发生的肺炎例数,计算发生率。②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与住院时间,评估护理对疾病疗程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中,选用SPSS25.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记录,数据表述形式是率与(±s),相对应的对比工具是和t。若分析结果P<0.05时,可以认定差异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肺炎发生率

    经不同的护理模式执行后,观察组患者仅出现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出现1例,从发生率数据上看观察组更低,P<0.0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肺炎

观察组

34

1(2.94)

对照组

34

5(14.79)

-

15.07

P

-

P<0.05

2.2治疗时间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更快速,治疗时间相对短于对照组,对比后P<0.05。

治疗时间数据记录(d,±s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

ICU住院

观察组

34

8.33±0.52

13.27±0.65

对照组

34

13.29±0.28

17.33±0.18

t

-

21.08

24.49

P

-

P<0.05

P<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治疗是ICU危重症患者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改善其通气功能,提升预后。但机械通气治疗时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会加重病情痛苦,也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病死风险,因此要重视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集束化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基于循证医学,针对特定疾病实施护理可有效改善病情[5]。集束化护理分为不同的护理元素,实施在ICU机械通气护理中包含体位护理、口腔护理、消毒控制、呼吸道护理等,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在本文分析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从指标数据分析上看,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2.94%,显著低于对照组14.79%,数据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表示集束化护理的实施可降低肺炎的发生几率。表2记录患者的治疗时间,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肯定集束化护理的实施价值,可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因此,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中,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缩短疗程,其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曲群峰.集束化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1):204-205.

[2]胡美佳.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5):532-533.

[3]刘晓玲,蔡丽碧,吴文娟,李云,姚福娣.集束化护理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5):61-63.

[4]凌雪.集束化护理措施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05):59-60.

[5]蒋蒸,张佳男.获得性肺炎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