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阀多位流量调节技术探讨——以西玛克(厦门)阀门有限公司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3

流量调节阀多位流量调节技术探讨——以西玛克(厦门)阀门有限公司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为例

廖锦农

凯喜姆阀门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摘要:流量调节阀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产品技术已趋于成熟,现有产品进行流量调节时,往往需要频繁地轮换对阀板进行精确调节,且其调节结果又容易偏离所需要求。我司设计出一种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通过设置限流机构解决了该问题。本文从产品描述、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等角度介绍了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技术。

关键词:流量调节阀  多位调节

前言

流量调节阀又称自力式平衡阀、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器、动态平衡阀、流量平衡 阀,现有流量调节阀,通常是用管道中设置的可以连续改变流体流通面积的阀板来进行流量调节的。它是一种直观简便的流量调节控制装置,管网中应用流量调节阀可直接根据设计来设定流量,阀门可在水作用下,自动消除管线的剩余压头及压力波动所引起的流量偏差,无论系统压力怎样变化均保持设定流量不变,该阀这些功能使管网流量调节一次完成,把调网工作变为简单的流量分配,有效的解决管网的水力失调。

流量控制阀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初,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同步进行,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1。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控制装置的广泛应用,全球各国对流量控制阀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全球行业发展来看,目前,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仍是全球最大的流量控制阀市场,行业成熟度较高。2013 年北美、欧洲、日本的控制阀市场规模合计占全球流量控制阀市场超过 30%。但是,随着新兴国家对流量控制阀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流量控制阀行业发展热点正从发达经济体逐渐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20世纪 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往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国内一些流量控制阀厂商先后从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技术2,开始消化吸收或合资进行生产,丰富了我国的流量控制阀产品日本、品种、并使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经过近 60 年的发展,在引进、吸收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我国的流量控制阀行业在企业数量、生产产值、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现有进行流量调节时,往往需要频繁地轮换对阀板进行精确调节,因此操作十分麻烦,且其调节结果又容易偏离所需要求,因此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需设计一种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

1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我司设计了一种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该产品包括阀体及阀盖,阀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端面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底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通液孔,阀盖的上端面设有安装腔,安装腔顶部开口固定有封盖,安装腔设有隔离板,隔离板的底部连接有延伸至阀体内的限流机构,隔离板上部固定有操作杆,操作杆向上贯穿封盖并固定有手轮,操作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隔离板、封盖相抵,操作杆上固定套接有位于封盖上方的抵盘,封盖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用于顶起抵盘的顶起机构,封盖上端设有用于对手轮锁紧的锁紧机构3。产品如图所示

该阀门优点在于限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隔离板底部的转杆,转杆的下端贯穿 阀盖延伸至阀体内并固定有限流盘,限流盘上对称开设有多组与通液孔对应的限流孔。 顶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封盖上端的U型块,U型块内侧转动连接有顶块,顶块的上端面边缘固定连接有拨块。

锁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封盖上端的固定块,固定块上端转动连接有卡杆,卡杆侧壁上连接有拉簧,拉簧远离卡杆的一端连接在封盖上端,手轮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杆对应的卡槽。

圆槽内底壁上设有密封槽,限流盘的下盘面上设有与密封槽适配的密封条。顶块的顶起面上嵌装有滚珠。 阀盖通过连接螺栓与阀体连接。阀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出液管、进液管。手轮上端面设有与限流孔位置上下对应的标记。

2多位流量调节技术方案

该调节阀实现多位流量的技术方案为通过设置限流机构,多组限流孔的孔径呈多种不同规格,通过旋转限流盘,使不同 的限流孔与通液孔配合,可实现多位流量调节的效果,进而根据需要精确控制流量变化4。通过设置弹簧、密封条、密封槽,通过密封条嵌设密封在密封槽内,进而保证所选 用的限流孔与通液孔对齐配合时限流盘与圆槽接触的密封性,避免限流盘与圆槽之间出现漏液从其他限流孔渗漏,进而更精确控制流量。 通过设置顶起机构、抵盘,需要调整流量时,通过拨动拨块,使得顶块竖起将抵盘顶起,带动下方的限流盘上移,再通过转动手轮,驱动限流盘转动,进而进行流量调节。 通过设置锁紧机构,通过拉簧对卡杆施加拉力,使得卡杆卡合在卡槽内,将手轮锁 紧固定,避免手轮松动而影响限流盘的稳定,进而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方式可实现多位流量调节的效果,进而根据需要精确控制流量变化,且通过旋 转式操作,操作便捷,且使用稳定性高。

3调节阀门使用实例

下面将结合实例以附图,对该调节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6,该旋转式多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及阀盖8,阀盖8通过连接螺栓

9与阀体1连接,阀体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4,分隔板4将阀体1内部分隔成上部腔体、下部腔 体,阀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出液管2、进液管3,通过进液管3、出液管2连 接外界管路,液体通过进液管3流入阀体1上部腔体,并通过限流孔24、通液孔26流通进阀体1下部腔体,再通过出液管2流出,分隔板4上端面开设有圆槽5,圆槽5的内底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通液孔26,阀盖8的上端面设有安装腔10,安装腔10顶部开口固定有封盖13,安装腔10设有隔离板11,隔离板11的底部连接有延伸至阀体1内的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隔离板11底部的转杆7,转杆7的下端贯穿阀盖8延伸至阀体1内并固定有限流盘6,限流盘6上对称开设有多组与通液孔26对应的限流孔24,多组限流孔24的孔径从大到小多位设置,且当限流盘6未开设限流孔24的盘面位置与通液孔26对准时,可对通液孔26实现封堵,进而实现零流量即限流盘6处于关闭状态,圆槽5内底壁上设有密封槽27,限流盘6的下盘面上设有与密封槽27适配的密封条25,通过密封条25嵌设密封在密封槽27内,进而保证所选用的限流孔24与通液孔26对齐配合时限流盘6与圆槽5接触的密封性,

    本产品中,顶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封盖13上端的U型块19,U型块19内侧转动连

接有顶块18,顶块18的上端面边缘固定连接有拨块20,顶块18为长条形结构,且端部进行圆角处理,具体的顶块18上贯穿设有转轴,且顶块18与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U型块19内侧壁上,由于顶块18为长条形结构,当顶块18呈平躺时,顶块18不将抵盘14向上顶起,此时,限流盘6受到弹簧12的弹力作用,限流盘6稳定卡合在圆槽5内,进而保证限流孔24、通液孔26通液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流量控制的稳定性,而通过拨动拨块20,将顶块18转动至竖直状态,使得顶块18竖起,进而将抵盘14顶起,带动操作杆15上移,通过操作杆15向上拉动转杆7,即可带动下方的限流盘6上移,即可对限流盘6进行旋转操作,再通过转动手轮17,带动操作杆15、转杆7转动,驱动限流盘6转动,进而进行流量调节,使得需要的限流孔24对准通液孔26,完成调节,顶块18的顶起面上嵌装有滚珠21,当顶块18将抵盘14向上顶起时,通过滚珠21与抵盘14接触,滚珠21自由滚动,进而降低抵盘14转动时的阻力,方便通过手轮17转动操作杆15完成操作,使得操作更省力便捷。

具体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封盖13上端的固定块22,固定块22上端转动连接有卡杆16,卡杆16侧壁上连接有拉簧23,拉簧23远离卡杆16的一端连接在封盖13上端,手轮17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杆16对应的卡槽28,卡杆16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2上端,拉簧23对卡杆16施加拉力时,使得卡杆16倾斜并卡合在手轮17上的卡槽28内,将手轮17锁紧固定,避免手轮17松动而影响限流盘6的稳定,进而保证使用的稳定性,而在需要操作转动手轮17时,通过转动卡杆16,使得卡杆16移出卡槽28,并通过拉簧23对卡杆16拉住固定,即可对手轮17进行操作。

本调节阀使用时,通过进液管3、出液管2连接外界管路,液体通过限流孔24、通液孔

26流通,需要调整流量时,通过拨动卡杆16从卡槽28内侧移出,再通过拨动拨块20,使得顶块18竖起将抵盘14顶起,带动下方的限流盘6上移,然后参照标记29,转动手轮17,驱动限流盘6转动,使得需要的标记29对准卡杆16,再拨动拨块20,使得顶块18水平复位,进而限流盘6下移重新卡合在圆槽5内,即完成需要的限流孔24与通液孔26对齐,完成流量调节。

结语

调节阀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产品技术已趋于成熟, 也涌现了好多品牌厂家, 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一些高参数、高性能的调节阀还依赖于进口,国外品牌仍然占据一定地位。我国调节阀主要品牌和其产品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主要厂家为吴忠仪表、浙江三方、重庆川仪、无锡智能、浙江力诺、上海大通、徐州阿卡等厂家5。想要生产出更好更优质的调节阀产品,作为国产厂家就必须要在生产技术方面做好提升与革新。众所周知,优秀的调节阀需要使用更先进、更专业的技术才能够生产6,因此在这个方面,厂家就要做好对于技术的提升,特别是很多的设备也都需要进行升级,这样才能够提升对应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更具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具市场优势。

参考文献

[1] 榆林配气站流量调节阀改造及效果评价[J]. 姚政;张衍梅;田建;魏霞;孙玉强;李峰;高波;侯晓云.石油化工应用,2019(08)

[2] 膜片式流量调节阀[J]. 蔡世龙.石油机械,2006(02)

[3] 场站流量调节阀的技术改造实践[J]. 邵建恩;王莉;赵军平.油气储运,2009(09)

[4] 掺液恒定流量调节阀[J]. 王新庆;刘长权.油田地面工程,1984(03)

[5] 调节阀及其流通能力的研究[J]. 李青.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04)

[6] 线性调节节流阀技术研究[J]. 王果.钻采工艺,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