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智慧管理及维护保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浅析电梯智慧管理及维护保养对策

王冰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20

摘要:电梯已经在我们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其使用数量迅速增加,虽然电梯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作为一类特种设备,我们必须对它的质量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今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装维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更是导致了电梯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为了减少建筑业的土地使用,增加了楼层数。当然,楼层数一增加,就会影响到居民的流动性,这也是电梯在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原因。在实践中,电梯的质量已经成为居民的难题。

1 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安装维修工作存在问题

电梯维保市场鱼龙混杂,大多数的制造单位与维保单位都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利润,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大幅度降低维保费用也造成了维保质量的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电梯无人检查、故障无人修理等问题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的电梯原厂维保率仅在30%左右,而且专业的电梯维修保养人才奇缺,甚至有超过80%的企业都无法配齐维保人员,这也是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

1.2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存在问题

有大量数据表明,电梯事故的发生往往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设施操作不当、设备没有定期维护等等,其中因为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意外则占到了50%以上,这对于乘客的安全威胁是无法估量的。操作不规范具体表现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行电梯维修、在维修或停用过程没有设置警示标志、维修人员维修技术不过关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当事故发生后,违法的救援行动也会严重危害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2 电梯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2.1积极配合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保障电梯能够安全运行,我国有关部门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业,但是,由于部分社区或者物业部门为了逃避责任,不配合安全检查也是导致电梯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所以,当消防或者住房安全保障部门对电梯进行例行检查时,社区和物业公司应当积极配合检查工作,而不是使用完美的数据欺骗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电梯的维护部门应当为消防检查部门提供电梯的运行资料和电梯维护部门的资质证明,确保电梯的运行是掌握在专业的人员手中。在电梯运行状态的检查中,电梯的维护部门应当积极配合消防安全部门对电梯的实际运行展开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应当及时修复。配合国家专业检测,可以从更大程度上保障电梯处于安全状态。

2.2加大力度对电梯的运行监测

电梯作为高精密仪器,需要专业的监测团队做好日常的数据监测与维护,这样才能够保障电梯处于正常状态下运行。所以,首先需要物业公司在聘请电梯维护团队时审查好维护团队的专业资质是否完全。另外,专业的电梯维修管理人员在日常做好电梯运行数据的分析,一旦出现部分数据异常时,维修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暂停问题电梯的运行,全方面地对出现问题的电梯进行检修。还需要每日由专业人员对电梯的运行做好检查,在确保电梯使用无故障后在检测书上签字,从而保障电梯的运行可以及时得到检查。做好电梯的日常维护工作是保障电梯安全的主要手段。

2.3提高对维保单位的监管

通过对电梯维保单位的严格管理,确保维保质量,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电梯维保质量。电梯发生非技术性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维保工作不到位,因此我们要严抓电梯的日常维保质量。具体有下列几项措施。一是对电梯维保单位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保证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电梯的维修和保养。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电梯维保单位的施工质量。定期公布相关单位负责的电梯一次合格率,让业主与群众对电梯维保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有所了解,促进企业提高维保水平。三是通过与消防、物业以及住建等部门的协作,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通过规范物业公司的招标行为,来保证电梯维保单位的良性选择。

2.4大力宣传安全意识

在电梯设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后,乘客的安全意识薄弱也是电梯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起因,乘客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电梯是一项设备,设备的使用是有一定的年限的,并且需要定期的维护,才能尽可能保障其安全性,但是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因此乘客对于电梯正确使用及危险防范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应通过发放安全手册、进行电梯安全教育的讲演等等各种途径使得乘客更清楚地了解电梯构造及危险发生前的预兆,有效做好安全预防,即使无法避免,也能尽可能的降低伤害。像是大力扒开电梯门等等都不是正确使用电梯的方法,都会增加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2.5构建完善的联合保障部门

在电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是由一个部门负责电梯的运营,而是需要由从产品的制造到电梯的运营再到电梯的维护以及结合消防安全部门的监督管理,形成一套全面的无死角的安全链条。电梯的运行部门负责做好电梯的质量监管,他们都建立在以消防安全部门的监察下,需要按时向监管部门发送电梯运行的数据,确保消防安全部门能够及时分析数据,从而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度。也需要做好电梯管理部门的权责明确,让负责电梯运行的各个部门都做好备案,一旦电梯出现问题可以追查到负责部门,同时,也可以保障以最快的速度联系到相关部门。建立联合保障体系可以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效率。

2.6建立完善的相关管理机制

落实电梯设备安全运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完善的电梯设备操作安全运行责任追究制度。组建出以医院主管领导为第一管理责任人,电梯设备分管机构管控人员为重点的管理主体责任人,电梯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及操控人员为现场的直接责任人的联合责任管理体制。强化电梯设备管控及现场操作人身安全意识教育以及相关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目的是能够提高掌握的技能,且携带电梯设备操作证上岗作业。强化电梯设备安全作业的管控体系构建。严格划分且明晰电梯设备平时管护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的监护保养责任,认真遵守电梯设备操作者的安全作业规定及电梯设备平时养护和管理安全作业章程,拟定和编制电梯日常巡回检测制度、电梯设备检修养护制度、按期申报检查制度、电梯设备操作者业务技能审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段和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技术检测档案入库保管制度[1]。

3结束语

总之,可以看出电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电梯安全是管理人员、操作维护人员及电梯的主要使用者-乘客这三方共同努力、共同学习才能够实现的,因此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规范升级其管理系统,操作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乘客完善自己的安全意识体系,使得电梯突发状况的概率越来越低。乘客的安全系数逐步提升[3]。

参考文献

[1]吕蒸.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监管对策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1,25(04):181-182+184.

[2]胡爱琳.电梯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1(10):188.

[3]吴雪娟.医用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1(0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