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水利灌溉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

郎影

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逐步提高,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内容,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加强灌溉渠道的管理维护和维护工作,成为提高灌溉效率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在维护与管理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水利灌溉渠道使用效率下降,影响现代化农业发展。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意义与作用进行阐述,针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促进现代化农业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灌溉渠道;管理措施

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它能够大大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经济收益,维护正常的农业生产水平。科学灌溉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同时灌溉与农田水利渠道的使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新时期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健康发展的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就需要注重做好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有效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管理措施,将维护保养工作能够落实到位,确保农田水利灌区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灌溉作用,为实现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1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重要性

1.1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我国的基本情况来看,因地域比较广阔且各个区域的气候类型多样,使得南北地区在降水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区域之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比较普遍,进而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各个行业的用水需求,特别是农业生产。随着工业生产的大规模推进,各个地区能够用于农业灌溉的淡水资源进一步被压缩。就现实性的情况来看,通过开辟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能有效地科学调配水资源,使农业生产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1.2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水资源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水资源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进而使得能够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源越发稀少,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通过开辟农田灌溉渠道则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地区农业用水不足问题,推动农业生产的稳定、高效发展。

2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维护和管理意识薄弱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农产品的产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渠道维护和管理是渠道系统顺畅运行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的意义认识模糊,往往忽略了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渠道进行科学维护和管理。有的地方在农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一两年后,灌溉渠道效能就大幅降低,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另一个层面看,地方政府缺乏系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在维护和管理环节缺乏系统的宣传和监督体制,导致农民只知道如何利用灌溉渠道进行生产,而对渠道维护和管理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如何维护和管理方面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在维护设备操作和技术应用方面没有相关的支持,导致渠道使用效能大幅降低。

2.2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没有得到规范的管理,且并未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而这也是相关工作难以高质量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部分地区为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能够稳定发挥作用,专门制定了具体的维护和管理方案,但具体的执行仍存在诸多的问题,相关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各个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比较突出,进而制约了相关工程的顺利运行。

2.3存在资金缺口

大型的工程项目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才能稳定推进,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务必要做好资金的后备保障,这是相关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基础。前期在建设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过程中耗费的成本较大,而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同样需要充足资金作为保障。而因资金问题造成管理工作无法推进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没有充足的资金为之提供支持,导致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无法稳定推进。工程运行中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维护和管理,势必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质量,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3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与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增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意识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应同步进行,且相关部门应将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使工程能够长效稳定地运行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并不注重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且相关工作人员意识不强,这就使得相关的工作难以规范落实。因此,作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群体,农民应充分地认识到该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自身的有利价值,以增强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的责任意识,从而为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切实的保障。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基层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丰富其相关管理知识,为工程的高质量运行提供切实的保障。

3.2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系统维护和管理方面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实施制度,阻碍了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实施中不断构建完善的维护和管理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首先,要依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农田水利灌溉维护和管理标准,制定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从农民群众的角度考虑,为他们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维护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工作体系,使农民群众在维护和管理时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保证维护时更高效,制定合理的工作机制,使他们依照相应流程,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维护任务。其次,要加强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管理,依据维护和管理事项,将资金进行合理调配,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资金使用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用到实处,避免超支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加大农民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活动,从中发现人才,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农田水利工程维护和管理打造一个专业队伍。

3.3加大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的支持力度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并不是一项短期性的工程,其系统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地认识到灌溉渠道工程维护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相关工作资金链的稳定。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考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以划拨专项的资金为相关工程的稳定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对于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地方政府则可通过社会融资等方式提高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为相关管理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在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应明确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的工作内容,优化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水利渠道灌溉工程的运行稳定性。在今后管理工作开展阶段,主管部门该应明确相关的维护措施,优化管理细节,通过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技术提高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的质量,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军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85-86.

[2]苏建军.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1(1):51-52.

[3]周玉行.浅析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J].现代农业,2021(5):79-80.

[4]梁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探究[J].农家参谋,2021(1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