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管理现状与节约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浅谈水资源管理现状与节约利用

杨任夺

身份证号:210381********201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全新局面,从多个维度出发,在系统分析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必要性与重要性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梳理过往工作经验,持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稳步提升水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水生态环境修复能力。本文就水资源管理现状与节约利用进行研究,从而稳步提升水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水生态环境修复能力。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工业用水;节水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面对我国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迫在眉睫。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进行水文水资源管理时,可以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确保管理工作朝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水资源管理人员更加便捷地进行管护。

1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环境相互关系

水资源作为水体生态环境有机组成部分,水体质量对于区域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在水资源的串联作用下,水体生态环境中各类要素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过往经验来看,水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水体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引导约束、协同保障等系列作用,是提升水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合理性,增强生态承载力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配置以及利用有着深远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含有的动植物资源可强化区域保水能力,调节地表径流量,管控地下水规模,确保水体资源配给能力。例如良好植被覆盖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洪水效应,将洪涝灾害的危害性管控在可接受范围内。基于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各级政府严格落实“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新发展理念,转换水资源保护理念,加大方法举措创新力度,构建水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平台。

2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2.1构建完善管理制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水资源保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采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理念,优化配置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部门作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对节约用水管理,为切实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制度保障。管理部门要按照环境保护、污水排放等相关法律作为管理依据,采取法律手段,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2.2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各级系统信息融合

在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区域之间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系统来不断提升信息共享水平,网络系统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相关数据进行传输,还能够以图像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有效获取水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构建水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要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关于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另外,还应该开展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使用,进而推动各级水资源系统信息融合,分层级分权限地对系统获取并反馈的相关数据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水资源信息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

2.3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分工

政府要负责公益性水利项目及准公益性水利项目中公益性部分的建设与管理。按照中央与地方水利建设分级负责和事权划分,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的决策机制,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的性质与受益程度、受益范围,由中央和地方分担投资并明确管理责任。因此,下花园区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责任制度,强化规划的权威性,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安排项目建设,未列入规划的项目不得立项;加强对规划实施和规划执行结果的检查评估,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4稳步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

在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为确保修复效果,降低修复成本,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水体生态循环规律,采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因地制宜、费用低廉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强化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实现受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快速修复。具体来看,一方面在河流汇集区域设置相关拦截结构,通过拦截结构,避免大体积污染物进入到湖泊、河流之中。认真做好生态改善,通过抑藻、控藻等相关工作,实现水体色度调节。同时,针对性做好水域植被修复以及动物资源保护,引入本区域水生植物、水生动物,重构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实现生态环境自我净化。例如,管理团队可以采取前置库、生态浮岛、河口生物栖息地恢复等方式,提升河流汇集区拦截深度,实现水体的源头化保护。考虑到水生态修复要求,营造更为适宜的生态环境,提升修复工作成功率,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水流控制技术、生态调水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进行快速修复。

2.5推进节水转型升级和循环改造

加强节水及水循环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用水串联和循环利用。在布局规划工业园区时,应统筹规划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优化企业间的用水系统。加强工业节水,可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环境,在保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6完善数据库系统,总结经验完善平台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使用视频监控或雨量、水表等传感器,在采集区域进行水文信息的采集,最终汇总入数据库,呈现在可视化界面上,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水位、河道以及湖泊等具体情况。为获取更加真实可靠的水文信息,数据库的完善与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库初期建立的合理性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对功能进行充分的分析,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要协同数据库建设专业人员拿出合理的方案。通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与专业人员讨论,不断完善可视化界面平台的合理性,从而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熟知当前管辖地区各个部分水资源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监控情况,结合水资源监测结果、水资源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际经验,不断优化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应该通过对建设经验的充分总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正,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

2.7持续改进水资源保护手段

为全面提升水资源保护效能,增强水生态环境修复能力,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推进环节,应当吸收过往经验,借鉴优秀做法,对水资源保护手段以及水生态修复机制作出必要调整,实现工作策略方法创新完善。基于这种思路,管理部门要深入做好水资源开发与规划,形成全局性水资源保护机制,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具体来看,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路径,详尽分析区域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掌握区域产业结构,论证用水需求,在此基础上,完成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将其作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基础,实现保护性开发。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对于工农业废水要进行净化,达标后进行排放,形成“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水资源保护机制。

结语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各领域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管理工作,才能让宝贵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利民.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8(13):218.

[2]张义敏.基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农家科技,2020(2):226.

[3]魏强,高留士.浅议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