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李旭

身份证号:21038119930712531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各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基于这一条件,国内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正是因为建筑工程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重视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工作技术水平的创新研究,实现技术的创新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是为了响应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需求。本文针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展开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革新方向。

关键字: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

就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水平而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自身的发展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施工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推进,并且自身只会革新,不会被推翻,更具稳定性,并且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的不同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其多样性就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自身的优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对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通常会受到环境的制约,优秀的施工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进一步提升,而在开展实际的施工工程中,通常在正式开始之前决定好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在不同的环节中使用不同的技术就能够提升施工效率,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较长,需要由不同部门共同配合并且协调施工,确保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意识

我国是建造大国,我国的建筑业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绿色施工高度重视,但是,因为发展的不平衡,庞大的建筑市场也面临着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建筑施工是高危行业,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施工安全防护技术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如高处作业、外架施工、安全围蔽等。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护手段导致事故的发生,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随着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意识和宜居环境的追求不断提升,建筑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和重要。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表现在地表的破坏、水源、空气、噪声、光等污染,打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须采取措施,积极防治、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2技术创新发展基础薄弱

在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工程都有着一定的技术复杂性,有些土木工程还会受到周边环境和施工条件特殊性的影响,需要一些专业性较高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施工操作,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因为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很难打破自己的传统观念,在技术上也不能进行持久的创新和发展,专业人才的缺乏就会让相关的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在施工时受到了限制,更不用说创新了。同时,施工企业囿于自身条件,在技术研发,技术推广上不愿投入,导致即使是一些成熟的施工技术也难以大范围应用。另外,还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并不成熟,许多施工技术还有待系统化研究和优化。目前只有在大型央企国企和一些房地产龙头企业,集中了优势的技术力量,也能投入资源进行先进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这种不平衡局面直接导致了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整体性的发展进步受到阻碍。

2.3行业环境的制约

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资源整合。目前,建筑业还有许多是粗放经营的模式,社会层面对建筑技术创新宣传力度不够,技术研发、创新推广的有效机制、激励办法和配套措施都有待完善。缺乏多部门,多专业融合一体的现代化建筑联动体系。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技术创新驱动力。另外,我国的现行建筑业招投标环境,也不利于新技术的普及推广。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具体策略

3.1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建筑建设期间,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材料通常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这种材料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框架的承载力,无论是高低层建筑都有着良好的应用空间,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较强,但是自身较重,再加上建筑的高度极高,重心不稳,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就需要在地基处运用建筑原理,来为上面的楼层提供支撑。在进行地基桩的设立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地基本身埋下的深度,还应当注意到打桩时候对周边环境与居民的影响,将居民的感受放在建筑工程的首位,是每一个施工队伍都需要重视的问题。运用不合理的打桩技术,也会影响到本楼盘以后的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建筑行业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在进行灌桩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所以通常环节会较为复杂,首先需要利用钻孔机进行打孔工作,在测量好的位置上打好孔之后再利用自然泥浆护壁,然后再对所打出的孔洞进行清孔工作,防止灰尘等污染物影响孔洞的使用,在进行清孔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处理顺序,这就需要建筑工程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常识了,在进行灌注桩钻孔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好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确保整个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并维持灌注桩的稳定性。

3.2大体积柱梁的施工技术应用

如今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企业最常用的技术就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架构,并以此作为建筑的整体框架,由于这种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较强,用来维持建筑的稳定性能够实现不错的效果。虽然优点良多,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梁柱的占地面较大,由于建筑的层数较多,楼层较高,低层还好,在建筑作业中难以将大体积的梁柱运送到楼上,在进行承重组件的浇筑工作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仔细观察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好在正式展开工程之间就做好设计工作。在进行现场的施工时,需要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设计图纸,对建筑部件进行加固,提高建筑的强度,合理使用建筑材料,防止材料浪费,维护周边自然环境的稳定性。混凝土在正式使用之前需要优先对其进行振荡,保证正式使用的时候混凝土能够快速凝结,在进行振捣环节的时候,我国建筑企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内部振捣法和交叉振捣法,两种方式都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从而从根本层面上满足建筑的质量需求。

3.3新时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正式的建筑工程工作之前,建筑部门通常会选择对于实际工程进行设计工作,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为了防止浪费材料,通常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按照施工图表来管控好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对于混凝土浇筑工作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就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把控,进行温度检测工作,保证混凝土维持在合适的温度间。在进行浇筑工作的时候应当做好快、准、稳,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实现。其次需要监测的就是混凝土的整体密度,只有密度合适的混凝土,才能够在浇筑后保证内部不产生空洞,保证建筑的质量。在进行浇筑工作的时候也同样应当注意,浇筑工作进行的时候不能够断断续续的,要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否则温度不均匀就会导致质量失控。还有就是浇筑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需要留缝的情况,应当按照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严格把控浇筑质量,防止建筑的质量出现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工程行业中一直有着极高的地位,正是因为其对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能够产生的有效促进作用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工程发展中,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创造新的方向,维持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还能够在落实期间不断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让更多的新时代技术诞生出来。

参考文献

[1]蔡爱军.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7:3.

[2]张厚星.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249.

[3]罗世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探究[J].建筑发展,2022,5(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