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赵云龙

九州水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林州 456564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加大投资于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中的数量显著增多,但在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基于此,为确保水利行业能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在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指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有助于扩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范围,为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

1.1农田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某些农田周围的水利工程没有得到系统管理,简陋的基础设施对防洪工作非常不利。一旦发生暴雨等自然灾害,水利工程防洪功能薄弱,农田可能被淹没,导致农作物减产,不利于农业的生态发展。对农田周边的河流缺乏治理,河道边坡没有做过护坡处理,河道边坡在大雨的冲刷下会不断流入河内,极容易造成河道侵蚀和淤塞,久而久之河道严重萎缩,储水和排水功能都会受到巨大影响,对抗洪涝能力低下。防洪工作得不到合理的系统安排,对农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洪水灾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对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2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在建设前已经规划出各项目的预算资金,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总会有所差异,因此时常出现经费不足现象。此外也存在建设前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严重限制工程的建设和行业的发展。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政府,也有少数资金来自于社会企业的捐助和农户的投入,其占比不超过总资金的16%。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即使将工程建设完成,但其配套设备不全或设备落后,无法提供高效的运行机器,或在工程运行后期无法提供充足的维护费用。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以及维护中,普遍都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主要原因为农田水利工程是属于经济效益回收慢的产业,往往需要长久的运行后才可盈利。

1.3运行管理松散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极为严重,工程无人管护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调查发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为2个:①政府管理效率低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耗时长、资金消耗量大,政府参与管理时,易造成资金和项目材料分配不均匀、不合理的现象,阻碍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管理,导致相关措施无法落实到位。②农户管理责任无法有效发挥。目前我国人民的流向主要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并未有充足的劳动力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在农村的都为年老且无相关水利知识和经验的农户,造成工程无人管理的现象。此外部分农户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想出更多的力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最终导致周边农村地区都享受不到工程的服务。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根据现代发展趋势改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必要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走向现代化。因此,地方水务局需要加强农田灌溉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制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建设和项目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中国农田灌溉项目的发展。作为改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做法的一部分,水务局应根据本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和管理需求,建立一个特别行政机构,以促进高效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物资质量控制制度、进度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为了确保有效的管理和维护项目跟踪,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工程验收制度、日常维护制度以及激励和处罚责任制度。

2.2完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投入使用后需要加强管理维护工作,将工程最大效益充分发挥出来。首先,确定产权,也就是确定管护责任主体,权责明确,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将工程及时转变为资产,将其交由政府部门管理,办理好相关手续,制定专门的管护工作手册。其次,确定产权所属,政府作为唯一一个管护主体需要确保权责一致。同时出台工程管护规范文件,制定相应的管护细则和管理办法,完善“镇街管理+协会自治”等管理模式,发挥农户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制定专门的设施保护细则,并向当地农户宣传,提高农户认识。

2.3健全资金投入体制,提升建设标准

激励多元化投资战略,支持投融资方式自主创新。逐步完善政府部门产业发展规划、投资补助、奖补、先建后补、财政扶持等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对社会投资和金融资金引导作用,激励各市区、县(区)探寻通过盘活水资源、土壤资源、农田水利工程,去吸引民间资本参加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投入。在严格执行政府债务管理的前提下,激励开发精神、政策性金融组织依据自身职责职能和经营范围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正确引导商业服务金融企业增加贷款投放幅度。

2.4确立建设和管理概念

农田水利项目以建设和管理为基础。如果管理被忽视和管理不善,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重建和管理正是当前农业用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一级的供水服务部门制定建筑和管理概念,同等重视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田供水项目的总体水平,并确保今后的运作。水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项目的作用和价值,光靠建设是不够的,必须实施相应的建设管理。这一点是水务部门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理解的。为了确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的建设管理理念,水利部门可以聘请水利专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促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全体人员的管理知识和责任。让农田周围的水生态更好地发挥使用功能,必须继续将生态、水利规划纳入管理工作的组织过程,以满足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统一。

2.5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政府提供的技术保障体系健全与否与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存在关联,为保证农业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水平。(1)增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能力,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同时建设许多服务性或公益性的组织为人民服务,完善设计工程运行的各类机制,并提倡服务性和公益性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工作。(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建设标准,为工作人员奠定设备基础,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农田水利工程协作,为其引进新鲜“血液”,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开拓工作人员的视野。(3)合理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时拨付资金参与工程建设,并拨付资金参与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中,争取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农田水利设备和机器。

结束语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项目的建设,也会影响项目的后续工作,并最终对农业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农田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提高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举措。这将为农业用水的开发提供可靠的支持,更好促进农业工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江.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J].农村实用技术,2021(10):141-142.

[2]张英华.新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