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3

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苏,培

绿技金创(上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摘要: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时,需要加强建筑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施工流程,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效果。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分析并提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具体对策,为建筑行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度及复杂性比较高,需要施工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规避施工和管理风险,这就需要建筑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增强自身意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及时排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能会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避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产生,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进度与最终效果。

1.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1成本管理不到位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周期比较长且投入资金成本比较大,这就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控,而成本管理不到位则成为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关键。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如果没有将成本管理到位,就会直接造成投入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在建设中期就会消耗殆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后期就会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最终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出现烂尾现象。我国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实行的成本管理模式框架不清晰,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并未进行明确划分,再加上建筑企业内部某些部门的职权过大,从而出现了以权谋私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里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部分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具有比较大的职权,如果项目经理滥用职权且敷衍塞责,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后期综合效益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1.2管理工作不细致

除了成本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一问题外,管理工作存在不精细问题,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存在的问题,部分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甚至没有充分发挥现场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范及标准也为做出明确规定,而建筑企业站在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角度来看,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及标准。并且,部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投入成本,会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采购材料期间,选择一些劣质施工材料,且为了使这些劣质材料能够达到相关机构的审核,还会使用优质施工材料代替劣质施工材料,              对其进行全面检测,进而达到弄虚作假、混淆视听的目的,劣质施工材料就会被投入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可以说,建筑企业站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管理角度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并未精细化摆放建筑施工材料,从而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错用以及保存不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就会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

1.3缺乏激励机制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已经逐渐完善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并未形成明确规定,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缺乏健全的考核激励体系,下面将从分别从两个部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当前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开展项目管理前,并未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且除了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外,并未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制定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考核标准,直接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个集中方向,并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第二,很多建筑企业制定的项目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并不会在很长时间内进行调整优化,更无法准确把控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直接造成建筑工程项目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会造成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不满情绪,使其出现了消极懈怠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对绩效考核机制的设定更倾向于形式工作,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就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结果评价就更具主观化,建筑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绩效管理体系就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

1.4管理制度松散

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部分建筑企业为了确保自身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并且,施工人员自身安全作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工的前提,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然而,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却表现出了懒散缓慢的态度,导致施工人员出现无法按时到岗的行为,这种现象都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松散导致的。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领导层、管理层到施工人员,都需要重点关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

1.5造价评估不完善

第一,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开始前,建筑企业由于缺乏对周围环境因素和建筑市场因素的勘察,使得建筑企业缺少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合理价格评估报表。并且,部分建筑企业存在不专业评估人员估算建设成本的现象,直接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成本预测数值与实际建设所需资本之间存在差距。

第二,建筑工程项目结束后,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及时结算项目资金,就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账实不符、坏账以及乱账等问题,这是因为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材料评估出现偏差以及对材料使用把控不严,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后期结算时的资金误差大。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对策

2.1强化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工作在施工单位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实际成本管理、计划成本管理和预算成本管理几个部分,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实际成本管理工作指的是建筑企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实际费用,实际施工成本需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单价进行全面有效地核算。在实际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费用设置限制,一旦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费用超出了预先设置的金额,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就需要及时提交申请,并准备好相关文件资料,避免施工费用出现滥用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出现虚列支出费用;

第二,计划成本管理工作指的是建筑企业按照计划时间内各种类型消耗定额及费用预算,根据对应资料对建设成本进行预先计算。因此,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就可以根据计划成本管理,设置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的支出额度,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出现浪费现象;

第三,预算成本管理指建筑企业可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建筑工程项目实体工程量和预算价格成本,并且,项目经理需要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成本低于预算施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亏损。

2.2细化管理工作

除了加强成本管理外,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项目管理优化的关键,如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出现变化,会直接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交付时间。所以,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运作,就需要细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并重点关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可以说,建筑企业就需要通过以下两点措施,细化项目管理工作:

第一,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正确科学处理建筑材料采购问题,并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计划方案与实际需求购买建筑材料,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开启之前,还需要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需求,站在多个角度考虑建筑材料使用,并细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标准及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特殊保存的材料,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浪费、丢失或者滥用,确保建筑企业能够在实际施工建设中花小钱办大事,购买性价比最高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材料;

第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划分,并通过成本管理相关制度的约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3增强绩效激励意识

面对建筑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需要全面提高建筑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绩效激励意识,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激励机制设置来说,不仅仅需要完成上级领导对下级工作人员的指示,还需要增强对建筑工程实际运营管理中的协调配合及沟通交流,确保建筑企业内各部门能够密切配合,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绩效激励能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这就表示,提高建筑企业工作人员自身绩效激励认知意识,尤其是培养建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意识,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及时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刺激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建筑企业还需要站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念角度,设置完整的绩效考核办公室,并将其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领导人任职绩效考核办公室的管理者,例如:可以由建筑企业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担任绩效考核办公室管理者,并进行责任项目工作人员的日常绩效考核作业。因此,建筑企业就需要在所有工作人员实践作业中积极寻找不同意见,并提出对应的受理措施与申诉措施,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针对不同意见,做好针对性的记录,并积极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结大会,全面提供管理人员的绩效激励意识,并反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考核结果。因此,不论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奖惩规范标准,还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完成度的考核标准来说,具备小范围、多数量的绩效评比工作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起到有效指导及督促效果。

2.4提升管理强度

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一旦这些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就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实际建造过程中,施工人员实际作业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期间,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强度。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管理施工机械设备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并在施工机械设备正式使用之前,做好对应的检查工作,确保这些施工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故障。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果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出现异常情况,施工人员就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停止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防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在出现故障之后,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全面保养,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方面,还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进行防护工具的分发,并对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

2.5确保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的精准程度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预算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工程量计算,工程量计算对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技术人员可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充分利用BIM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率和有效性,降低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流程的繁琐性及复杂性。并且,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三维管理模型,采取合理方式模拟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出现纰漏,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管道预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施工数据。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需要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做好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建设前,强化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科学监督及管理,保障建筑工程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所需要的资金进行严格把控,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强先进施工技术运用的经济性及合理性。

第二,建筑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收集并及时整理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用料的价格信息,明确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需材料价格的整体变化趋势,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项材料采购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大程度减少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所需要的各项成本支出。

第三,建筑企业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通盘考量,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应急方案和预警方案,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如期交付,进而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规划和发展,就需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相关内容,建筑企业也需要站在资金投入、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进程等多个角度,在加强成本管理和细化管理工作的同时,从根本上增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绩效激励意识,全面增强其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期间的管理意识,增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以及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确保整个建筑行业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2,No.229(06):66-68.

[2]陈肖艳.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居舍,2022(15):110-112.

[3]王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No.475(07):12-13.

[4]尚兴虎.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优化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1,No.171(05):129-130.

[5]褚年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与优化措施[J].砖瓦,2021,No.398(02):117-118.

[6]阴彦霖.基于建筑施工的管理优化措施研究——以潍坊市某工程项目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