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3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净化;护理满意度

目前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肾脏疾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肾脏患者的病情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使患者的生命可以有效地延续[1]。但是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他们病情比较严重,而且患者的病程较长,在治疗的过程中所需要负担的费用也很昂贵,所以治疗起来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与恐惧的情绪,这会进一步的给患者的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影响[2]。所以说在本次的研究中,针对长期的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专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本研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以期得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血液净化治疗;2、规律净化,时间>3个月;3、精神良好,认知清晰;4、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精神障碍、认知异常者;盂伴有心脑血管者;3)有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4)研究期间退出者。选取我院科室收治的60例血液净化患者,于2021年3月~2022年8月期间就诊。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2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友好的态度,利用视频播放、健康手册发放、一对一交流及集体沟通等方法,说明血液净化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提供患者饮食、运动干预;严密监测体征、症状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

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成立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小组:由1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护士担任组长,4名责任护士作为组员。对小组成员行循证知识培训考核,掌握文献资料查阅、病情评估等操作步骤。加强护理人员血液净化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的培训,负责每位组员的责任,记录及整理相关信息,掌握专业的护理措施。

1.2.2 确定循证问题,查阅资料:由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依据血液净化方法、病情特点及患者个体特征,确定护理问题。即患者负面心理干预、净化流程缺乏完善性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如高磷血症、低血压、导管感染、穿刺部位渗血等。依据其循证问题,由小组成员从维普、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综合查阅资料,依据自身经验及专家意见,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1.2.3 循证护理对策:1、心理干预:总结患者血液净化期间的心理特点,一般情绪波动大、焦虑、抑郁明显,担心疾病恢复以及预后效果。故在普通语言安抚时,鼓励家属陪伴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干预。训练患者心理放松疗法,深呼吸,逐渐放松前额、面部至腿、脚等部位的肌肉;同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想象自己身处景色优美的地区,逐渐放松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2、健康支持:利用口头宣教时,也使用健康手册发放、多媒体播放等方法,讲解血液净化步骤、方法,指出治疗期间的配合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床旁示范血液净化的配合措施,供患者及家属学习,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规范血液净化流程管理:由医护人员准确记录患者的干体质量,确定超滤量;密切监测血压、血气等指标变化,发现是否存在高磷血症、低血压、导管感染等并发症,规范饮食、充分净化。依据血液净化操作流程,结合护理人员的经验,将其操作流程制作成卡片随身携带。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洗手,净化结束后,导管以脉冲式正压封管,无菌纱布包裹。4、并发症干预:净化前评估患者病情、凝血指标、血液、意识等情况,是否有部位出血,适当调整肝素剂量、方法,若血液颜色加深,需警惕凝血,尽量选择低分子肝素,立即处理异常。保持通畅呼吸,常规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以及振动机械排痰,促使痰液排出,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接触及操作导管时,均要无菌洗手。日常饮食减少磷物质的摄入,饭前饭后漱口,预防高磷血症及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于护理前后用SDS、SAS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量表界限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63~72分为中度,73分为重度;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症状,量表界限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69分为重度。②自我效能:于护理前后用自我效能M表(G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M表包含应对问题、达成结果、一般自我效能、完成自我管理等方面,总分为1~40分,共10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③并发症:记录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如肢体麻木、喉返神经损伤、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专业软件SPSS25.0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以率(%)与均数±标准差(spacer.gif±s)表示,检验值为c2与t值,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SDS、SAS评分比较

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的SDS、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的SDS、SAS评分比较[(spacer.gif±s)分]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56.68+1.21

31.02+1.21

58.20+1.24

32.35+1.35

对照组

30

56.69+1.22

38.65+1.24

58.21+1.23

37.62+1.24

t


0.032

24.121

0.031

15.747

P


0.975

0.000

0.975

0.000

2.2 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

自我效能护理前,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spacer.gif±s)分]

时间

组别

n

应对问题

达成结果

一般自我效能

完成自我管理

护理前

观察组

30

3.20±0.48

3.85±0.54

3.40±0.54

2.65±0.54


对照组

30

3.21±0.47

3.86±0.55

3.41±0.55

2.67±0.55


t


0.082

0.071

0.071

0.142


P


0.935

0.944

0.944

0.888

护理后

观察组

30

19.69±1.21

25.65±1.65

26.58±1.65

25.30±1.20


对照组

30

10.54±1.22

12.68±1.66

14.65±1.68

15.02±1.22


t


29.167

30.352

27.749

32.90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见表 3。

表3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肢体麻木

喉返神经损伤

出血

合计

观察组

30

1 (3.33)

0 (0.00)

1 (3.33)

2 (6.67)

对照组

30

5 (16.67)

2 (6.67)

4 (13.33)

11 (6.67)

c2





7.954

P





0.005

3讨论

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呈现出较多的种类,其中普通血液透析是最为普通且常见的一种,除了开展血液透析之外,同时还有血液灌流、血液滤过以及血浆置换等,使用不同的组合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以及血液滤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后,较常规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对于常见并发症如高血钾、高血磷以及内瘘堵塞等下降有一定作用。血液透析护士,是对于患者关注最多的一线人员,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和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明确患者当时情绪状态,有助于长期跟踪随访;健康宣教也是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的其中一环,能根据患者的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状况,有针对性,以及个性化制定匹配的宣教内容;如经常血钾升高的患者,适当增加防治高血钾的内容;如经常高磷血症的患者,适当增加防治高血磷的患者[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表明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中较常规护理更具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为,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方式之一,患者接受程度高,且具有实操性,重视护理的全程性和完整性,让患者生理、心理均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提升治疗信心。本研究中,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从患者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及家庭与社区干预方面着手,首先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通过健康教育使其从内心真正认识到配合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辅以康复指导,消除患者配合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同时给予随访干预,确保患者出院后仍可接受护理干预,达到提升配合度的目的,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对于血液透析的焦虑以及并发症均有改善作用,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自身心理状态,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普及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易丽华,左敏琮.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9):1215-1216.

[2]辛妍.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57-158.

[3]赵淑秋.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5):241-243.

[4]蒋继珂.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序贯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9):3618-3619.

[5]罗秀媚,陈翠清,陈丽醒.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9):1341-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