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熊 ,娣,金 ,萍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医院 安徽合肥 2315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推拿护理与家庭参与护理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行保健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儿童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儿童采用小儿推拿保健护理方式;观察组儿童在采小儿推拿保健护理方式的同时配合家庭护理保健方式。对两组儿童保健效果、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干预前后PSQI睡眠指数的改善情况、一年内儿童每月患病率及对家庭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儿童保健1年后,两组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等生长指标均增加,PSQI睡眠指数下降。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增长和睡眠指数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1、4.075、6.925、16.599,P<0.05),低于对照组的31.7%(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0,P<0.05)观察组儿童的舒适度评分为(87.54±3.69),高于对照组儿童(71.23±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5)。结论:儿童推拿与家庭参与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效率和儿童睡眠质量,改善生长指标,降低发病率,提高儿童家庭成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儿童保健;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保健部进行健康保健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儿童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分别为33名、27名,年龄在1到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0.3)岁。观察组中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分别为32名、28名,年龄在0.8到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0.4)岁。对两组儿童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同时本次研究均通过儿童家属及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儿童家属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在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护理过程中向儿童家长讲解儿童推拿保健的相关知识并将健康手册发放给家长,从而提升家长对小儿推拿的重视度并可以进行积极的配合,提高家长对小儿推拿的认知程度。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告知家长不同年龄特点的儿童饮食结构也不相同,锻炼方法也存在差异,并告知怎样调整饮食结构与锻炼方法,从而保证儿童身体素质。

观察组儿童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同时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方式,进而提升小儿推拿护理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①评估孩子的身体特征,评估孩子的体型、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对不同体质的孩子实施不同的按摩和保健。②选择揉、压、推、揉和捏的方法进行按摩。按摩前,将室温调节至23-25℃,湿度保持在40%-60%。按摩师应洗手并涂抹滑石粉。按摩应从头部到上肢,再到下肢,再到胸部、腹部、腰部和背部。首先,按摩和推压这两种相对较轻的手法,让孩子适应按摩,然后使用揉捏、握持等手法。对于脾肺虚寒的孩子,可以进行3-5次捏脊按摩,然后补脾、肾、肺经300次,推三关100次,揉板门150次,每周3次。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孩子,可以先进行三次捏脊按摩,然后分别进行200次补脾经、肺经和肾经,并分别保持100次清心经和肝经,揉板门150次。对于有一个以上偏心肝的孩子,肺经、肾经、脾经可分别补充100次,然后小肠和河水可分别清除200次,然后心经和肝经可分别清理200次,保持每周3次的按摩频率。对于不同的孩子,需要实施不同的按摩技巧,每周三次,连续三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资料数据计量时采用(χ±s),检验使用t,资料技术采用(%),检验采用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两组儿童小儿推拿护理前后相关标准增长指标进行比较

对两组儿童一年内身高、体质量与头围增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表1。

表1两组小儿护理前后相关成长指标比较(x±s)

2.2对比两组儿童护理前后睡眠质量

对两组儿童护理前后PSQI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差异物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儿童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表2。

表2两组小儿护理前后PSQI睡眠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3对比两组儿童一年内患病比例

通过一年的随访,观察组出现腹泻、发热、便秘、厌食、流感等疾病7例,患病率为11.7%;对照组有19名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患病率为31.7%,对照组患病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0,P<0.05)。

2.4比较两组儿童舒适度

观察组儿童的舒适度评分为(87.54±3.69),高于对照组儿童(71.23±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8,P<0.05)。

2.5比较两组儿童家长满意度

观察组儿童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表3。

表3两组小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通过对儿童的有效保健,可以促进儿童更好的成长,有效预防相关疾病,充分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随着中医医药的快速发展,儿童推拿越来越受到关注。现阶段,小儿推拿已成为许多家长重视的一种保健方法。有研究表明,小儿推拿可以对治疗儿童疾病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改善儿童体质,促进儿童早日康复。因此,小儿推拿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小儿推拿的教育。建议在家长中间增加小儿推拿的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医学生及家长对小儿推拿的掌握程度。同时社区医院可与各大高校签订强制性培训协议,积极引导专业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其次,在开展小儿推拿前,组织人员完成进修培训,积极参加日常技能培训,掌握规范操作,促进后期儿童推拿的全面发展。此外,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注。结合社区医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可以在每个中心放置宣传手册,加强医生就医时小儿推拿保健技术的介绍和示范,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讲座等,打破家长与医护人员医疗信息不平等的局面,使小儿推拿的普及成为可能。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儿推拿不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它以辨证施治、四诊八导的内容为基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特点进行干预,注重补益效果,帮助孩子调整身体状态。由于孩子的快速发展,孩子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很大的依赖。通过小儿推拿,儿童的身体可以达到双向调节的效果。在外力作用下,小儿推拿对促进儿童局部身体微循环有显著作用。通过刺激穴位,有利于舒经活络、祛邪扶正,显著增强儿童免疫能力,改善儿童体质,达到防病的健康目标。由此可见,在儿童保健护理过程中采用儿童推拿技术后可降低儿童每月患病率并可以提升儿童保健管理满意度。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管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卫生服务带来了考验。目前,各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积极倡导儿童健康服务,鼓励更多儿童以各种方式参与健康服务。将小儿推拿应用于儿童保健,可显著改善儿童体质,增强儿童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同时有助于将儿童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提高家长满意度,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秋兰.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22,41(04):137-140+145.

[2]翁艳心,岑映云,欧焕平.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37(03):83-84.

[3]郭晓琳.小儿推拿配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儿童保健中的价值[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3):155.

[4]李敏.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8):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