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1例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7
/ 2

人性化护理在1例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倪,娜 ,周筱红 ,赵英

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201319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1例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科收治的1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与兴趣爱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结论:给予精神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IPROS评分,在改善临床护患关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前言:

精神科疾病也就是临床治疗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为患者行为与心理活动上的一种神经紊乱症状。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物质生活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剧增,因而由于受到生活、工作、社会以及自身因素的多重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心理活动、行为能力以及其神经系统功能都出现了紊乱的病症。主要的精神科疾病类型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生理障碍、心理障碍、各种发育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等。精神科疾病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都受到严重影响,并且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巨大伤害,因此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与适当的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利用本院精神科收治的1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有序研究。现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精神科收治的1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42岁,患者为男性。

1.2方法

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详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⑴住院环境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精神科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从而针对病房环境展开个性化的布置,可以利用绿植、山水画、手工等制品从而来进行装饰。通过改善病房的环境氛围,通过这种富含艺术气息与文化氛围的感觉,从而达到一定程度舒缓患者心情,降低其对于环境陌生感、恐惧感的作用[1]。另外,在病房的设施设备提供上,也可以人性化的提供一些冰箱、微波炉等小型设备,并且在病房打造一个简单的娱乐区域,这样不仅可以为患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同时还有利于让患者感受到更加舒适、更加亲切的体验。⑵心理疏导:由于世人对于医学知识的了解局限性,因此很多人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还存在异样的眼光,而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很大的心理负面。而患者本身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所以其心理状态也不稳定,再加上初到医院陌生的环境,所以患者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恐惧、陌生甚至是抗拒的不良情绪。而针对这一点,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从而采取人性化的心理疏导策略,积极的帮助患者改善和消除其不良情绪。⑶心理护理: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医生以及职能治疗医生,协同合作针对患者展开共同治疗,才有利于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时人员也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实际心理状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很容易受到精神病症的影响,往往会提出一系列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常理的要求,但也不是说所有要求也不合理。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在这些要求当中选择合理的,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获得满足,从而达到推进患者病情康复的效果。⑷丰富业余活动: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情绪是很重的,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丰富业余活动,例如合唱、绘画、朗读会、棋牌等活动,从而来丰富患者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降低患者胡思乱想的机率帮助患者摆脱病态环境。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人性化护理应用临床,利用疗效评定量表针对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在护理前后展开对比分析。利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针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一  观察精神疾病患者IPRO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n)%

组别

生活能力

社交能力

兴趣爱好

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护理前

2.89±0.67

3.42±0.95

2.84±0.36

3.04±1.59

护理后

1.53±0.98

1.61±0.28

1.68±0.20

1.57±±0.10

1(100.00)

X2

9.125

6.548

7.103

10.536

8.206

P值

0.016

0.013

0.024

0.029

0.010

3讨论

精神科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患者,这类患者并不是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患才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并且这类患者在言行举止方面与正常人有着些许不同[2]。所以,在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展开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举措,同时还必不可少的需要实施系统化、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基于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在护理的过程中更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与精神护理,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关怀、关心,帮助患者更好的调节其身心状态。保障患者在尊重、关爱的护理过程中,促使其病症得到绥解与治疗。

本次研究通过针对本院收治的一例精神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从研究结果来看,患者的IPROS评分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明显优于护理前,并且利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得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高。

综上所述,给予精神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IPROS评分,在改善临床护患关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倩,滕萌萌,闫超.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80-181.

[2]徐冬梅. 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