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6
/ 2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黄娟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611130

摘要:目的:观察盆底宫底功能障碍预防中应用盆底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遴选180例产妇,分别给予盆底康复护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以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盆底功能障碍;应用效果

对于新生儿和产妇来说,阴道分娩存在诸多优势,阴道分泌能够使新生儿受到挤压,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增强,阴道分娩基本不会伤害到产妇,为其术后康复提供有利条件[1]。然而阴道分娩会损伤产妇的盆底肌,严重的话有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2]。为此,对于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及时开展盆底功能康复训练至关重要。现比较不同护理应用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产妇一般资料(表1)。

1产妇一般资料对比±s,[n]%

资料

观察组(n=90)

对照组(n=90)

t

P

年龄(岁)

28.26±2.61

28.31±2.42

1.665

0.079

孕周(周)

40.68±0.67

40.16±0.80

1.784

0.075

新生儿体重(g)

3352.51±267.81

3314.18±273.51

1.225

0.11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对产妇实施常规的口头健康宣教,并在盆底康复训练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观察组:盆底康复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对产妇及其家庭成员实施产后健康知识普及,使产妇能够对盆底损伤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能够认识到产后开展盆底肌肉训练的作用,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产后康复护理方案。(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的与产妇交流,以最快的速度对其不良心态进行调整,使其产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得以改善。(3)饮食和生活干预。叮嘱产妇的家庭成员应保证产妇饮食清淡且容易消化,并为产妇提供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4)盆底康复护理。在盆底肌收缩训练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有利于产妇控尿能力的改善。协助产妇保持仰卧体位,使其双腿处于屈膝的状态,肛门收缩五秒之后放松,重复该动作30次。同时,指导产妇开展臀部肌群收缩、大腿内侧肌群收缩以及腹部肌肉收缩等训练,每个部位的训练时间为10分钟,每间隔4天训练一次,连续训练一个月。(5)延续护理。在产妇出院之后通过微信等形式在其产后恢复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改善情况

2比较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改善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盆底功能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90

61.12±1.19

81.30±1.26

5.31±0.90

11.26±1.32

对照组

90

60.29±1.25

71.12±0.39

5.12±1.31

9.51±2.31

t

-

1.080

13.699

0.300

6.773

P

-

0.248

0.000

0.667

0.000

2.2对比盆底肌力改善情况

3比较盆底肌力改善情况±suV

组别

例数

Ⅰ类肌纤维

护理前   护理后

Ⅱ类肌纤维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90

2.29±1.09

3.94±1.72

1.46±0.76

3.25±0.36

对照组

90

2.29±1.10

2.89±1.80

1.50±0.86

2.46±0.57

t

-

0.084

4.149

0.236

6.137

P

-

0.939

0.000

0.379

0.000

3讨论

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如年龄、肥胖以及妊娠等因素。正常的情况下,盆底结构由盆底肌肉衬托,使盆腔器官得以维持,保证阴道收缩正常,尿道括约肌功能得到有效保障[3]。然而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受到性激素的影响,会导致其腹部松软无力,盆底结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降低盆底肌力,导致产道松弛,致使其极易发生性功能障碍、子宫脱垂等情况[4]。鉴于此,要想维持产妇盆底正常结构,应加快盆底肌肉弹性和坚韧度的恢复速度,确保患者盆腔器官位置正常,有效保障产妇尿控功能[5]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前,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61.12±1.19)分、盆底功能评分(5.31±0.90)分与对照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60.29±1.25)分、盆底功能评分(5.12±1.31)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81.30±1.26)分、盆底功能评分(11.26±1.32)分高于对照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71.12±0.39)分、盆底功能评分(9.51±2.31)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观察组产妇Ⅰ类肌纤维(2.29±1.09)uV、Ⅱ类肌纤维(1.46±0.76)uV与对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2.29±1.10)uV、Ⅱ类肌纤维(1.50±0.86)uV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Ⅰ类肌纤维(3.94±1.72)uV、Ⅱ类肌纤维(3.25±0.36)uV高于对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2.89±1.80)uV、Ⅱ类肌纤维(2.46±0.57)uV,差异显著,(P<0.05)。充分表明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应用在产妇产后护理中能够获得确切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等诸多方面。

4结论

总而言之,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在改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生活状态以及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灿,郭莹盈.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2):125-126.

[2]娄爱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322-323.

[3]薛冠华.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预防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21,6(15):107-110.

[4]徐宗媛.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97-198.

[5]马巧梅.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