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6
/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张艳

西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西昌 615013

新时期,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模式。文章就此展开讨论,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思政教育的路径和模式,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有效的教育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非常庄严的任务使命,其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团结友善、爱国守法等,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并引领学生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意识形态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和思潮的影响,一些消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会影响学生,腐蚀学生的心灵。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抵御各种不良的思潮、价值取向[1]。此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非常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实现自我价值,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教育环境比较复杂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引领学生价值观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职责,但是目前高校的教育环境比较复杂,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就可以获取各种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会渐渐腐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2]。比如西方的一些个人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观点等,都在腐蚀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效果,比如在理想信念方面,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以金钱作为唯一的标准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导致学生的理想信念淡薄。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上,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没有对其产生应有的重视。虽然高校都按照要求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但是课时安排比较少,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师生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但是学生始终将其当成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并没有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也存在着走神、开小差的情况。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部分思想政治教师没有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让学生在亲自经历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从而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全的人格。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习惯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注重理论性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学生的体验感不足,难以在实践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而发挥出课程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和乏味,在长期的理论学习中,学生会丧失学习热情,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和厌烦的心理[3]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师的思想观念是课堂教学的先导,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引入科学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非常广,教师要加强对思政理论内容的学习和研究,同时配合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案。教师还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摒弃,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围绕学生的思考、探究和体验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加强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立足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有效落实课程教育价值。学校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主动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

(二)革新手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革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大学生的学情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积极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教师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同时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常见的因素和案例融入到情境之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引出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并借助生活化的场景和案例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优化教学效果。为了增强情境的感染性,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让情境更加逼真,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

教师还可以引入议题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带领学生围绕具体的议题展开讨论,在交流讨论中强化体验感,从而对思想政治的理论内容形成深入认知,把握知识内容。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选择议题,议题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要知行合一,开创思政教育的新高度,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包括案例呈现、情境表演以及案例分析等。除了课堂活动之外,还应该通过学校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4]

四、结语

新时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新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观念,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树立创新意识,引入创新的思想和手段实施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调思政教育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杨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本诉求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46-150+156.

[2]陈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审美之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01):116-120.

[3]黄蓉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3):97-106.

[4]贾正枝,江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选择[J].才智,2023(0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