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职业继续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3

会计人员职业继续教育研究

吴添赟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浙江 杭州310051

摘要: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非学历会计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非学历会计教育的受众范围广,包括大学生、在职职工、农民工等人群,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非学历会计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会计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会计人员职业继续教育对专业素质的影响,寻求效果提升途径。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普遍设有会计专业,近两万名从事会计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构成了一支庞大的会计队伍,可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受过高等教育的会计人员占据了会计总人数的78%,这一比例相较于1986年的3%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这一比例中,仍有近25%的会计人员未受过学历教育。考虑到巨大的基数,这一未受学历教育的会计人员数量依然相当可观。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重视非学历会计教育,提高未受学历教育的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以确保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达到更高的水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出真实的经济状况,还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为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方法。除了学历教育之外,非学历会计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指出会计人员不论是否具有专业资格,只要从事财务工作,均有权利 和义务完成定期的继续教育。本文将研究非学历会计教育的有效性,并提出完善非学历会计教育的对策。

一、理论基础

职业继续教育是指对职业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终身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保持其竞争力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形式。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理论:

1、终身学习理论:

终身学习理论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即个体在其一生中持续地学习、成长和发展。这种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持续的过程。人们应该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和学习。

终身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一个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它鼓励个体始终保持好奇心,积极地寻求知识和经验,并且适应社会变化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终身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高学历或是获得高薪工作,而是为了使个人更全面、更自我实现和更有价值的生活。它促使个体在各个领域中不断进步,从而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理论更加重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职业的不断变化使得个人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终身学习理论是一个促进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2、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理论是指一种描述个体学习偏好和习惯的理论,它提出了人们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学习风格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风格理论是指一种描述个体学习偏好和习惯的理论,它提出了人们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学习风格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习风格理论包括多个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David Kolb提出的“经验学习模型”和Neil Fleming提出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学习风格模型”。

根据经验学习模型,人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连续的循环,包括经验、观察和思考。经验主要通过直接体验、实验和行动来获取;观察则是通过观察他人、阅读和研究来获取;思考则是通过思考、推理和总结来获取。这个模型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种类型:实践者、观察者、理论家和实验家。

视觉、听觉和动觉学习风格模型则将学习风格分为三类,即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视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图像、图表、图像和演示来获取信息;听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听、对话和讲解来获取信息;动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和实践来获取信息。

学习风格理论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习风格理论并不是确定学习效果的唯一因素,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任务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二、目前会计职业实践中面临问题分析

    会计人员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负责管理和维护企业财务信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面临着以下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越来越高,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如掌握先进的会计软件、大数据分析以及业务创新能力等技能。

2、信息安全风险: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信息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会计人员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保护,加强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同时要对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管理有清晰的认知。

3、法律法规的变化:会计工作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如税法、会计法等,这些法规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会计人员需要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来跟进这些变化,以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国际化业务:随着国际化业务的增加,不少企业开设海外业务,进出口产品越来越多,会计人员需要掌握跨境业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跨境贸易、跨境投资等。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造成会计人员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信息安全风险、法律法规变化、国际化业务等方面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变化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人员需要不断跟进和学习新技术,才能够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会计软件、大数据分析等工具。但是,部分会计人员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时间有限,可能无法及时学习和适应新技术。

信息化程度不足:部分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会计人员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此外,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法律法规变化频繁: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和更新,会计人员需要不断跟进和学习新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法规变化快,会计人员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

国际化程度加深: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加深,企业的国际化业务也越来越多,会计人员需要掌握跨境业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跨境业务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会计人员可能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跨境业务信息和技能。

综上所述,会计人员面临的问题是由于技术变化快、信息化程度不足、法律法规变化频繁、国际化程度加深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

四、职业继续教育评估模式分析

职业继续教育的评估模式分为CIRO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结果分析法、柯氏四层评估模式等,综合当前财务人员的发展状况,本文以柯氏四层评估模式作为分析研究对象。

柯氏四层评估模式由威斯康辛大学教授Donald.L.Kirkpatrick提出,经过多年的推广,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受到不少上市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及民营的青睐,同时也是非学历教育培训评价理论和方法。分为四个层次评价,包括反应层次评价、学习层次评价、行为层级评价和成果层次评价。

在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中,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职业道德等都是重要的内容。其中,技能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此外,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财务法律法规,加强其对工作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认识。而职业道德的提高,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尽管专业知识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但也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更加注重财务人员的开拓和创新能力。例如美国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进行因材施教。这种继续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现代会计工作的需求。美国的评估模式用于衡量非学历教育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后效。评估方式通常包括书面考试、操作测试等,并通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后期效果评估。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因此培训后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培训不仅应该让学员学会实际的知识,还应该教授其学习方法,以便学员能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

据前期效果研究中,有专家对国内继续教育进行一次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450位参与人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经过培训后有所收获,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只能部分达到培训目的。其余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通过培训是不能达到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继续教育没有显著的成效,需要进行改进。调查结果还显示,培训的师资力量和教育内容也是重要的因素,通常行业专家教授的课程会比较受欢迎,并且课程内容关乎到实际业务,诸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告》等都是财务人员热衷的课程。虽然大多数的学员对教师的学历、年龄、职称和来源都比较满意,但也有学员认为课程缺乏生动的讲解,导致学员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改善会计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柯氏模型对培训有效性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非学历会计教育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但从实际的应用过程来看,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环境和培训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以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五、研究启示

通过柯氏模型可以发现,会计职业继续教育对提高会计专业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只有通过非学历会计教育的终身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队伍的发展水平,不少会计专家认为财务人员要注重终身的学习,使个人能够在需要处理和更新知识时,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若会计人员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不高,也会直接影响到现实会计业务的处理,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会计的基本行为,防范会计不良风险的产生,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柯氏四层评估模式的分析结果来看,所谓四层评估,主要是对学员的反应、学习、行为以及成果进行评估,而对学员的反应评估可以从培训效果体现,对学员的学习评估可以从培训内容体现,对学员的行为评估可以从培训环境体现,对学员的成果评估可以从培训后效体现。因此,从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后效等进行综合评估,可以证明学员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财务专业素质。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非学历会计教育,也就是俗称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但是从我国实施情况来看,继续教育实施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教育制度管理不够完善、培训效果不显著、会计人员缺乏重视等,致使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应当及时制定解决措施,提高财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文建议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1、应对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自学教程、参加会计软件的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加入相关的专业组织,如会计师协会、财务管理协会等,与其他会计人员交流和分享经验。

2、面临信息安全风险,会计人员需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加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保护。可以通过加强密码保护、定期备份数据、安装防病毒软件、控制访问权限等方式来保护会计信息的安全。此外,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3、存在法律法规的变化,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各种法律法规的变化,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关注财经新闻等方式来了解最新的法规变化。此外,还可以参加相关的考试和认证,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素养。

4、处理国际化业务,会计人员需要掌握跨境业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税收政策、跨境汇率风险管理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化业务素养。此外,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扩展自己的国际化业务人脉和视野。

参考文献:

[1]王树芝.论企业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继续教育学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30).

[2]张家芬.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继续教育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6).

[3]梁毕明,张旋.财务信息共享对会计职业及学科教育影响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1).

[4]徐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实路径[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5]王巧霞,张琪,史琪.试论新形势下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