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

贾大龙,胥陌阡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当中抽选7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4.05±0.28)分、J0A评分(23.31±1.76)分、ODI评分(21.19±1.3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8、8.881、13.737,P<0.05);观察组患者CRP(4.02±0.35)mg/L、TNF-α(10.52±0.39)ng/L、IL-6(8.96±0.74)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52、28.536、15.303,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结论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创伤;炎症因子水平

脊柱创伤是骨科中很常见的一种多发性骨创伤疾病,主要累及骨结构、周围软组织和神经结构等位置,且很容易造成严重损伤,如高位截瘫等,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脊柱创伤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显示高处坠落、工伤、交通事故等是主要原因,且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脊柱创伤患者通常病情危急,如延误治疗时机则严重影响脊柱功能,遗留不可逆损伤或残疾。目前,针对脊柱创伤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传统开放性手术耗时长、切口大,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多,且术后易出现创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恢复时间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创手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脊柱外科广泛开展。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对脊柱创伤的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采集于该院接收的脊柱创伤患者76例,38例归为对照组,38例归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各24例和14例,平均年龄(48.39±2.76)岁;依据创伤部位,胸段患者占28例,腰段患者占1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49.25±2.69)岁;依据创伤部位,胸段占26例、腰段占12例。纳入标准①脊柱创伤诊断符合《脊柱骨伤科学》中的相关标准;②明确外伤史;③经影像学诊断明确且具备手术指征;④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脊柱其他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和神经损伤者;③合并严重肝脏、肾脏疾病者;④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施全麻,调整患者体位为俯卧位,在麻醉起效以后,完成常规的消毒和铺巾操作,使用C臂X线机定位创伤位置,并且取大小合适的手术切口于创伤脊柱正中位置,实施组织逐层切开操作,紧贴着骨膜实施椎旁肌剥离操作,直至充分暴露小关节外侧缘位置,对关节周围组织实施钝性分离操作,并使用拉钩牵拉,保证可以在直视的状态下降钉棒置入至患处,复合骨折位置,确定无活动性出血以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给予全麻以后,调整患者的体位为俯卧位,取手术切口于椎弓根外侧边缘位置,在微创系统C臂的引导下开取切口,随后分离最长肌和多裂肌,并且进一步扩张软组织,安放操作通道,使用椎弓根探子开展开道操作,拧入椎弓根螺钉,最终放入钉棒将骨折撑开复位相关操作完成,确定无活动性出血以后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两组脊柱创伤患者的康复效果(疼痛程度、腰椎功能以及功能障碍指数)—手术半年以后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其中VAS分值为0~10分,以得分越高代表疼痛症状越明显;JOA满分为29分,以得分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ODI评分以得分越低代表越占据优势。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③统计治疗期间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神经根周围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4.05±0.28)分和ODI评分(21.19±1.3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JOA评分(23.31±1.76)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CRP(4.02±0.35)mg/L、TNF-α(10.52±0.39)ng/L、IL-6(8.96±0.74)pg/mL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脊柱创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要较对照组的23.68%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领域,监控系统也不仅限于内窥镜,更多是采用介入的方式,如脊柱外科、骨科。还有其他方式,如显微外科广泛应用于手外科等。微创手术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4.05±0.28)分、JOA评分(23.31±1.76)分、ODI评分(21.19±1.3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RP(4.02±0.35)mg/L、TNF-α(10.52±0.39)ng/L、IL-6(8.96±0.74)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可以减小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创伤,更利于术后机体康复。赵智浩等[14]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研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4.12±0.33)分、JOA评分(24.27±1.82)分、ODI评分(22.39±1.3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RP(4.21±0.32)mg/L、TNF-α(11.32±0.43)ng/L、IL-6(9.76±0.8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说明微创手术疗效可观且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腾,马妍妍.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3):66-68.

[2]赵向波.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比较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487-2489.

[3]罗方.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差异[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