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

周杨

内蒙古乌海市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施工技术和管理规范的不完善,建筑电气工程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问题;预防和控制措施

1建筑电气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1.1配电箱和接线

配电箱安装时,与土建配合不足,安装后土建接缝不饱满,导致箱体与墙体之间产生缝隙;安装过程中,未使用水准仪校准水准仪,导致箱体不平,坐标和高程不准确;施工过程中,箱内杂物未认真检查清理,防腐不及时;箱体外壳开口不规范,影响箱体美观,损坏箱体油漆保护层;箱内接线不规范,箱内电线末端裸露,电路杂乱;电源箱接地不明显;重复接地导体的截面不够。

1.2防雷和接地

由于部分焊工焊接技术不熟练,操作技能差,导致焊接质量不达标,焊缝不饱满,焊缝处夹渣,焊接有误;操作人员责任心差,焊渣未打掉,焊接处不防锈;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未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避雷带非镀锌圆钢,位置不合理;断开线夹螺柱标记不足,变形接头无补偿装置,接地体间距或埋深不足。

1.3室外进水管预处理

所用材料不合格,材料采购方不熟悉国家规范或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所用材料以次充好,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管理不严,造成厚壁钢管换薄壁钢管的现象;焊接质量不合格,角部点焊烧伤;嵌入家庭管道的工人与土木工程等其他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了防水问题。

1.4电线管敷设

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不熟悉相关规范,不按规定执行。建筑设计布局未考虑电气工程的施工问题。施工管理人员未按规定严格管理,导致电线管埋管深度不足,电线管出现弯曲、弯曲、压痕、多层重叠等现象,配电箱内电线管口不光滑,外露过长,管口长度不同,并且不需要保护橡胶圈。嵌入式PVC电线管不需要堵塞管道,而是使用钳子夹平、弯曲管嘴等质量问题。

1.5电线连接、连接质量和色标

施工人员对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不熟练,导致多股导线不使用铜接头;与配电箱、插座和开关的端子连接时,应将多条电线连接到一个端子上;电线端部裸露,电线排列不整齐,无捆扎;材料采购商没有充分准备项目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的颜色和数量,或者施工经理为了节省材料而混合了管道,导致导线的三相、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线的颜色代码不一致,或者颜色代码混乱。
  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办法
  2.1 具体质量问题的处理办法
  2.1.1 配电箱
  配电箱是建筑电气工程的主要设备,应该由电气成套设备厂严格按图纸定做、由工程监理及设计工程师共同确认,箱体“敲落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用机械开孔或送回厂家重新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增强施工工人的责任心。箱体内线头要统一、不能有裸露的情况出现,布线要规范整齐、认真绑扎固定,导线要适当留有余量以备后续工作之需,对箱内砂浆杂物要及时清理、认真做好防锈工作。
  2.1.2 防雷接地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焊工焊接技术,要求做到搭焊处焊缝平整、均匀、饱满,特别注意对立焊、仰焊等高难度焊接技术的培训强化。
  增强施工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对不合格的焊缝要及时发现、及时补焊,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不允许使用螺纹钢替代圆钢作为搭接钢筋,如果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是采用对头碰焊的,应按规定在碰焊处补一搭接圆钢。
  2.1.3 室外进户管
  进户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 管。加强施工人员与土建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以确保预埋管的埋深不能少于0.7 米。
  加强对施工单位领导及材料采购人员有关法规的教育培训,监理人员严格执行对材料进场的检验工作的相关规定,堵住管理漏洞。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部分必须使用弯管机弯曲,绝对不允许使用焊接或烧焊弯曲。钢管弯制后,不能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等现象,弯扁程度不大于钢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小于所穿入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对防水处理工作,应该请防水专业人员在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人员负责做防水处理。
  2.1.4 电线管
  电线管的多层重叠的问题多出现在高层建筑公共通道等处。当塔楼每层的住宅达到6 套以上时,最好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方式使大部分电气专业进户线可通过吊顶上层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加厚公共走道的楼板,使电线管可以隐蔽入户,以避免电线管的多层重叠。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在布管时,要尽量减少在同位置线管的重叠层数。
  电线层不可以并排紧贴,如果在施工中难以明显分开,可以用小水泥块进行间隔。电线管敷设要整齐合理,埋入墙内离建筑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mm。暗埋电线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线管外径的10 倍,管子弯曲必须使用弯管机或拗捧,管子弯曲处要保证平整光滑、无扁折、凹痕等现象产生。预埋PVC材质的电线管时必须用符合管径的同材质的塞头来封盖管口,再用专业胶布加以绑扎牢固,严禁使用钳子夹扁、拗弯管口。


  电线管进入配电箱必须平整、管口用护套、最后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最好高出配电箱的基础面50~80mm。
  2.1.5 导线的接线、连接
  在多股导线连接时,应该使用镀锌铜接头压接的办法,并避免使连接处做成“羊眼圈”状,如不能避免,则必须均匀搪锡。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连接的导线最好只用1 根,如果一定要接两根,则在两根导线中间必须加平垫片,绝对不允许用3 根以上的导线连接。导线的编排应该横平竖直,剥线头时要保持各线头的长度是一致的,在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能有导体裸露现象;在铜接头与导线的连接处一定要用与导线的颜色相同绝缘胶布进行包扎。
  材料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施工需要配备充足各种颜色、类型的导线。施工人员则要明确区分清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等的作用及其色标的区分,即PA相- 黄色、B 相- 绿色、C 相- 红色,单相时一般适宜使用红色、零线用浅蓝色或者蓝色;接地保护线则必须使用黄绿双色的导线。
  2.1.6 开关、插座的盒及面板
  开关、插座的盒、面板等的安装工作需要与土建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线盒预埋过深时,应该加装一个线盒。安装时应使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以保证面板的安装需要横平竖直、安装高度统一。面板安装后一定要饱满补缝、不能留有缝隙,并做好清洁保护工作。
  安装工作中,要加强管理监督以确保杜绝开关及插座中的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的串接现象。剥线时必须固定尺寸、确保线头的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为牢固压紧导线,在单芯线插入线孔时可以拗成双股,再用螺丝项紧、拧紧。
  2.2 对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本防治策略
  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通病,仅仅从具体问题上采取措施补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工程施工、监理制度及施工人员素质上加以整合,以达到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的目的。
  首先要积极进行操作人员技能及素质培训,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从一线操作上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同时严格执行施工验收、操作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严把质量关,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建立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工作组,真正把质量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发挥电气工程质量的第二道防线作用。
  其次,做好施工前会审工作,防止因工程整体设计不周而产生质量问题。程开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做好工程设计图的会审工作,从而减少因设计上的疏漏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变更与返工。施工中如果发现设计图存在问题,要及时做出处理,禁止施工方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操作。
  参考文献:
  [1]刘军.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09(4).
  [2]区文海.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3]曹庆刚. 小议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J].科技资讯,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