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陈文贞

福建省龙岩市雁石中心小学364002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知识学习及实际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应充分了解该课程开展的意义,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尽可能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亮点,该课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充分充分社会生活、学生自身生活,并凸显知识综合应用特点的课程形态,对于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积极意义。基于此理念及要求,在小学教育阶段加强对各学科教学的重视,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进路径意义重大。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度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其在提升学生学科考试成绩方面的作用则较为微弱,然而我国一直是应试教育盛行,学校、教师、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甚至很多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及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再加上,家长也希望学生能够考的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很多学校及教师无法给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的关注,甚至存在有挤压、占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的情况。这种对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的忽视,严重影响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1.2课程活动内容安排合理性不足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导致该学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容易滋生懒惰心理,没有充分分析该课程开展的目的、未能充分开发、利用现用课程中的资源,在进行实践内容安排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缺乏对教学资源开发使用的意识;再加上学校硬件条件、设施的限制,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较少,从而影响其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难以实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传统教学和生活实际关联少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产生关联”的教学目标。

1.3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力量有限

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所以想要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前提必然要是要师资保障。但是当前多数学校在综合活动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重视度不足、投入力度不够,对教师指导、培训有限,甚至存在有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2.1转变教育理念,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学校及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该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加对该课的重视,积极引入专业教师,落实教师培训制度,为该课程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与此同时,教师则需从课程教学内容入手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的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课程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其学习体验,并保证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具体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教材的利用,又要积极利用现用条件开发拓展教学资源,以尽可能地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及形式。例如,可以利用特殊纪念日、传统节日等举办系列活动,如在3月5日举办“学雷锋”活动,在5月份举办“讲孝道、爱父母”活动,在7月分举办“为党庆生”活动,在10月分举办“庆祝国庆”系列活动,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五月初五话端午》时,组织学生开展“包粽子、做龙舟”等活动;中秋节时举办以“中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冬至”时举办“包饺子、吃饺子”活动等等;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让学生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丰富眼界知识、锻炼思维及实践能力,同时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情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得以高效完成,教学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2.2优化教学形式,高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活动多局限于课堂之上、学校之中,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学校及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形式优化调整的重视,在积极推进校园内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对家校融合的重视,将综合实践活动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切实推动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从校园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校园生活为据点,以教材为载体,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校园分类垃圾箱》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实践活动,首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呈现“垃圾堆积”的画面,并为学生讲解产生过多垃圾给生活、给社会、给地球带来的危害和负担,促使学生增加对“垃圾危害及垃圾分类重要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校园里,对“校园内的垃圾垃圾箱”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进行校园垃圾箱分类。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认识到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意识及资源合理利用意识有积极意义,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单纯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2)从家庭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

除了校园生活之外,家庭生活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阵地,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对活动内容进行延伸,以实现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塑料》这一课的内容时,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塑料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塑料、塑料的特点、种类以及塑料的危害,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呈现“白色垃圾”的图片,同时可以通过数据支持来为学生强调塑料危害的持久性,促使学生对于“塑料”优缺点形成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以“家庭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对自己家一周内塑料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每日使用塑料袋的次数、使用量、使用的原因等等。通过家庭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情况,以及这些习以为常的习惯可能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负担,从而在锻炼学生调查能力、实践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邀请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可以邀请花卉养殖者,走进校园为学生讲授花卉种植知识,可以邀请动物饲养员到校为学生传授动物饲养方法等等,通过对校外资源的利用,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专家”的授课中,感知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为学生提供联系社会、体验学习及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更多直接经验,进而实现对学生创造力、实践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必须要引起重视,并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靖, 刘治文. 探究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太空种子种植应用尝试及经验[J]. 安徽教育科研, 2022(20):80-82.

[2]杨姝英. 简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中外交流, 2018(011):214.

[3]韦跃飞.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一主题活动"的类型研究[J]. 小学教学参考, 2019(12):50-51.

[4]刘莎.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