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借鉴京昆锣鼓技法,重构闽西汉剧《扈家庄》“起霸”打击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浅谈借鉴京昆锣鼓技法,重构闽西汉剧《扈家庄》“起霸”打击乐 

张靖蕊

福建省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  364000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戏曲表演是我们最为重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戏曲的伴奏中,司鼓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各种锣鼓,曲牌的开、转、收,人物的唱、念、做、打都是由它来提示塑造而成。每套程式化的传统锣鼓点都是历代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创作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程式化锣鼓,非常值得我们后辈仔细推敲,认真揣摩体会学习。本文通过对武戏《扈家庄》的演出排练实践,将京昆剧目《扈家庄》起霸排练实践与闽西汉剧的移植剧目《扈家庄》起霸的排练实践,进行阐述对比、探讨。

关键词:闽西汉剧;起霸;锣鼓经;京昆

在戏曲的演出中,司鼓不仅担任着演奏指挥、领奏乐队的作用,它更是武场的灵魂,有着掌控全局、帮助演员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环节。一位好的司鼓,在剧目中不仅要熟练把握好音乐节奏,锣鼓尺寸,更要和演员一样,吃透每个人物的心里状态,掌握好人物心里节奏,用鼓楗打出人物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因此,掌握好尺寸尽头儿,是我们作为一名司鼓的必需技能。

一、“起霸”的来源、作用及锣鼓打法上的讲究。

“起霸”名称出自昆曲《千金记,起霸》一折,楚霸王表现将士准备出征打仗前整理盔甲着装,准备上阵厮杀的一套程式性的动作。“起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男霸”、“女霸”。“男霸”顾名思义是男性人物“起霸”,“女霸”则是旦角“起霸”。在锣鼓的表现上,因人物性别不同,在锣鼓的打法上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旦角“起霸”,在鼓点的打法上更快,更碎,以突出其俏皮的特点。例如:扈三娘一整两整软四击亮相后开“圆场”锣鼓,而这里的“圆场”锣鼓可以再开鼓点前加花,与“男霸”的正常“圆场”起法上明显区别开。在“四击头”的使用上,多用“软四击头”,以表现女性的轻巧。而男性武将的“起霸”,在打法上则要求力度要大、节奏要稳、音色要厚,配合演员动作,有张有弛,方显得古代军人的大将风范,又表现出男人的挺拔英姿与阳刚之气。

二、对于京昆《扈家庄》剧目中“起霸”的认识与实践

《扈家庄》是一出武旦应工的剧目。讲的是梁山宋江引兵攻打祝家庄,扈三娘率众与梁山兵将交战的故事。扈三娘是《水浒传》中的一位武艺高强,且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起霸”,是剧中将士出征前整盔束甲的表演形式之一,由圆场开始,开完四击头亮相。扈三娘,是“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形象,整套“起霸”应该在表现扈三娘即将对敌人斗争临危不乱、胸有成竹的人物形象。“起霸”的第一个四击头亮相是扈三娘在这出戏的第一个出场亮相,也是演员和剧中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如果是名角出场,观众一般还会在此处叫碰头好。中间有个“五锤”锣鼓紧接“撕边嘟......八大仓”,撕边一定要接紧,也就是说应该把它们当成一个锣鼓打,既可以表现了扈三娘胸有成竹的心理状态,又展现扈三娘的武艺不凡。当扈三娘“一整两整”后接着一个“软四击头”而不是“硬四击头”,后面的圆场加花开,节奏上比武生的起霸快一些,区别于武生的“起霸”,这些锣鼓的使用都深入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由此得出,演出武戏的火爆效果,并不能凭借各锣鼓点间衔接的有多紧、每个锣鼓点打的有多么火爆、以及下手活儿力度给的有多大来界定。对于锣鼓点间衔接的火候、尺寸要恰到好处,接的太紧显得仓促,接的太慢变的拖沓。而要针对剧中情节、人物情绪,把握好各锣鼓点间的连接火候、尺寸,甚至于锣鼓要与演员的表演同呼吸、共命运。

三、闽西汉剧《扈家庄》实践

(一)、闽西汉剧武场特点;

据《闽西汉剧史》记载,闽西汉剧锣鼓经有约100余套。汉剧武场最有特色的、至今还在使用的大锣,又叫“大苏锣”,铜质圆形,锣面直径90厘米,重8公斤左右。因为体积较大、分量太重,敲击时必须悬挂在锣架上。锣锤是用缠了棉布木锣锤击奏,锣锤约重0.5公斤。敲击的锣音较为低沉,单音发“空”音,边音可发“中”音。与铙钹合奏发“仓”音。一般右手持锤击打,左手收音,对演奏者的力度控制,收音长短要求比较严格。如果右手敲击过重左手收音太快,还没等大锣把共鸣音发出,大锣发出的往往是“ko”的声音,没有共鸣,按戏班老师傅的话说是在打铁。因为锣面体积较大,敲击后的锣音回音较长,需要演奏者有很好的功底进行左右手相互配合才行。

(二)、闽西汉剧《扈家庄》的锣鼓运用;

汉剧《扈家庄》从京昆剧目《扈家庄》移植,唱腔大部分还是引用了昆曲,动作表演上也都基本相同。与京昆剧目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人物的念白和打击乐上。在锣鼓的运用上,既要突出闽西汉剧的锣鼓特色,又要更好的塑造出人物形象角色特点,塑造出属于闽西汉剧的人物形象,如此便可区别于两个剧种的不同特色。汉剧“武场锣鼓”里并没有像京剧一样,已经被程式化了的成套的“起霸”锣鼓,如果按照之前一样,生搬硬套的将京剧锣鼓点直接运用到汉剧的铜器打击乐中,打出来的效果,营造出人物的氛围心里相差较大以外,还不足以突出汉剧锣鼓的特点。京昆《扈家庄》圆场开幕后直接运用“起霸”锣鼓。而汉剧将圆场开幕改成了内唱“大倒(导)板”开幕,之后演员才出场。在京剧里,第一个“四击头”与汉剧的“四击头”基本一样。汉剧的锣鼓都是小锣领着走,利用小锣去填空,使锣鼓听起来更加丰满,随意性更强。汉剧的基本锣鼓点在每一个锣鼓结束前,小锣都会带头先下一个“台”,用来提示或强调锣鼓的结束。汉剧“起霸”中,扈三娘的第一个亮相是“四击头”亮相。京剧的“四击头”是:大 台 仓 仓 才 仓 才 仓,而汉剧的“四击头”则是:仓 仓 才台 仓八 才台 仓。如果按照汉剧的“四击头”去打,配合起扈三娘的第一个亮相,亮相前的那个“台”,对于演员的动作节奏和人物塑造是比较吻合的,既符合动作表演需要,又符合汉剧伴奏习惯,而且汉剧的老戏迷们也听习惯了汉剧末锣的这下“台”,所以决定此处仍保留汉剧“大四击头”的特色。然而,后面有个“五锤”锣鼓连接“撕边、八大仓”,京昆剧目《扈家庄》起霸的五锤锣鼓是:“仓 才 仓 才 仓” ,而汉剧的五锤锣鼓“仓 才 仓 才台 仓”还是有一下小锣垫底后敲最后一下末锣。“起霸”这里用的一个“五锤”的锣鼓紧接“撕边”是为了表现扈三娘身手敏捷、武功高强。可是,如果这里多垫了一下小锣,虽然在实际速度节奏上是一样的,但在听觉上,演奏效果总是给人一种动作拖沓的感觉,锣鼓点也显得特别碎,即使后面的紧接“撕边”,从节奏和力度上好像往前催了一下,但还是不能像京剧一样,很好的表现出扈三娘干净利落的好身手。这也可能和(汉剧)大锣铙钹的大小有关。后来,通过仔细研究、分析与反复试验,还是决定将这一下小锣去掉,将五下锣鼓接紧了打。并且大锣铙钹,快速的将音收掉,但是又不能马上一敲击就收,把原本每一下的捂音都放在最后一个没落,捂音的速度大概在撕边响起时才可收音,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大锣音出不来,太慢共鸣太大,锣音太沉,力度上不去。这就需要演奏者的基本功要扎实,思维要敏捷,既要有激情,又要沉着冷静,总之,要把握好时机和火候。

结 论

对京剧锣鼓的学习与实践心得体会,国粹固然是好,但是在移植与借鉴京剧锣鼓过程中,决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应在保留传统锣鼓经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适度引用或借鉴京剧锣鼓,亦或对传统技法进行革新改造。要想打好一出戏,不单单要把剧情、表演、唱腔熟练掌握,更要走入各个人物的内心,去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活动,用自己手中的锣鼓去帮助演员更好的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真正做到用“一板两楗”打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鲜活形象。

参考文献

[1]京剧材料《扈家庄》 中国戏曲学院教务处复制 1988年再版

[2]王远廷《闽西汉剧史》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1996年10月